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时代的交互电视
定价:28.00元
作者:谭朝晔,付龙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019560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视是20世纪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随着数字技术对传统模拟电视从制作、发送、传输到接收各个环节的技术革新,人们对电视系统交互功能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交互电视就是在数字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我们可以把交互电视理解为一种服务,它不仅能在电视平台上为观众提供电子节目单、视频点播、游戏、电视购物等服务,还可以与互联网相结合,提供电子邮件、网络浏览等数据增值业务。
本书共分为6章:章首先介绍了交互电视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介绍了交互电视的四种*有代表性的服务类型;第三章从电视的基本原理人手,介绍了交互电视系统的技术基础和传输平台;第四章对交互电视的盈利模式进行探索;第五章从推广服务的角度,针对收视习惯、交流习惯和视觉特性,介绍了进行交互界面设计的原则;后一章通过案例分析,对交互电视节目的制作和软件开发流程进行讨论。
目录
章 交互电视发展概况
节 交互电视发展简史
第二节 交互电视的定义
第三节 交互电视的分类
第二章 交互电视服务的类型
节 电子节目单
第二节 增强型电视
第三节 有围墙的花园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交互电视服务
第三章 交互电视技术基础
节 模拟电视基础
第二节 数字电视基础
第三节 交互电视传输平台
第四节 交互电视与机顶盒
第五节 案例分析IDTV
第四章 交互电视盈利模式探索
节 市场为什么选择交互电视
第二节 市场对交互电视价值的判断
第三节 目前交互电视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第五章 交互界面设计
节 人眼的视觉特征
第二节 色彩基础
第三节 了解观众的收视习惯
第四节 针对屏幕的设计
第五节 案例分析——BBC交互页面设计举例
第六章 交互电视制作
节 电视节目制作与软件开发
第二节 交互电视的制作流程
第三节 案例分析
参考资料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是一部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作品,它成功地描绘了电视作为家庭核心数字枢纽的角色重塑。作者对未来趋势的判断非常敏锐,尤其是在讨论物联网(IoT)与电视系统的融合时,观点独到且极具说服力。他强调,未来的交互电视不仅仅是控制其他设备的“遥控器”,更是一个情感和信息的中转站。我个人非常欣赏它在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用户交互习惯差异时的谨慎态度,指出技术标准必须服从于本地化的使用场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流畅自然,没有那种学术著作常见的僵硬感,它更像是一场深入的行业对话,充满了对这个领域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欲。读完后,我感觉我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有了一种更深层、更全面的理解,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有机体。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偏重技术规范和代码实现的枯燥读物,但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媒介社会学”的深度报告,但视角却锁定在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那个黑色方块上。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探讨“注意力经济”如何在电视领域重新分配时,展现了极强的批判性思维。他并没有一味地歌颂技术进步带来的便捷,而是严肃地讨论了信息茧房的风险,以及如何在保证交互性的同时,维护观众的自主选择权。我对其中关于“沉浸式叙事”的章节尤其赞赏,它不仅仅停留在VR/AR的概念层面,而是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屏联动、环境感知等技术,让传统线性叙事焕发新生。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足以让任何身处媒体、广告或产品设计行业的人士从中获得宝贵的启发,它教会我们思考的不是“能做什么”,而是“应该做什么”。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得极为清晰,逻辑链条紧密得像瑞士钟表。对于一个对数字媒体发展史略有了解的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宏大且有序的知识框架。从早期的红外遥控到如今的语音识别、手势控制,作者没有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将这些技术演进放在了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进行审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平衡了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书中穿插了多个“设计挑战”的分析,比如如何设计一个既不干扰内容播放又不显得突兀的菜单系统,这些分析往往能引导读者自己去动脑筋解决问题。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严谨又不失激情的文风,仿佛他不是在写书,而是在和同行进行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沙龙,不断抛出新的思考锚点。这本书绝对是理解现代家庭娱乐终端演变的关键文本。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未来科技”的书籍很多,但大多都停留在概念炒作的层面,缺乏一种脚踏实地的分析。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落地性”。它没有止步于描述一个科幻般的未来图景,而是扎实地分析了实现这一图景所需要的底层协议、用户界面设计范式,甚至是内容生产模式的变革。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用户生成内容”在交互电视生态中的潜力那一部分,作者剖析了创作者如何利用新的交互工具,将观众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这对于内容生态的活力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停下来,思考我家中那台“聪明”电视的每一个设置、每一次点击背后所蕴含的设计哲学。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交互电视设计师的工具箱与思想指南”,实用性极强。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人机交互的未来充满好奇,尤其是当屏幕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而是能主动“对话”的媒介时。这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传统电视向“智能交互平台”转型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用户体验的痛点。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比如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实时数据叠加,或者电商购物与电视节目的无缝衔接,将复杂的概念可视化了。读完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客厅场景:沙发不再是观看的终点,而是进入数字世界的门户。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情感计算在电视界面设计中的应用那一章,探讨了如何让电视更好地理解观众的“情绪”,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送,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对未来家庭娱乐生态的深刻洞察。这本书让我对“看电视”这件事的定义彻底刷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