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信企业管理
:16.00元
售价:10.9元,便宜5.1元,折扣68
作者:惠亚爱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563515288
字数:222
页码:1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本书是通信类高职院校管理和营销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通信企业产品管理、资费管理、服务过程组织、服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物管理、物资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浅显易懂,实用性强。为便于学习,每章后附思考与练习题。
本书是通信类高职高专管理和营销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通信企业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参考用书。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严谨、精准,又不失洞察力。它完全没有一般商业书籍那种浮夸的成功学口号,而是用一种近乎科学报告的客观性,剖析了通信行业特有的那些难以捉摸的管理难题。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频谱资源分配和网络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测算的章节。作者构建了一套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情景模拟,清晰地展示了监管政策变动、技术迭代速度对长期资本开支决策的影响。读到那里,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在一个高层战略会议室里,参与到那些价值数亿、影响数百万用户的关键决策制定中。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极其罕见的。此外,书中对组织架构敏捷性的探讨,也摆脱了空泛的术语堆砌,而是深入到每个层级,探讨了KPI设定如何影响基层工程师的创新意愿。总而言之,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核专业读物,对于那些追求深度、拒绝肤浅解读的专业人士来说,是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评分初翻开这本书时,我略微担心其内容的晦涩程度,毕竟通信行业的技术门槛和管理复杂性都非同小可。然而,作者高超的知识转化能力让人赞叹不已。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深奥的电信法规、最前沿的5G/6G演进路径,通过清晰的逻辑链条和富有启发性的比喻,转化为清晰易懂的商业智慧。特别是书中关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LV)在套餐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财务指标,而是被赋予了社会责任和网络质量挂钩的复杂维度。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对照自己所在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反思。这本书的启发性在于,它迫使你挑战既有的管理假设。例如,在探讨“客户满意度”时,作者没有简单地将其归因于服务速度,而是深入分析了感知质量与实际服务承诺之间的心理落差,并给出了针对性的组织结构调整建议。这种“解构-重构”的分析方法,是极其宝贵的方法论。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文化与变革”这一软性要素的重视程度。许多管理书籍往往将文化视为一种可以随意塑造的装饰品,但这本书却将其视为驱动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引擎。作者用极具画面感的笔触,描述了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传统“工程师文化”如何阻碍了面向服务的敏捷转型,以及高层领导如何通过一系列看似微小却意义深远的仪式和沟通方式,逐步渗透和重塑了整个公司的价值取向。其中关于“容错机制”的设计部分,尤为精彩。它清晰地论证了在研发投入巨大的通信领域,一味追求零失误必然导致创新停滞的悖论,并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风险评估与问责体系。这种对管理哲学与具体操作层面之间张力的深刻理解,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一般管理手册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中保持人性化管理”的宣言。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匠心独运,它不是线性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行业史诗。从早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垄断思维,到如今完全开放、跨界竞争的生态系统构建,作者巧妙地将历史演进作为管理逻辑的底层逻辑。我发现,理解了过去几十年通信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上的三次重大转型,才能真正把握当前企业管理决策的深层逻辑。书中关于“平台化战略”的论述,尤其具有前瞻性,它预示了未来通信企业将如何从单纯的管道提供者,转变为赋能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服务商。这种前瞻性分析并非基于猜测,而是基于对现有资源禀赋和技术演进拐点的精准判断。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通信产业链条的价值流动有了全局性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自己狭窄的职能范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鸟瞰图”,帮助我重新校准了个人职业发展与行业大势的契合点。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流畅,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拿捏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深入探索了一个复杂而迷人的领域。书中对于市场动态的分析,尤其是那些新兴技术对传统通信模式的冲击,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将枯燥的管理原则与鲜活的行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讨论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的部分,作者引用了几个全球顶尖通信公司的真实数据和挑战,展示了如何通过流程再造和文化重塑来实现质的飞跃。那种将战略高度与执行细节完美融合的笔法,让我对如何在高强度竞争环境中保持企业生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便是对于初入此行业的读者,这些详实的描述也提供了极佳的入门视角,而对于资深人士来说,其中关于风险对冲和未来技术布局的深层思考,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思想碰撞。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观察框架,让人能够跳出日常琐碎的管理事务,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去审视一家通信企业的生存之道与发展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