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法(第二版)——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
定價:46.00元
作者:邵津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3010447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際法》是麵嚮21世紀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之一。全書共17章,係統地論述現代國際法的原則、規則和製度,分析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包括新齣現的問題。章導論著重論述國際法的概念、發展、主體、淵源、效力根據、與國內法的關係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第二、三、四章主要討論國際法上的國傢、居民及領土法律製度。第五、六、七、八章分彆介紹、論述國際海洋法、航空法、外層空間法和國際環境法。第九章論述聯閤國和區域組織。第十章全麵論述外交和領事豁免及時國際組織的豁免。第十一章介紹和闡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貿易組織及其法律製度。第十二章論述人權的國際保護。第十三章研究條約的締結、遵守、適用、加入、保留及終止等規則和製度。第十四章闡述國傢責任的構成要件,責任的免除和承擔責任的方式。第十五、十六章分彆論述國際爭端和平解決的方法、製度和集體安全及聯閤國維和行動。第十七章論述武裝衝突法,內容包括國際人道主義法、戰爭罪行、前南國際法庭和盧旺達國際法庭,以及新成立的國際刑事法院。
國際法內容豐富、復雜,本教材提供基本知識,闡明基本理論,篇幅保持在一定範圍。每章之後列有參考書目,試圖為有誌進一步學習者提供方便。本書對外語專業、新聞專業和國際關係專業的師生,外交、外事部門的實際工作者和國際問題研究者,也可能有一定參考價值。
目錄
章 導論
節 國際法的概念
第二節 國際法的發展
第三節 國際法的主體
第四節 國際法的淵源
第五節 國際法的編纂
第六節 國際法的效力根據與學派
第七節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
第八節 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國際法上的國傢
節 國傢概說
第二節 國傢、及其他實體的承認
第三節 國傢的繼承
第三章 國際法上的居民
節 國籍
第二節 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引渡和庇護
第四節 難民及其法律地位
第四章 國傢領土
節 國傢領土與領土主權
第二節 國傢領土的組成部分
第三節 國傢領土變更的方式
第四節 國傢的邊界和邊境
第五節 中國的領土和邊界
第六節 南北極地區的法律地位
第五章 國際海洋法
節 國際海洋法的概念、曆史發展及編纂
第二節 內水、領海、毗連區
第三節 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群島水域
第四節 專屬經濟區、大陸架
第五節 公海
第六節 國際海底區域
第六章 國際航空法
節 航空法的概念及其曆史發展
第二節 空氣空間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空中航行的法律製度
第四節 國際航空運輸
第五節 國際航空的損害賠償責任
第六節 國際航空安全的法律保護
第七章 外層空間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外層空間法的原則和製度
第三節 聯閤國大會通過的關於空間技術及其應用的原則
第四節 外層空間法的新領域和新發展
第五節 中國的航天政策和空間立法
第八章 國際環境法
節 國際環境法概述
第二節 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國際環境法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中國與國際環境法律實踐
第九章 聯閤國和區域性國際組織
節 國際組織概述
第二節 聯閤國
第三節 聯閤國專門機構
第四節 區域性國際組織
第十章 外交和領事豁免、國際組織的豁免
節 外交特權和豁免
第二節 領事特權和豁免
第三節 聯閤國和各專門機構的特權和豁免
第十一章 國際經濟法律製度
節 國際經濟法律製度概述
第二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第三節 世界銀行集團
第四節 世界貿易組織
第十二章 人權的國際保護
節 概述
第二節 國際人權的分類及其基本內容
第三節 普遍性國際人權保護機製
第四節 區域性國際人權保護機製
第五節 中國在人權保護問題上的立場和實踐
第十三章 條約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條約的締結與生效
第三節 條約的遵守、適用及解釋
第四節 條約的修改、終止、停止執行與無效
第十四章 國傢責任
節 概說
第二節 國傢責任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國傢責任的免除
第四節 國傢責任的形式
第五節 國際罪行問題與國際法委員會的條款
第六節 程序規則
第十五章 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
節 概論
第二節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的確立及其意義
第三節 解決國際爭端的政治方法
第四節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法律方法
第五節 聯閤國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第六節 區域機關或區域辦法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第七節 其他國際組織或國際公約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第八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第十六章 集體安全保障製度
節 概說
第二節 聯閤國的集體安全體製
第三節 聯閤國維持和平行動
第四節 當代集體安全中的若乾法律問題
第十七章 軍備控製與裁軍
節 概說
第二節 軍備控製與裁軍的曆史發展
第三節 軍備控製與裁軍的內容
第四節 中國的軍備控製與裁軍
第十八章 武裝衝突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武裝衝突法的基本內容和特點
第三節 對作戰手段和方法的限製
第四節 對戰爭受難者的保護
第五節 中立
第六節 戰爭罪和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等罪行及其責任
第七節 國際刑事法院
參考書目
版後記
再版說明
作者介紹
邵津,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國際法研究會會長。其代錶性著作有:統編教材《國際法》(閤著,法律齣版社1981年版及1995年版)、《中國法學四十年》(上海人民齣版社1989年版,國際公法學部分)、“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等係列詞條(《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捲
文摘
序言
作為一本“麵嚮21世紀”的教材,我認為其在內容上的前沿性和對新興國際法問題的關注程度,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尺。當代國際法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發展,例如網絡空間法律治理、人工智能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氣候變化與國際法、外層空間利用的法律規製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觸及這些前沿領域,即使隻是初步的介紹和梳理,也能為我們打開一扇瞭解未來國際法發展方嚮的窗口。過於陳舊的理論和忽略現實的新興議題,都會讓一本教材顯得“落伍”。因此,我期待這本書的編著者們能夠展現齣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將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國際社會麵臨的最新法律挑戰融入其中,為我們描繪一個更全麵、更動態的國際法圖景。
評分對於一本旨在培養人纔的教材,其語言風格和學術嚴謹性也至關重要。我注意到這本書的語言錶述力求準確、精煉,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學術術語,同時又保持瞭應有的專業性。在閱讀過程中,我留意瞭作者在引用學術觀點時是否清晰地標注瞭齣處,以及是否對不同的學術觀點進行瞭客觀的呈現和比較。此外,我希望書中在闡述一些原則和製度時,能夠提供清晰的邏輯鏈條,幫助我們理解其內在的閤理性。嚴謹的學術態度不僅體現在內容的深度上,也體現在對細節的打磨上。我對書中齣現的錯彆字、排版錯誤等都非常敏感,因為這些細節往往會影響讀者對教材整體質量的判斷,也會在無形中削弱教材的說服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約大氣,以深藍色為主調,配以燙金的“國際法”三個大字,給人一種莊重嚴謹之感。書脊的設計也十分考究,字體清晰,方便在書架上快速定位。拿到手裏,可以感受到紙張的厚實與韌性,觸感溫潤,似乎預示著它承載著厚重的知識。翻開扉頁,北京大學齣版社的標識赫然在目,這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學術的高度和嚴謹的態度。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這外觀上的種種細節,就足以激發我對這本書內容的好奇與期待。我尤其關注其“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的定位,這暗示著本書在內容上應當具有前瞻性和時代感,而非僅僅是陳舊理論的堆砌。希望它能引領我穿越古今,理解國際法在當今復雜世界中的演變與應用。
評分在學習國際法時,我始終認為,單純的理論梳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與鮮活的現實案例相結閤,纔能真正掌握這門學科的精髓。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如何,是我非常關注的。初步的瀏覽讓我看到瞭一些案例分析的痕跡,但具體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檢驗。我期待書中能夠引用大量具有代錶性的國際司法判例、外交實踐以及國際條約,並且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指齣其在國際法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例如,在討論國傢主權與人權保障的衝突時,我希望能夠看到關於特定國傢乾預案例的詳細解讀;在講到國際海洋法時,期待有關於南海爭端等熱點問題的分析。如果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它將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會是一本引導我們思考和理解當前國際格局的“活教材”。
評分對於一本法學教材而言,內容的組織邏輯和敘述的清晰度至關重要。從初步的翻閱來看,這本書的章節劃分似乎頗為閤理,從基礎的概念、原則入手,逐步深入到國際法的各個領域,比如國際法的淵源、主體、管轄權、條約法、國際責任、國際爭端解決等等。每一章的標題都力求精準,能夠準確地概括其內容。更重要的是,我注意到作者在闡述一些復雜概念時,並非簡單地羅列條文和案例,而是穿插瞭背景介紹、理論爭議的梳理,以及對現實國際事件的聯係。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鮮活起來,也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其背後蘊含的邏輯和實踐意義。這種“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紮實的知識體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