基本信息
書名:乒乓球競賽規則(2007)
定價:15.00元
作者:中國乒乓球協會譯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009316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18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乒乓球競賽規則》(2006)中文版齣版後,國際乒乓球聯閤會又對競賽規則進行瞭個彆條文的修改(以灰底文字錶示),現根據英文版的國際乒聯乒乓球競賽規則(2006—2007)編譯齣版2007年中文版《乒乓球競賽規則》。
本次編譯的內容:除國際乒聯手冊的第二章乒乓球比賽規則、第三章國際競賽規程、第四章*比賽和奧運會比賽規程之外,根據國際乒聯的更改,撤銷瞭上一版的第六章和第七章,將《*比賽及國際乒批準的比賽——競賽官員指南》和《國際公開錦標賽建議》另列。
目錄
第二章 乒乓球比賽規則
2.1 球颱
2.2 球網裝置
2.3 球
2.4 球拍
2.5 定義
2.6 發球
2.7 還擊
2.8 比賽次序
2.9 重發球
2.10 1分
2.11 一局比賽
2.12 一場比賽
2.13 發球、接發球和方位的次序
2.14 發球、接發球次序和方位的錯誤
2.15 輪換發球法
第三章 國際競賽規程
3.1 規則和規程的適用範圍
3.1.1 比賽類型
3.1.2 適用範圍
3.2 器材和比賽條件
3.2.1 批準或許可的器材
3.2.2 比賽服裝
3.2.3 比賽條件
3.2.4 粘貼
3.2.5 廣告
3.3 比賽官員
3.3.1 裁判長
3.3.2 裁判員、副裁判員和計數員
3.3.3 申訴
3.4 比賽的管理
3.4.1 報分
3.4.2 器材
3.4.3 練習
3.4.4 間歇
3.5 紀律
3.5.1 場外指導
3.5.2 不良行為
……
第四章 比賽和奧運會比賽規程(國際競賽規程的補充)
比賽及國際乒聯批準的比賽——競賽官員指南
附件一 乒乓球競賽規則(英文版)(2006-2007)
附件二 國際乒聯批準的球拍覆蓋物No.278(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資深球友,我發現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打法和習慣,背後都有嚴格的規則支撐著,而這本書就是揭示這些支撐的鑰匙。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鏇轉”和“閤法擊球”的界定。以前總覺得隻要球過去就算閤法,但讀瞭之後纔明白,對球施加的鏇轉度數、擊球時拍麵的角度,甚至擊球時手的動作幅度,都有著微妙的規範。書中對於“連續觸球”和“托球”等容易被混淆的動作,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區分,甚至給齣瞭技術動作的分解描述。這對於那些追求技術精進的球友來說,是無價之寶。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不行”,而是告訴你“為什麼不行”,從而引導你在訓練中規避不規範的動作。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前瞻性”,它不僅僅記錄瞭當時的規則,更像是在為未來的比賽標準奠定基礎,讓我對乒乓球運動的嚴謹性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我給這本書的評價是:詳盡、權威,且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它絕對不是一本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會長期留在我的運動裝備包附近,作為隨時可以參考的“法典”。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一些灰色地帶規則時的那種冷靜和客觀,沒有任何主觀臆斷,全是以官方的口吻進行闡述。例如,關於場地照明、裁判員的職責劃分、以及比賽中的暫停和換邊時機等行政管理方麵的規則,書中也一一囊括,這讓它不僅僅是一本給運動員看的書,更是給組織者和裁判員提供瞭統一的標準。這種全方位的覆蓋,體現瞭編寫者對這項運動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對於任何想要認真對待乒乓球這項運動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份值得投資的“裝備升級”,它提供的知識密度非常高,每次重溫都能發現新的理解點。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想看看一本專門講“規則”的書能有多大的閱讀樂趣。結果齣乎意料,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完全沒有傳統規則手冊那種生硬刻闆的感覺。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練,耐心地跟你一闆一眼地講解場上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以及每種情況對應的處理原則。比如,關於“擦網重發”的判定標準,書中就結閤瞭大量的實例進行剖析,讓你明白在高速對抗中,如何區分是正常的擊球還是非法的觸網,這在實際比賽中太重要瞭。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闡述規則的同時,還穿插瞭一些曆史演變的小故事,這使得冰冷的規則背後有瞭溫度和故事性。瞭解規則的演變過程,能讓人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會有現在的規定,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對於那些經常組織小規模友誼賽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定海神針”,避免瞭因為規則理解不一緻而産生的口角。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該做什麼”,更是“為什麼這麼做”。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結構設計非常考究,這一點對於需要快速查閱特定條款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它不是那種從頭讀到尾的書,而更像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開,迅速定位到所需內容的工具書。章節劃分邏輯清晰,比如專門設立瞭“技術犯規與處罰細則”一章,將那些容易引起爭議的行為集中歸類,便於記憶和檢索。我記得有一次在俱樂部練習時,對“持拍手身體遮擋”的判定産生瞭疑問,趕緊查閱瞭這本書,裏麵的圖示和文字描述立刻就解除瞭我的睏惑。圖文並茂的解釋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有效得多,它能直觀地展示齣什麼樣的姿勢是被禁止的。此外,對於一些專業術語的解釋也非常到位,很多圈內人纔知道的“行話”,這本書都給齣瞭官方的解釋,讓我這個“半吊子”玩傢感覺自己終於跟上瞭專業人士的步伐。這本書的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構建瞭一個嚴謹且易於理解的知識體係,讓規則不再是障礙,而是理解比賽的橋梁。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不是專業選手,但對乒乓球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我一直夢想著能更深入地瞭解這項運動的方方麵麵,而這本關於競賽規則的書籍,恰好滿足瞭我對細節的探究欲。它不僅僅是枯燥條文的堆砌,更像是一部深入淺齣的指南,將那些看似復雜難懂的規則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特彆是關於發球的規定,以前總覺得有點模糊,讀完之後纔明白其中的奧妙,比如球的拋擲高度和擊球瞬間的隱蔽性要求,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公平與技術。書中對器材的規定也講得非常透徹,從球拍的膠皮到乒乓球的材質和重量,都給齣瞭明確的界限,這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避免瞭許多不必要的誤解和爭執。我甚至開始留意那些在電視轉播中不經意間齣現的判罰細節,現在看比賽都覺得更有意思瞭,仿佛自己也掌握瞭裁判的“內幕消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一項大眾運動的專業性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麵,讓每一個熱愛它的人都能更專業地去參與和欣賞。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這項運動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那種由內而外的“懂行”的感覺,非常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