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于“学术单元”的知识组织新框架——“多维度标签”构建研究 CADAL项目标准规范丛书
定价:56.00元
作者:韩松涛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3081681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韩松涛编*的《基于学术单元的知识组织新框架 --多维度标签构建研究》是在CADAL项目的支持下,对“CADAL多维度分类标准”进行一个全面的阐述,其创新点主要有二:一是提出了“学术单元”的概念,二是构建了多维度标签。CADAL项目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字对象框架、资源集合框架、信息组织框架和知识组织框架、辅助框架等5大框架14个标准规范集。本分册汇编的标准规范涉及资源集合框架和辅助框架,包含数字资源发布标准规范集、数字资源访问规范、数字版权管理标准规范集、数字资源加工版权许可规范等。
目录
编 知识组分研究 章 当前知识组分研究概述 1.1 文献单元、信息单元和知识单元 1.1.1 文献单元 1.1.2 信息与信息单元 1.1.3 知识单元 1.1.4 文献、信息、知识辨析 1.2 文献单元及其价值 1.2.1 文献服务与文本服务 1.2.2 信息机构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比较 1.2.3 文献单元新论 第2章 学术单元理论 2.1 知识产生的主要活动——学术活动及其特征 2.1.1 知识的产生 2.1.2 作为知识产生的学术活动及其特征 2.2 学术单元概念及其意义 2.2.1 学术单元概念 2.2.2 学术单元与文献单元、知识单元的关系 2.2.3 提出学术单元概念的意义第2编 知识组织框架研究 第3章 当前知识组织方法简述 3.1 形式本体论 3.1.1 形式本体论的哲学背景与基本概念 3.1.2 本体的构建语言与工具 3.1.3 本体的应用研究 3.2 主题地图 3.2.1 主题地图的产生 3.2.2 主题地图的结构 3.2.3 主题地图的应用 3.3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3.3.1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概念 3.3.2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研究热点 3.3.3 以知识元为核心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3.4 当前大型数据库的组织体系 3.4.1 引文分析理论 3.4.2 科学计量学 3.5 知识管理诸概念辨析 3.5.1 知识组织 3.5.2 知识标引 3.5.3 知识挖掘 第4章 多维度标签的理论来源 4.1 标签及其应用 4.1.1 大众分类法——标签 4.1.2 标签与学术资源标引 4.1.3 标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2 分面组配分类法 4.2.1 体系分类法与分面组配分类法的历史回顾 4.2.2 《冒号分类法》概述 4.2.3 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第二版简述 4.3 知识组织框架下分面组配与标签研究 4.3.1 分面组配分类法应用研究 4.3.2 知识组织框架下的分面组配与标签研究 第5章 多维度标签的构建——基本框架与标注标准 5.1 多维度标签构建概述 5.1.1 各维度的确立 5.1.2 多维度标签的属性 5.2 多维度标签基本维度 5.2.1 本体 5.2.2 对象 5.2.3 方法 5.2.4 时间 5.2.5 空间 5.3 多维度标签扩展维度 5.3.1 语种 5.3.2 学术等级 5.3.3 作者状况 5.4 维度与标注标准 5.4.1 单层多维度标签 5.4.2 多层多维度标签 5.5 多维度标签的人工标注与自动标注 5.5.1 多维度标签的人工标注 5.5.2 多维度标签的自动标注实验第3编 多维度标签应用研究 第6章 以多维度标签作为数据源的分析研究展望 6.1 标签本体研究展望 6.2 利用标签构建网络词表研究展望 6.2.1 标签词表与叙词表 6.2.2 标签词表与自动标引 6.3 多维度标签的可视化研究展望 6.3.1 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 6.3.2 标签可视化研究现状——标签云 6.3.3 多维度标签可视化研究展望 第7章 多维度标签的领域应用——以道教学科为例 7.1 本体维度 7.1.1 道教分类法研究综述 7.1.2 《新编道教分类法》 7.2 对象维度 7.3 方法维度 7.3.1 田野调查 7.3.2 文献 7.4 时间维度 7.5 空间维度 7.5.1 十大洞天 7.5.2 三十六小洞天 7.5.3 七十二福地 7.5.4 三十六靖庐 7.6 扩展维度 7.7 多维度标签标注举例 第8章 多维度标签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8.1 电子商务网站的多维度标签现状 8.1.1 、多维度标签使用现状 8.1.2 中文网站的多维度标签使用现状 8.2 电子商务网站多维度标签维度重设及其意义 8.2.1 电子商务网站多维度标准维度设计 8.2.2 电子商务网站设立多维度标签的意义附录1 CADAL标准——《多维度标签分类标准》附录2 词表 1-1 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只录一级学科) 1-2 《非学术文献分类表》(附综合术文献代码表) 1-3 《中图法类目与学科对照表》(以“B9宗教”为例) 3-1 《类型名称汇总表》 3-2 《方法论名称汇总表》 4-1 《宇宙空间名称表》 4-2 《地形地貌名称表》 4-3 《世界国家及首都名称简表》 4-4 《中国各省市县名称简表(以浙江省为例)》 5-1 《地质年代表》 5-2 《世界时代表》 5-3 《中国朝代帝王年号简表》 5-4 《六十甲子表》索引I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CADAL项目”这个背景信息也很感兴趣。CADAL(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其规模和影响力毋庸置疑。如果这本书的研究是基于这样庞大而真实的语料库展开的,那么其提出的框架的实用性和普适性应该会得到很大的检验。一个在实际大规模应用中验证过的知识组织新框架,其价值远超纯粹的理论探讨。我好奇的是,CADAL项目在收集和组织海量学术文献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出“学术单元”这一概念的,以及“多维度标签”体系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解决了CADAL在信息检索、关联分析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探索欲,特别是“新框架”这个词,总是预示着一种对现有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在学术界,知识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而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无论是基于学科分类还是关键词索引,都可能在面对日益复杂和交叉的知识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操纵知识结构的方法。我期待它能为我们揭示如何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更具连贯性和逻辑性的知识网络,从而帮助研究者更快速地把握某一领域的核心脉络,发现潜在的研究方向,甚至推动跨学科的创新。
评分“多维度标签”的构建听起来像是为知识赋予了丰富的“基因”。我一直在思考,在海量的学术信息中,如何才能摆脱表面的关键词,触及到更深层次的语义和关联。这本书提出的“多维度标签”,是否意味着可以从作者、时间、方法、理论、影响、应用等多个维度对学术内容进行标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这些维度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自动化地、或者半自动化地为学术单元生成这些多维度的标签。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熟,那么对于文献的深度分析、趋势预测,甚至是早期预警那些具有颠覆性潜力的研究,都会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
评分“学术单元”这个概念是这本书的核心,这让我非常好奇它到底是如何界定的。在不同的学术语境下,“学术单元”可能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论文,一个研究项目,一个实验方法,甚至是一个核心的理论观点。这本书是如何在CADAL项目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准确地识别和定义这些“学术单元”的?我又进一步思考,这种“学术单元”的划分是否能够促进知识的再利用和重组?我设想,如果能够将知识分解成这样可识别、可操作的“单元”,那么未来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例如更加模块化的研究,或者更智能的知识合成。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确实引人入胜,尤其是“学术单元”和“多维度标签”这两个概念,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本身就对信息组织和知识管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在浩瀚的文献海洋中感到无所适从,总希望能找到一种更有效、更系统的方法来梳理和连接不同领域的知识。这本书提出的“新框架”听起来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尤其“多维度标签”这一描述,让我联想到能否通过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标记来更精细地描绘一个学术单元的特征,从而实现更灵活、更智能的检索和推荐。我设想,这或许能打破传统图书分类中单一维度的局限,让知识的关联性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