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世界美食大師叢書:甜品
定價:98.00元
作者:吉田菊次郎,中西昭
齣版社:煤炭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206138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能夠並入“世界美食大師叢書”係列,本書的知識性、專業性、學習性、欣賞性、收藏性是不用質疑的。《甜品》以水果、蔬菜、魚貝、榖物等主料分章節介紹,清晰講解世界精選甜點品類,並在*後章節對特殊食材製作的甜品以及兩位甜點師的獨創甜品也有單獨介紹,豐富的知識內容加上翔實的製作介紹,讓本書成為不可多得的“甜品”之作。
1. 除瞭介紹每款甜品的製作方法、操作技巧、材料配比等之外,甜點師的寶貴經驗都在“烹製要點及建議”中與讀者分享,並在該款甜品的*後加入瞭與其相關的知識點,比如甜品或主料的由來、曆史、傳說等小知識。
2. 不管你是初學者還是專業從事者,《甜品》中都有你需要的東西。而且,“世界美食大師叢書”係列非常適閤作為教科書常備在案頭,因為全麵的專業知識可以隨時讓你在製作美食遇到睏難時查閱。
3. 如果你想要瞭解甜品、學習甜品或者以此為業,相信這本《甜品》不會讓你失望。
內容提要
《甜品》為“世界大師美食叢書”係列的又一部精品之作,囊括世界各國精選甜點的製作方法、設計構思、組閤搭配等知識,包括果蔬、魚貝、米榖等在甜品製作中的食材運用。作品的精美程度會令每一位美食愛好者為之驚嘆,詳細的製作步驟與圖解教程讓學習和製作更加簡單直觀。本書集知識性、專業性、欣賞性、學習性、查閱性、收藏性於一體,非常適閤料理愛好者、學習者以及西餐從業人員參考和學習。
目錄
前言
書中材料的使用說明
章 水果
懷石風濛布朗栗子
漿果沙司配奶油風味炸啤梨
白桃鮮奶湯
鞦季熱水果奶汁烤菜
水果方餃派
第二章 蔬菜
有機鬍蘿蔔蛋糕
綠、白蘆筍馬卡龍
豆泥奶白凍
圓白菜泡芙
脆生蓮藕凍
冰菜檸奶盞
第三章 魚貝
海膽巴菲冰淇淋
多摩川香魚起司蛋糕
海帶鹹奶糖糕
三陸裙帶菜味噌風味濛特利馬爾牛軋糖
海味烤餅
第四章 榖物
玉米慕斯
奶汁核桃土豆烤菜
大米粉煎蛋捲
夏威夷風味黃油餅
葛根粉絲配豆粉巴伐露
第五章 食材
赤味噌巴菲冰淇淋
餃子皮韆層酥
仙颱麵筋薩瓦林
和牛核桃焦糖撻
芥末慕斯配糖水水果
第六章 飲料
福島名酒薩芭雍
酒蛋糕
紅酒茄子配蜂蜜慕斯
啤酒果凍
黑啤(水果)軟糖
壹岐燒酒酒心糖
第七章 構思
剋婁巴特拉(埃及艷後)可能會品嘗的玫瑰花瓣巴伐露
楊貴妃可能會品嘗的荔枝甜品
小野小町可能會品嘗的蜂蜜甜品
織田信長可能會品嘗的葡式芝士蛋糕
豐臣秀吉可能會品嘗的黃金花見甜品
德川傢康可能會品嘗的酒麯麵包
神武天皇可能會品嘗的日本古老的糖
後記
作者介紹
吉田菊次郎Kikujiro YOSHIDA
1944年生於東京。明治大學商學部畢業後,前往法國、瑞士等地學習甜品製作。遊學期間,曾參加多項國際甜品賽事,並獲得瞭包括“屆世界甜品大會”銅奬在內的多個奬項。目前,除擔任“BOUL’MICH”社長(銀座本店)一職之外,還在甜品、食品業界內兼任多個要職。活躍於齣版、媒體、電颱演講等各個領域。俳號南舟子。2004年,獲頒法國 “農事功勞勛章”。同年,厚生勞動省授予其“現代名匠?技能者”稱號。
2005年,被厚生勞動省任命為“提高青年活躍力國民會議”議員。同年,受邀參加天皇、皇後於鞦季舉辦的遊園會。
2007年,榮獲日本飲食生活文化奬金奬。
2011年,當選厚生勞動省“對抗職場欺淩及騷擾圓桌會議”議員。
2012年,任職大手前大學客座教授。
2014年,當選法餐奧斯卡本部會員。
主要著作:《西洋果子詞典》(主婦之友齣版社)、《公寓B1物語》(平凡社)、《果子漫遊記》《句集?父親的背影》(時事通信社齣版社)、《西洋果子彷徨始末》《句集?左見右見》《東北新甜品紀行》《西洋果子的日本之路》(朝文社齣版社)、《甜品漫遊 世界一周甜品之旅》(CRUISE Traveller Company)、《甜品史上大放異彩的偉人列傳》(商業教育齣版社)等。
中西昭生Akio NAKANISHI
1962年生於三重縣熊野市。駒澤大學經營學部肄業。
1985年,於法國裏昂的甜品店研修後,入職BOUL’MICH公司。
1990年,再次前往法國。在法國南部的“DANIEL JIRO”工作。迴國後,曾就職於東京都內旅店以及橫濱的餐廳。
2000年,再次入職BOUL’MICH公司。目前,擔任産品開發的主要負責人。除此之外,還參與“聲中的晴天”“瞳”“翼”“太陽公公”“花子和安妮”“深夜烘焙坊”“美之壺”“格雷特的竈颱”“月刊蔬菜通信”(以上為NHK製作)“男友”(富士電視颱)、“多摩南署刑警?近鬆丙吉 後的訊息”(東京電視颱)、“丘比3分鍾烹調”(CBCTV)等各電視颱、雜誌等媒體的節目製作,以及甜品的創新。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味蕾的探險地圖!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沉浸在它的世界裏,完全被那種對細節的執著和對食材的尊重所摺服。書中對於基礎醬汁的講解,簡直可以用“庖丁解牛”來形容,每一個步驟的溫度、攪拌的力度,甚至連等待時間都有詳細的標注,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看食譜,而是在學習一門精密的科學。特彆是對焦糖化過程的描述,那種從透明到琥珀色,再到深褐色的微妙變化,作者描繪得如同詩歌一般,讓人光是閱讀就能想象齣那股獨特的香氣。我嘗試做瞭書裏介紹的一款法式焦糖布丁,結果那層焦糖殼敲碎時的“哢嚓”聲,配上底下絲滑冰涼的蛋奶液,簡直是完美的交響樂。這本書的排版和攝影也極其齣色,那種光影的處理,讓每一道甜點都仿佛擁有瞭生命力,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和圖片,而是觸手可及的誘惑。對於想要從“會做甜點”躍升到“理解甜點”的烘焙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無可估量。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難度係數不低,它更像是寫給有誌於在甜點領域深耕的專業人士或資深業餘愛好者看的“進階指南”。書中偶爾會齣現一些非常專業的術語和復雜的製作流程,比如涉及到特定溫度下乳化劑和穩定劑的精確配比,這些內容如果不是有一定的烘焙基礎,初學者讀起來可能會感到吃力。然而,正是這種不妥協的專業性,讓這本書的參考價值極高。我發現它在解決一些常見的烘焙“疑難雜癥”方麵,有著獨到的見解,比如如何處理易齣水的餡料,或者如何確保馬卡龍外殼的完美形成,其解釋邏輯非常嚴密,且提供瞭多種應對策略。它不是那種讓你看完就能做齣完美作品的書,而是讓你在遇到問題時,能迴頭查找理論依據,從而進行有效修正的工具書。對我而言,這本書已經從書架上的裝飾品,變成瞭我操作颱邊最常翻閱的參考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選擇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享受。拿到手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略帶粗糲感的封麵,就預示著裏麵內容的深度。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製作流程時采用的“負空間”設計——很多時候,重要的提示和技巧是巧妙地放置在頁邊空白處,需要你主動去發現和捕捉,這讓閱讀的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而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書中對傳統歐洲甜點的緻敬部分尤為動人,其中關於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文化的描述,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霧氣彌漫的倫敦街頭,手捧著精緻的骨瓷杯。雖然書中沒有直接給齣復雜的現代分子料理配方,但它提供的那些經典基礎理論,卻是支撐所有創新誕生的基石。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更像是一部“甜點聖經”,而不是一本快餐式的食譜集,需要反復研讀,纔能領會其中三昧。
評分讀完這本大部頭,我感覺自己的廚房哲學被徹底顛覆瞭。之前總覺得做甜點就是跟著菜譜走,哪裏齣錯瞭就調整,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甜點藝術在於“平衡”與“剋製”。作者似乎很擅長運用看似衝突的元素,比如用極酸的柑橘皮屑來平衡濃鬱的白巧剋力慕斯,或者在傳統提拉米蘇中加入一絲極其微妙的煙熏風味,這種大膽卻又精準的拿捏,體現瞭大師深厚的功力和對食客心理的洞察。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風味記憶”的章節,它探討瞭不同地域的甜品文化是如何受到曆史和氣候的影響,這使得每一道甜點背後都有瞭厚重的故事感。比如,書中對北歐地區因光照不足而發展齣的高糖分和高脂肪甜點的分析,就讓我對日常的飲食習慣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僅僅教你做什麼,更教你“為什麼這麼做”,這種底層邏輯的剖析,是許多浮光掠影的甜點書無法比擬的。
評分我是一個對原料來源極其挑剔的人,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潔癖。作者在介紹每一款甜點時,都會花大量的篇幅來探討特定食材的最佳産地和采摘時機。比如,關於香草莢的選擇,它不僅區分瞭馬達加斯加、塔希提島和墨西哥産香草在風味上的細微差彆(花香、皮革味、櫻桃味),還詳細說明瞭如何通過視覺和觸覺判斷一個豆莢的新鮮度和成熟度。這種對“本味”的極緻追求,讓我明白很多時候甜點失敗並非手法問題,而是原料的先天不足。我按照書中的建議更換瞭我的巧剋力供應商,那種醇厚度和後味上的層次感,是以前用的普通烘焙巧剋力完全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尊重自然給予的味道,並學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襯托它,而不是用大量的糖分去掩蓋不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