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平装: 338页
开本: 16
ISBN: 9787547039816
目录
人间词话
词中“境界”美
境界自古难相别
“有无”见豪杰
动静两相依
理想与写实共存
情真境亦真
一字境界全出
意境大小皆英雄
境界方为根本
气象胜万千
表里大不同
词品各有千秋
千古谁解其中味
画骨难画神
后主之气象
怀赤子之心
李后主之性真
以血写情感
在《花间》之外
冯延巳之煊赫
后人所不能道
永叔似专学此种
细雨湿流光
洒落与悲壮
忧生与忧世
治学三境界
豪放之中有沉着
古之伤心人
杜鹃声里斜阳暮
气象皆相似
少此二种气象
在神不在貌
创意之才少
语妙不用代字
唯恐不用代字
隔雾看花之恨
才之不可强
《水龙吟》咏物工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隔”与“不隔”
何为不隔
无言外之味
幼安不可学
苏旷辛豪
观雅量高致
同归于乡愿
可谓神悟
令人解颐
无足当此者
玉老田荒
唯容若差近之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诗词无尊卑
文学非后不如前
不能尽言诗词之意
无矫揉装束之态
诗词贵在自然
用典之多寡
文体之尊卑高下
能入与能出
以真情取胜
深得绝句妙境
人间词话未刊稿及删稿
淮南皓月冷千山
音律之运用
平仄有殊皆叠韵
应酬与盛衰
应制词的解读
南宋词多肤浅
三篇游戏之作
友人之词作
人间词之创新
词今不如古
方回词少真味
文体写作之难易
欢愉之辞难工
陋习扼杀天才
词韵味悠长
境界是写作根本
境界的借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必不在见删之数
专作情语之绝妙
长调之经典
后人无法学稼轩
不足与容若比
寄兴深沉微妙
不可作儇薄语
清代词人的得失
文天祥之风骨
不值如许费力
附录一 文学小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附录二 屈子文学之精神
附录三 关于叔本华意志论的阐释
附录三 叔本华美学思想品论天才
附录四 孔子之美育主义
附录五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附录六 词集序记
《南唐二主词》跋
《片玉词》“玉带”考证
《花间集》考证
编辑推荐
王国维《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
不得不说,这本《人间词话》的编排和注释,的确是下了功夫的。以往接触的国学经典,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晦涩难懂的古文和缺乏背景知识而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详注详析,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你遇到困惑的地方,及时地给与解答,而且解释得十分透彻,不是简单的字词释义,而是将文化背景、历史渊源都一一梳理清楚。我尤其欣赏它对原文的注释,很多看似不起眼的词句,在作者的解读下,便显露出别样的韵味。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学习。书中对于王国维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心路历程的介绍,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让我更能理解他为何会有如此深刻的文学见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学术深度,又兼具人文关怀的书籍,它让古老的文学遗产以一种更加鲜活、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着实令人称赞。
评分读到这本《人间词话》,简直像推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士大夫精神世界的大门。王国维先生的文字,初读时或许会觉得有些晦涩,但一旦沉浸进去,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与雅致。他并非简单地罗列词作,而是将词的创作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从人生境遇、哲学思考乃至社会变迁去解读,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耳目一新。他提出的“境界说”,更是如同明灯,指引我如何去理解一首诗、一阙词背后的神韵。以往读词,多是品味其辞藻的华丽,意境的描摹,但《人间词话》让我明白了,真正动人的,是词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是作者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痕迹。书中那些精妙的比喻,如“一切景语皆情语”,简直是点石成金,瞬间点亮了我对许多古典诗词的理解。我反复咀嚼,仿佛能看到王国维先生当年在灯下沉思的身影,他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让自己的文学感受力得到升华。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学批评,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启迪,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生活,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寻找那份宁静与超脱。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时,说实话,我对“国学大师的文学批评著作”这个标签还有点距离感,以为会是那种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理论。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王国维先生的文字,虽然严谨,却充满着一种朴素的力量。他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最贴近人心的语言,去揭示诗词的本质。尤其是他对于“境界”的阐述,简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将虚与实、情与景、人生与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诗词世界。这种“词外工夫”的说法,也让我开始反思,原来真正的文学鉴赏,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更需要的是作者的阅历、学养和对人生的感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读不懂一首诗,不是诗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缺少与之对话的“境界”。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觉得自己多了一副“火眼金睛”,能够更好地去品味那些古老的诗篇,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领略其中的天地之美。
评分读完这本《人间词话》,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中国古典诗词并非只是阳春白雪,而是与生活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王国维先生将词的创作与人生境遇、命运跌宕紧密结合,使得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文字,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他提出的“悲喜自抒”的观点,让我深刻体会到,最动人的情感,往往来自于最真挚的内心体验。书中对许多知名词人的作品进行剖析,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评价,更是对其人生哲学的探讨。例如,他对李煜的评价,我看得热泪盈眶,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位亡国之君的悲痛与无奈。这种将文学与人生融为一体的解读方式,是其他许多文学评论著作所不具备的。它让我意识到,欣赏古典诗词,不仅仅是要理解其音律、格律,更要体悟其中蕴含的生命情感和哲学思考。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视那些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学遗产。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更多停留在对辞藻的惊叹和对意境的描摹,以为那只是古代文人的风雅消遣。但《人间词话》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王国维先生的解读,让那些曾经被我视为“无病呻吟”的文字,突然间有了血肉和灵魂。他将词人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考量其创作的动机与心境,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碰撞,也看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他对于“写境”与“抒情”的辨析,更是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最动人的抒情,往往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摹来实现的,而那些看似平淡的景物,一旦被赋予了情感,便能触动人心最深处。这本书让我明白,古典诗词并非只属于过去,它蕴含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永恒的思考,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它不仅仅是一本文学评论,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艺术、关于传承的宝贵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