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田谱)释解
定价:40.00元
售价:27.2元,便宜12.8元,折扣68
作者:蔡天彪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00948087
字数:
页码:1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田谱)释解》所著内容经典,有很高的传承价值,有田谱杨氏老架98式传统套路的拳理拳法、技法演练要求与窍要解析,一招一式,举例讲解,图文并茂,规范准确,通俗易懂,并附有DVD演示光盘,直观易学。
目录
一、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简介
二、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图解说明
三、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拳架动作谱名
四、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套路动作技法、窍要图说
五、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套路动作运行路线示意图
六、田兆麟拳社太极拳要义杨氏老架九十八式老拳谱影印范本
七、陈志远先师的太极十三势手抄真迹
跋
附录
(一)太极拳说十要
(二)太极拳论
(三)十三势歌
(四)十三势行功心解
(五)十三势行功要解
(六)太极拳解
(七)太极拳论要解
(八)十三势说略
(九)五字诀
(十)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作者介绍
蔡天彪,男,1942年出生,1954年师从浙东名师陈志远先生,学习太极拳、剑和太极推手等。现任宁波市武术协会主席、宁波市太极馆馆长,中国武术八段。
1957年担任市武协教练,1983年担任宁波市武协副主席兼教练委员会主任,1987年担任市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1993年担任市武协主席,2000年被聘为浙江省武协副主席,2014年被浙江省武协聘为名誉副主席。先后兼任省涉外武术教练专家组副组长、省段位制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1月担任宁波市太极馆馆长至今。
1984-1988年连续五年在浙江省散手、推手比赛中担任副总裁判长兼太极推手裁判长,1985-2001年连续五届担任宁波市运会武术比赛总裁判长,1986年被国家体委批准授予全国裁判员荣誉称号。自1957年起担任教练员至今,已辅导数万余人次学习各式太极拳、剑。2004年自编六式和十八式太极拳在浙江省首届高级涉外教练员培训班上进行教学推广,使该套路在省国际武术比赛中被列为比赛项目。近年来多次成功地策划、组织了宁波全市的群众健身运动和由本人创编的六式、十八式太极拳大型千人表演活动,2008年5月组织了宁波市迎奥运万人六式太极拳表演。2008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新编简易太极拳》一书,深受太极拳入门者的欢迎。
1984-1985年应浙江省体委的邀请担任省散手、推手队教练员,并组团参加了全国对抗项目散手、推手比赛,荣获4金。1996年起连续担任宁波市武术队领队兼总教练,在参加全国太极拳锦标赛中,8年来共荣获11金、15银、18铜。2004年5月组团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全国武术锦标赛与专业队同场竞技,宁波市武术队共荣获2金、4银、3铜,并夺得了2004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2008年11月组织承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功力大赛、2013年组织策划并举办了宁波国际武术交流大会,以上赛事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自1997年至今,多次率团出访美、加、日、韩、法、奥、澳和新西兰等国及港、台等地区进行武术传授、推广和交流活动,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摘
序言
一、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简介
二、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图解说明
三、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拳架动作谱名
四、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套路动作技法、窍要图说
五、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套路动作运行路线示意图
六、田兆麟拳社太极拳要义杨氏老架九十八式老拳谱影印范本
七、陈志远先师的太极十三势手抄真迹
跋
附录
(一)太极拳说十要
(二)太极拳论
(三)十三势歌
(四)十三势行功心解
(五)十三势行功要解
(六)太极拳解
(七)太极拳论要解
(八)十三势说略
(九)五字诀
(十)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田谱)释解》,这个书名本身就散发出一种古朴而又专业的味道,让我这个平日里对传统武术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感到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我尤其钟爱太极拳,觉得它不只是强身健体,更是一种蕴含着东方哲学和智慧的运动。 “杨氏老架”这四个字,在我看来,就代表着一种经过时间洗礼、保留着原始韵味的太极拳。我总是觉得,老架的动作更加浑厚、圆活,更符合太极拳“阴阳相济,刚柔并济”的理论。而“九十八式”这个数字,也预示着一个完整的套路,这意味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从头到尾地将这一套拳法掌握。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动作示范,并且在每个动作的讲解上,都能够点出其关键的要领,让我能够理解“形”背后的“神”。 “田谱”这个词,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知道,很多传统武术的传承,都有自己的家族谱系或者师徒传承体系。这个“田谱”的出现,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武术教材,它可能承载着一种更加纯粹、更加精炼的技艺传承,也许是经过某位大师精心整理的、带有独特风格的杨氏老架。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了解到这种“田谱”的独特之处,无论是练法还是技击,都能有所启发。 “释解”二字,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我常常觉得,许多太极拳书籍,仅仅是列出动作,却没有深入地讲解其原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真正做到“释解”,也就是说,不仅仅告诉我们“怎么做”,更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希望书中能够阐述动作背后的发力原理、身法要领、呼吸配合,甚至是一些关于练功中的体会和感悟。如果能有关于常见错误的纠正和练习建议,那就更完美了。 总而言之,这本书从书名上就传递出一种严谨、系统、且带有深厚传承意味的信息。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学习杨氏老架太极拳的得力助手,帮助我更深入、更准确地掌握这门古老的技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太极拳的独特魅力。
评分《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田谱)释解》这个书名,自带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武术的脉络。作为一名对太极拳,特别是杨氏老架有着近乎痴迷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深入讲解其精髓的书籍。而这个书名,恰恰满足了我对“深度”和“传承”的期待。 “杨氏老架”,这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历史悠久、风格古朴的太极拳体系。我一直认为,老架更能体现太极拳的“阴阳相济”、“刚柔并济”的哲学理念。而“九十八式”,则意味着一个完整、饱满的套路,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系统学习的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将这九十八式融会贯通。 “田谱”,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蕴含着某种特殊的、不为人知的传承。我猜想,这可能是某位先师的珍贵手稿,或者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秘本。在现代社会,很多古老的武术技艺都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所以,一本能够承载“田谱”的书籍,其价值不言而喻。我希望它能够让我们一窥那个时代,那个特定流派的训练方式和技术特点,而不只是千篇一律的“杨氏太极”。 “释解”,这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太极拳的奥秘,不在于招式的多少,而在于其内在的劲力、身法和意念的运用。一本好的太极拳书籍,应该能够“释解”这些深层次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动作的表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原理,比如如何运用腰胯来带动四肢,如何做到“以气运身”,如何体会“松静自然”的境界。 总而言之,这本书从名字上就传递出一种严谨、系统、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信息。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学习杨氏老架太极拳道路上的一本宝典,帮助我真正理解太极拳的精髓,提升我的拳技,甚至在更高层面上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评分《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田谱)释解》这本书,光听名字就有一种厚重感和历史感扑面而来。作为一名对传统武术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对杨氏太极,尤其是老架系列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常觉得,太极拳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态度。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内心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究欲望。 “杨氏老架”这四个字,就足以勾起无数太极拳爱好者的神经。它代表了一种传承有序、技法纯正的体系,与现代各种改良的套路相比,老架更显古朴和深邃。而“九十八式”,则暗示着一个完整、系统的套路,这对我而言,意味着可以跟随这本书,系统地学习和练习。我期待它能提供详细的动作分解,清晰的图片或插画,并且在每一个动作的讲解上,都能触及到发力、运劲、呼吸等关键点,让我不仅能模仿,更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田谱”这个词,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知道,有些古籍的传承,会以师父的名字或者家族的谱系来命名,这通常意味着该谱系拥有更久远的传承和更严谨的考证。“田谱”的出现,让我感觉这本书可能承载着一种独特的、珍贵的武术记忆,它或许是某位宗师的亲传口授,或许是经过几代人精心梳理和验证的珍贵资料。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窥见这一脉传承的独特之处,理解其与众不同的练法和特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杨氏老架”这个大概念的浅层认知上。 “释解”二字,更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武术书籍,不能仅仅是动作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对背后原理的阐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每一个动作的技击含义、养生功效以及内在的劲力变化。它应该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个动作要这样走,为什么这个劲力要这样发,为什么这个呼吸要这样配合。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释解”,我能够真正理解杨氏老架九十八式的精髓,而不是停留在“形似”的阶段,能够真正做到“神似”,甚至“意似”。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承诺着一种深入的、系统的、传承有序的学习体验。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学习杨氏老架太极拳的良师益友,带领我领略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武术修养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评分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田谱)释解,书名一出来,就透着一股厚重和传承的味道。我作为一个太极拳的爱好者,尤其是对杨氏老架有着特别的情感,总觉得在这些招式里,藏着最纯粹的武术精髓。翻开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习其中的具体内容,但光是它所承载的“杨氏老架”和“田谱”这两个词,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 杨家太极,特别是老架,讲究的是松沉、圆活、连绵,而“田谱”更是代表了一种系统、严谨的传授体系。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太极拳书籍,不仅仅是动作的图解和口令,更应该包含对拳理、劲力、身法的深刻阐释,以及对练习者心法的引导。这本书的名称暗示着它可能具备了这些特质。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拳师,在我的面前缓缓道来,将杨氏老架九十八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精髓。 从书名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中医的养生理念。一本优秀的杨氏老架书籍,应该能够帮助练习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体悟到其中的文化内涵,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这本书的“释解”二字,让我看到了作者在学术上的严谨和对传承的责任感,这正是我们这些习武之人所需要的。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深入领悟太极拳的奥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动作的模仿。 虽然我还没有看到书的内页,但“杨氏老架九十八式”这个数量,本身就说明了其完整性和系统的性。老架相比新架,通常更加古朴,招式也更显繁复,但正是这种“繁”中带着“简”,才更能体现出太极拳的精妙之处。而“田谱”这个限定,则将范围缩小到了一个更具体的传承体系,这对于想深入学习某个特定流派的习练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而不是死记硬背。 我一直相信,好的武术教材,应该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远隔千里的后学者也能感受到先辈的智慧。这本书的厚重感,让我看到了作者为传承杨氏老架所付出的努力。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清晰、易懂的学习路径,帮助我对九十八式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深刻的理解,包括其攻防含义、劲力运用以及身法要领。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练习误区的提示,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的建议,这样才能让这本书真正成为一位良师益友,陪伴我不断进步。
评分《杨氏老架九十八式太极拳(田谱)释解》,光看书名,就足以让一个对传统武术怀有敬畏之心的人,心生一份期待。我尤其对杨家拳系有着深厚的情感,总觉得它身上流淌着一种温润而内敛的大家风范。而“老架”这两个字,更是像一枚古老的印章,诉说着一种不曾轻易改变的质朴与浑厚,与后来的一些改良套路相比,老架似乎更贴近太极拳的本源。 “九十八式”这个数量,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完整与系统。我一直认为,太极拳的修行,恰恰在于其完整套路的反复揣摩与体悟,每一个招式之间环环相环,衔接自然,才能真正体会到“连绵不绝,如江河滔滔”的意境。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招式罗列,而是能够对每一式都进行深入的剖析,包括其技击含义、动作要领、劲力来源,甚至包括一些古朴的用法。 而“田谱”这两个字,在我看来,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神秘而珍贵的色彩。我知道,很多古老的武术传承,都会有自己的家传谱系,这种谱系往往代表着一种经过时间检验的、纯粹的技艺。我希望“田谱”能够揭示出这本书所承载的,是杨氏老架中一个特别的、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分支,或者是一种更加精炼、更贴近实战的练法。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严谨的考证和实践,为我们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杨氏老架体系。 “释解”二字,则是点明了本书的核心价值。我常觉得,许多太极拳书籍,仅仅停留在动作演示的层面,而未能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拳理和劲力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做到“释解”,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太极拳理论,转化成我们能够理解和实践的知识,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直达核心。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题目就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它承诺着一次深入的、系统的、承载着独特传承的太极拳学习之旅。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武术道路上的一位良师,帮助我真正理解并掌握杨氏老架九十八式的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