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钱塘棋会:届(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 | 作者 | 王国平 |
| 定价 | 200.00元 | 出版社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 ISBN | 9787550809284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 字数 | 页码 | 272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钱塘棋会: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届(2013)》主要内容包括:届“宏达杯”全国围棋星锐强战年度总决赛、届“商旅杯”全国新闻界围棋赛、2013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棋行天下”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中国杭州棋文化用品展销会、“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大盘讲解、“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广场车轮战、“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等级赛、“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真人秀等。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前言:棋类爱好者的节日 部分 棋的盛会(指南) 组织机构 组委会名单 2013“商旅杯”杭州国际城市围棋赛 2013“商旅杯”双人赛 2013“商旅杯”国际新锐围棋对抗赛 届“宏达杯”全国围棋星锐强战年度总决赛 届“商旅杯”全国新闻界围棋赛 2013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 “棋行天下”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 中国杭州棋文化用品展销会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大盘讲解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广场车轮战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等级赛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真人秀 战略合作、社区共建单位开展“中国棋文化体验日”活动 杭州市围棋队 国家青少年围棋集训二队 杭州围棋学校·棋类学校 杭州市商旅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 纹枰论道(论文集)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与战略 林建超 中国围棋文化研究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前景何云波 智力运动——现状与展望 项义 译者:陈祖源 《眉山墅隐》考证——兼说清代杭州围棋 陈祖源 围棋与价值观 华以刚 围棋在欧洲 马丁·斯迪阿斯尼 译者:徐琰 为什么西方人下国际象棋东方人下围棋彼得.萧维尔 译者:颜钟祜 陈祖源 论晚明士人与围棋国手的互动 张如安 一灯明暗复吴图 胡廷楣 台湾围棋发展中的几个论题许饶和 第二次 程天祥 有关计算机围棋的一些思考 武坤 郭洁 中国围棋媒体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冯德炜 围棋与企业文化 史金帛 烂柯山探源及烂柯传说的成因 谢昌智 大型棋文化活动是围棋发展重要推动力 邓杨威 弈之蕴 李结 杨联陞与棋文化 章琦 谈围棋教育的特殊功能 许饶和 …… 第三部分 棋行天下(书画集) 西湖弈隐 朱关田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三)围棋战略思想是东方博弈思维发展的结晶 围棋战略思想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体系。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民族,它始终受到所处的时代环境、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广泛吸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思想精髓,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人类特别是东方文明共同的智慧成果。 日本近现代围棋的发展,对现代围棋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日本早开展了真正意义上的竞技围棋,17世纪初日本主要围棋流派开始进行“御城棋”的正式棋艺对决,竞技的对抗、激烈程度大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博弈境界和技艺的提高。其次,日本近代围棋废除了座子制,使围棋的战略空间得到充分拓展,战略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布局构思的创新性明显增加,为现代围棋战略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再者,上世纪30年代后,日本围棋在吴清源、木谷实、坂田荣男、藤泽秀行、大竹英雄等多批围棋大师倡导下,形成了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围棋理念,主要内容包括:追求均衡的价值取向,强调把握全局,双方接受,兼顾势与地,攻守平衡,降低风险等;注重图形的效率观念,以好的棋形为高效率,把棋形结构上升为效率标准的思维模式;崇尚风格的艺术情结,更多地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理解围棋.程度上淡化了胜负意识;从容充分的行棋心态,对局思考时间较为宽裕,在有限环境压力下博弈,不轻易做风险决策,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些围棋理念主导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世界围棋的发展,至今仍是日本围棋的主流。 韩国围棋的崛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围棋思维模式,促进了现代围棋战略思想创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围棋开始在世界弈坛上崭露头角,很快形成一股强势的“韩国流”。韩国围棋的突出特点是进攻与作战,好战、敢战、善战、强战、乱战。有人据此认为,韩国围棋的特色与贡献主要在技术风格上,这是不正确的。在围棋竞技的指导思想、作战原则、整体套路、定式运用等方面,韩国围棋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奉行赢棋的竞技目的,坚持利益大化的价值取向,采取创新求变的发展路线,贯穿制胜的作战原则,具有通盘顽强作战的战斗理念。具体到不同的棋手则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如韩国围棋的代表人物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行棋风格、思路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骨子里却有着相同的基因。韩国围棋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有的片面追求战斗,按规律行棋、把握大局不够,有的无理手过多,过分依靠乱战搅局,等等。但从总体上看,韩国围棋在竞技思想上独特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表现,对现代围棋博弈艺术包括战略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
| 序言 | |
| 前言:棋类爱好者的节日 部分 棋的盛会(指南) 组织机构 组委会名单 2013“商旅杯”杭州国际城市围棋赛 2013“商旅杯”双人赛 2013“商旅杯”国际新锐围棋对抗赛 届“宏达杯”全国围棋星锐强战年度总决赛 届“商旅杯”全国新闻界围棋赛 2013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 “棋行天下”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 中国杭州棋文化用品展销会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大盘讲解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广场车轮战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等级赛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真人秀 战略合作、社区共建单位开展“中国棋文化体验日”活动 杭州市围棋队 国家青少年围棋集训二队 杭州围棋学校·棋类学校 杭州市商旅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 纹枰论道(论文集)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与战略 林建超 中国围棋文化研究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前景何云波 智力运动——现状与展望 项义 译者:陈祖源 《眉山墅隐》考证——兼说清代杭州围棋 陈祖源 围棋与价值观 华以刚 围棋在欧洲 马丁·斯迪阿斯尼 译者:徐琰 为什么西方人下国际象棋东方人下围棋彼得.萧维尔 译者:颜钟祜 陈祖源 论晚明士人与围棋国手的互动 张如安 一灯明暗复吴图 胡廷楣 台湾围棋发展中的几个论题许饶和 第二次 程天祥 有关计算机围棋的一些思考 武坤 郭洁 中国围棋媒体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冯德炜 围棋与企业文化 史金帛 烂柯山探源及烂柯传说的成因 谢昌智 大型棋文化活动是围棋发展重要推动力 邓杨威 弈之蕴 李结 杨联陞与棋文化 章琦 谈围棋教育的特殊功能 许饶和 …… 第三部分 棋行天下(书画集) 西湖弈隐 朱关田 |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虽然知道书名,但对其具体内容还是有点模糊。{RT}钱塘棋会,这个名字带着一股江南水乡的温婉,又有着古代文人雅士的风流。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听起来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盛事,汇聚了国内外众多棋类爱好者和专家。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王国平先生,可能是一位在棋文化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或者是对这次博览会有着直接参与和深刻体验的组织者。西泠印社出版社,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品位,它出品的书籍,往往都经过了精心的编辑和考究的印刷,想必这本书在装帧设计上也不会让人失望。我特别好奇,在2013年那一届博览会上,有没有哪些关于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推广?比如一些濒临失传的古谱、棋局,或者是一些与棋相关的传统习俗?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揭示一些隐藏在棋盘背后,鲜为人知的文化故事?而且,我一直觉得,棋类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哲学的体现。这本书是否能从文化博览会的视角,探讨不同棋类所蕴含的东方智慧和哲学思想?
评分我还在琢磨这本书。从“RT”这个前缀来看,似乎它不是一本传统的图书,更像是某种资料集合或者是专题报告的某种标记?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形式产生了一些好奇。难道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活动留下的官方记录?抑或是某个研究机构的内部成果?“届”字更是强调了它的周期性,2013年,距离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这本书的出现,是否是对那场博览会的一次深度梳理和回顾?我联想到,一场成功的文化博览会,背后必然蕴含着大量的筹备工作、精彩的展览、深入的研讨,以及无数参与者的热情和贡献。这本书,或许就是将这些散落在各处的精华,凝聚成册,方便后人查阅和学习。我很好奇,在2013年的那届博览会上,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是大师们的精彩对局?是关于棋文化发展方向的激辩?还是那些承载着历史故事的古老棋具?我想,这本书的作者,王国平先生,应该是一位对棋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他会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这场盛会?他是否能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出中国棋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发展趋势?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中国棋文化在国际交流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的 insights。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钱塘棋会》,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和文化底蕴,仿佛能让人闻到钱塘江畔的桂花香,感受到古人对弈的雅致。而“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则又将这份古韵带入现代,展现了当代中国棋文化蓬勃发展的景象。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王国平先生,必定是对中国棋文化有着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的文化学者。他以“巡礼”的方式,将这场盛会中的精彩瞬间、重要人物、以及那些关于棋的文化思考,一一串联起来。我很好奇,在这场博览会上,是否有关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棋类得到了介绍?例如,除了我们熟知的围棋和象棋,是否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棋戏?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丰富多彩棋文化的大门?而且,我一直认为,棋类不仅仅是智力的较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我很期待书中是否能从博览会的视角,探讨棋与人生、棋与修养、乃至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深层联系。
评分《钱塘棋会》这本书,光听名字就带着一种古韵和文化气息。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细读,但仅从书名和作者、出版社这些基本信息,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王国平先生的名字,在文化界有着一定的声誉,而西泠印社出版社更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类书籍的严谨态度而闻名。这本书的副标题“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更是点明了其核心内容——记录了一场重要的棋文化盛事。我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幅画面:在风景如画的杭州,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棋类爱好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棋艺的魅力,传承古老的棋道文化。我想,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博览会的活动,而更像是一位资深文化观察者,以细腻的笔触,捕捉那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瞬间,记录下那些关于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我特别好奇,在这场博览会中,除了我们熟知的中国象棋、围棋,是否还有其他地域性、民族性的棋类得到了展示和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棋类,在规则、策略、乃至哲学内涵上又有哪些异同?这本书能否带领我们领略到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这些疑问都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书中一探究竟。
评分我脑海中勾勒出的场景是:一本厚重的,带着墨香的书,封面设计可能很雅致,或许点缀着一些与棋相关的传统纹饰。书名“钱塘棋会”,让我联想到的是古时候文人墨客在杭州西湖边,对弈品茗,谈笑风生的画面。而“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则将这份古韵与现代的国际交流完美结合。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王国平先生,可能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棋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的专家。他将以一种巡礼者的身份,带领读者穿梭于博览会的各个角落,记录下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些智慧的火花,那些跨越国界的交流。我特别想知道,在这场博览会上,有没有一些关于棋类运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新趋势和新挑战被提及?比如,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古老的棋道精神?如何吸引年轻一代对棋文化的兴趣?这本书是否会收录一些国内外棋类专家的精彩演讲或访谈,为我们提供一些前沿的观点和深刻的洞察?我期待它能像一部精彩的纪录片,将那场盛会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