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大金吊伐錄校補(中國史學基本典籍叢刊)
定價:76.00元
作者:【金】佚名、金少英 校補、李慶善 整理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011254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大金吊伐錄》,不著撰者姓名,為金朝人所輯。書中記載北宋末期金人破宋、滅遼以及建立楚、齊傀儡政權的經過,輯錄當時的外交文件和相關資料,有檔案匯編性質,很多內容不見於他書,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大金吊伐錄校補》一書,是金少英先生對《大金吊伐錄》進行全麵整理的成果,除參校眾本及相關文獻外,書中考釋部分,為金先生輯錄相關資料進行的補充和考訂,援引豐富,論證詳盡。又經李慶善先生整理,使全書條目清晰,材料集中,對研究這一時期的宋金曆史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目錄
輿宋主書(天輔七年正月已卯。其已前者軍上不留)
金人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四補)
宋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四補)
事目(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四補)
金人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四補)
金彰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五補)
金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七補)
宋國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九補)
事目(據三朝北盟會編捲九補)
金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十一補)
宋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十二補)
金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十二補)
宋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十三補)
金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十三補)
宋圖書(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十四補)
答宋主書(天輔七年二月十九日)
誓草(據三朝北盟會編捲十四補)
南宋迴書
白答子(同事封來)
又白答子
南宋誓書(係依草再立)
迴南宋圖書(夏四月壬辰復宋書)
迴賜誓書
南宋圖書(已上並在燕京往復)
金國書
宋國書
金國書
……
宋國書
答宋主書
白剳子
誓草
南宋迴書
白剳子
又白剳子
南宋誓書
迴南宋國書
迴賜誓書
南宋國書
與南宋書草
作者介紹
金少英,浙江紹興人,解放前曾曆任四川女子師範學院、四川大學、湖北師範學院、重慶大學、南京臨時大學等院校教授,解放後任西北師範學院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1979年因病逝世,終年八十一歲。從事古文獻整理與研究工作,有《漢書食貨誌集釋》、《大金吊伐錄校補》、《漢簡肊談及其它》等遺稿。 李慶善,河北辛集市人,曾任西北師範學院曆史係教授,兼西北師大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文獻研究會理事。1997年去世。曾發錶《史記平準書校勘數則述辨》(《古籍整理研究通訊》1984年5期)、《漢書食貨誌辨疑》(《中國曆史文獻研究輯刊》第五輯》等文,並整理金少英先生遺稿《漢書食貨誌集釋》、《大金吊伐錄校補》。《大金吊伐錄》一書不署撰者姓名,書中集錄北宋末年宋金往來國書與金滅遼、破宋,建立楚齊傀儡政權文件,當為金朝人所輯。
文摘
無
序言
無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對於曆史研究的嚴謹性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從一開始就展現齣一種紮實可靠的學問底蘊。它不像那些市麵上常見的通俗曆史讀物,而是深入到史料的肌理之中,讓人感受到那種“信而有徵”的治學態度。校注者的工作量是驚人的,他們不僅僅是簡單地整理文字,更是在文獻的迷霧中開闢齣一條清晰的路徑。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學者或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基礎是無可替代的。它就像是一把精密的手術刀,將那些模糊不清的曆史事件和人物關係,一絲不苟地剖析開來,展現齣其背後的復雜性與真實麵貌。這種對史料的尊重和挖掘,使得閱讀過程本身就成瞭一種學習曆史研究方法的實踐。
評分坦白說,最初拿起這本厚重的書時,我有些被它的嚴肅性所震懾。它散發著一種老學問的沉穩氣息,與現在市場上流行的“快餐式”曆史讀物截然不同。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講述一個多麼引人入勝的故事,而在於提供瞭一份近乎原始的、經過精心整理的史料基礎。它迫使我跳齣“結論先行”的思維定式,迴歸到對原始文本的細緻審視。每當我沉浸其中,那種與古代史官對話的感覺便油然而生。它讓你清晰地看到,曆史是如何被記錄、被傳承,以及在流傳過程中可能産生的偏差,從而培養齣一種批判性的曆史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也體現瞭一種對經典的敬畏。它沒有采用花哨的封麵設計,而是用樸實而厚重的紙張和清晰的字體,傳遞齣一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學術品位。這種沉穩的外觀,恰恰與其內容的深度相匹配。閱讀時,紙張的觸感和墨香,都讓人聯想到那些在故紙堆中查閱資料的學人身影。這種實體閱讀的體驗,是電子閱讀無法比擬的。它鼓勵你將書放在案頭,隨時翻閱,在思考的間隙,輕輕閤上,閉目沉思,那種對知識的尊重感,是閱讀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乍一看似乎有些古奧,但這恰恰是其魅力所在。它保留瞭那個時代特有的敘事節奏和文風,沒有為瞭迎閤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而做過多矯飾。這要求讀者必須沉下心來,調動起自己的曆史語感,纔能真正進入作者所構建的世界。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一些關鍵事件的描述,那種不動聲色中蘊含的巨大力量感,遠勝過那些煽情的敘述。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從不同的角度捕捉到先前遺漏的細節,仿佛剝開瞭一層又一層的曆史錶皮,觸摸到更深層次的脈絡。它不是一本用來消遣的書,而是一部需要投入精力去“啃”的硬核學術成果,每一次的理解深化,都帶來由衷的滿足感。
評分這本書在結構上的布局非常精妙,顯示齣校注者深厚的專業功底。他們並非機械地將資料堆砌在一起,而是構建瞭一個邏輯嚴密的知識體係。特彆是那些旁徵博引和考證注釋,簡直是史學研究的典範。它們就像是隱藏在地下的根係,支撐起瞭上層建築的宏偉敘事。一個不熟悉這段曆史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有些吃力,但對於那些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這些注釋簡直是寶藏,它們填補瞭許多傳統史籍中留下的空白和疑點。我經常在閱讀正文遇到疑惑時,立刻轉嚮腳注或附錄,總能找到令人豁然開朗的解釋或補充材料。這種嚴密的互文性,讓整部作品的可靠性大大增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