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音頻基礎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安棟,楊傑
齣版社: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806926253
字數:
頁碼:17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數字音頻基礎》共分四章,主要內容包括:MIDI基本理論,聲學與心理聲學,數字音頻,音響的係統構成。書後附錄GM音色錶、MIDI控製碼列錶、術語匯總以及《數字音頻基礎》涉及的主要軟件與硬件開發商網站及簡介。適閤作為高校影視後期製作教材使用。
目錄
作者介紹
安棟,作麯傢,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電子音樂沒計及錄音藝術方嚮碩士生導師,音樂工程係副主任,中國流行音樂協會理事。曾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作麯、音樂劇《弘一法師》作麯、大型原生態歌舞劇《羌風》作麯、2010上海世博開園主題歌作麯、2010首屆中國“達人秀”音樂總監、上海世界特奧會主題歌專輯音樂總監、YAMAHA中國音色媒體數據庫製作總監。影視音樂代錶作品:電影《東京審判》、《西風烈》、《做頭》、《停車》等,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保密局的槍聲》等;遊戲配樂:盛大網遊《星辰變》、EPIC《全球使命》。1999年與瑞典、美國音樂傢共同創建瞭“韆喜樂”網絡作麯活動,並擔任中方的音樂總監;2003年應邀赴美國伯剋利音樂學院交流並作“東方電影音樂語言”的係列講座;同年赴法國裏昂國傢電子音樂中心交流;2007年為“東方大講壇”作專題講座“當代音樂的製作”;2009作為藝術總監,發起瞭首屆數字音頻大賽這項國際賽事與研討會,具有很高的專業性與學術價值;2010年,發起舉辦瞭中國“數字音樂生驗秀”,引起巨大社會反響。楊傑,維塔士軟件(Virtuos Games)音頻設計研發總監。在遊戲音效製作和遊戲作麯行業已工作瞭15年多。是上海育碧UbiSoft)中國公司批音頻專傢之一,2004年創立上海勝有聲(Besides oundProduction)工作室。勝有聲是中國傢專業於視頻遊戲音頻製作的服務提供商,為國際和國內大的遊戲發行商製作瞭無數的電腦和主機遊戲,後於2009年被遊戲外包的領軍者維塔士電腦軟件。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極具前瞻性的著作,它不僅紮實地迴顧瞭數字音頻領域的經典理論,更重要的是,它勇敢地觸及瞭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和挑戰。書中對新興的音頻渲染技術和空間音頻處理的討論,遠超齣瞭我預期的深度。作者似乎對這個領域有著極深的熱情和敏銳的洞察力,他沒有滿足於介紹現狀,而是不斷地拋齣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比如在量子計算普及後,我們現有的編碼模型將如何被顛覆?這種對未來科技倫理和技術演進的思辨,讓這本書的價值立刻提升瞭一個檔次。它不再是教科書,更像是一份行業前沿的“宣言”。對於身處這個行業,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庫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備的“年度迴顧與前瞻指南”。我閤上書的時候,感覺自己仿佛剛剛參加瞭一場頂尖的行業峰會,充滿瞭對下一步行動的清晰規劃。
評分我必須坦誠地說,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並不低,它對讀者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一旦你跨過瞭最初的陡坡,你會發現所有的付齣都是值得的。它摒棄瞭那種“為瞭簡化而犧牲準確性”的軟弱做法,而是選擇瞭直麵復雜性,並且用一種近乎優雅的方式來馴服這些復雜性。我個人最欣賞的一點是它對“量化誤差”的細緻剖析,很多其他書籍隻是簡單地提一下“失真”,但這本書卻詳細分析瞭不同量化策略在不同信號類型下的具體錶現和聽感差異,甚至討論瞭抖動(Jitter)對係統性能的係統性影響。這種對細節的執著和對精確性的不妥協,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專業素養和對完美音質的極緻追求。這本書就像一把精密的瑞士軍刀,每一個工具都鋒利且功能明確,是那些不滿足於“能用”而是追求“最好”的音頻工程師和發燒友的終極參考。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精妙,它采用瞭“由錶及裏”的漸進式教學法。一開始,它會用非常直觀的圖示和簡潔的語言,快速建立起一個宏觀的認知框架,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整個音頻處理鏈條有一個大緻的瞭解,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緊接著,它纔開始深入挖掘每個環節的底層邏輯。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不同格式轉換時的那種“偵探”般的推理過程——它會先提齣一個問題(比如,為什麼壓縮總會帶來信息損失?),然後引導你一步步尋找證據,直到水落石齣。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求知欲,讓我願意主動去探索那些原本令人生畏的數學推導。它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教你如何拆解問題,而不是簡單地給齣答案。對於那些希望未來能深入到硬件設計或編寫驅動程序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堅實且不可動搖的理論基石。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冒險,從我翻開第一頁開始,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知識的海洋給淹沒瞭。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沒想到作者的敘述方式充滿瞭生動的比喻和巧妙的類比,讓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概念變得清晰可見。比如,它對信號處理流程的講解,簡直就像是在廚房裏一步步教你製作一道復雜的菜肴,每一步都井井有條,而且還會提前告訴你每種“食材”(參數)對最後“口感”(音質)的影響。我特彆欣賞它在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平衡,它不是那種隻停留在公式上的書,而是會告訴你,當你調整這個濾波器係數時,聲波在你的耳機裏到底發生瞭什麼變化。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聲音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不再是單純的“聽音樂”,而是能夠“解析音樂”瞭。尤其對於那些想從根本上理解音頻編解碼器工作原理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寶藏,它拆解瞭那些行業黑話,把復雜的內部結構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展示齣來,直到你看到核心的那部分。
評分老實說,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抱著一種懷疑態度的,畢竟市麵上關於這個領域的書籍汗牛充棟,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少之又少。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感知”與“物理”之間關係的深刻探討。它沒有一味地炫耀復雜的數學工具,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討論人類聽覺係統的局限性和我們如何“誤解”聲音的。這種以人為本的視角,讓我對很多行業標準産生瞭新的敬畏——原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采樣率和位深,都是為瞭適應我們耳朵的“小脾氣”而妥協齣來的結果。書中的一些章節,比如關於心理聲學的分析,簡直是神來之筆,它讓你開始思考,一個完美的數字信號和一個聽起來“舒服”的模擬信號之間,究竟哪個更重要?這已經超越瞭純粹的技術討論,進入瞭藝術和科學的交界地帶。讀完後,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更加挑剔的耳朵去審視我平時聽的那些高保真錄音,發現瞭很多以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和“僞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