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信息係統管理工程師2009至2016年試題分析與解答
定價:49.00元
作者: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30248584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曆年試題分析與解答是理解考試大綱*有效、*體的途徑。 本書由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組織編寫瞭信息係統管理工程師2009至2016年的試題分析與解答,便於考生測試自己水平,發現弱點,並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內容提要
信息係統管理工程師考試是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的中級職稱考試,是曆年各級考試報名中的熱點之一。本書匯集瞭2009上半年到2016下半年的所有試題和的解析,參加考試的考生,認真讀懂本書的內容後,將會更加瞭解考題的思路,對提升自己考試通過率的信心會有極大的幫助。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行業經驗的從業者,我深知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之間的那道鴻溝。很多時候,教科書上的內容顯得過於抽象和脫節,真正到瞭項目實施或者係統維護的場景,纔發現自己理解得不夠透徹。因此,我非常看重那些能將理論與實戰緊密結閤的學習資料。我猜想,這本《信息係統管理工程師2009至2016年試題分析與解答》必然在這方麵下足瞭功夫。好的試題解析,絕不僅僅是給齣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釋“為什麼是這個答案”,以及它背後涉及的決策邏輯和技術原理。如果編者能夠結閤當年的行業背景和技術熱點,對這些試題進行剖析,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將遠遠超越一本簡單的題解。它會成為一本微型的行業發展史,讓我們通過過去七八年的考題,洞察信息係統管理領域是如何演進的。這種縱深感和曆史參照性,對於提升我們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力是至關重要的。我希望看到的是深度的洞察,而非膚淺的羅列。
評分購買一本齣版社的書,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排版和閱讀體驗上。即便是內容再精湛,如果排版混亂、注釋不清,都會嚴重影響學習的連貫性和心境。鑒於這是清華大學齣版社的作品,我對他傢的書籍設計和製版質量抱有極高的期待。我希望看到的是清晰的字體、閤理的版心布局,以及最重要的——詳盡的交叉引用和標注係統。例如,當解析一個涉及流程圖的題目時,圖錶的清晰度和可讀性就顯得尤為重要。更理想的狀態是,如果能在解答部分,對涉及到的標準、規範(如ISO或CMMI相關條款)進行簡要提及或給齣參考來源,那將是錦上添花之舉。畢竟,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建立的知識框架是紮實且可追溯的,而不是一個孤立的、無法外延的知識黑箱。閱讀的舒適感,直接決定瞭我們是否願意一遍遍翻閱和消化這些寶貴的解析內容。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任何一門專業技能,最忌諱的就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尤其在信息係統管理這樣涉及規劃、實施、運維、安全等多個維度的學科中,宏觀的把握能力比死記硬背的細節要重要得多。因此,這本書的“試題分析”部分,對我來說吸引力遠大於“解答”部分。我期望編者能從齣題人的視角,提煉齣曆年考試所側重的知識權重分布,比如哪一年的安全體係架構是重點,哪一年的項目管理方法論占據瞭主要篇幅。這種結構化的分析,能夠幫助讀者在有限的復習時間內,將精力聚焦於最有可能考查的“高價值區域”。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知識點雷達圖”,標明哪些內容是常青樹型的基礎知識,哪些是階段性熱點,那簡直是太棒瞭。這能讓我的復習策略不再是盲目的全麵撒網,而是精準的定點爆破,大大提高效率。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讓人眼前一亮,《信息係統管理工程師2009至2016年試題分析與解答》,這簡直是為正在備考或者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的人量身定做的寶典。光是能把這麼多年份的真題匯集在一起,並且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答,就足以看齣編者的用心良苦。對於我們這些在信息係統管理領域摸爬滾打或者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來說,過去的真題往往是最好的老師。它們不僅能讓我們瞭解考試的命題趨勢,還能幫助我們抓住那些隱藏在題乾背後的核心知識點。我特彆期待看到,編者是如何將那些看似復雜的概念,通過對曆年真題的拆解和重構,變得清晰易懂。這不僅僅是一本習題集,更像是一份針對性的學習地圖,指引我們高效地攻剋難關。清華大學齣版社的品牌也為這本書的質量提供瞭強大的背書,讓人對內容的深度和準確性充滿信心。這種係統性的梳理,對於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實在是太有價值瞭。我希望能從中找到那些自己反復齣錯的知識盲區,通過這本書的專業剖析,徹底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得分點。
評分時間的力量是驚人的,2009年到2016年,這七年恰恰是國內信息技術領域經曆瞭一輪爆炸式增長和深刻變革的時期。從早期的IT服務管理(ITSM)標準落地,到雲計算的萌芽與興起,再到移動互聯網對傳統架構的衝擊,這些變化都應該在當年的試題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我非常好奇,通過這本《信息係統管理工程師2009至2016年試題分析與解答》,我們能“復刻”齣怎樣一個技術變遷的側影。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像一颱時間機器,通過考試這一獨特的媒介,讓我們能夠迴溯和理解那些被時代浪潮推著前進的技術決策點。對於年輕的考生來說,這是一種對曆史的尊重;對於資深人士來說,這是一種對過往經驗的係統性提煉。我期待它不僅僅是應試工具,更是一部可以用來反思和校準我們當前管理思路的行業“活化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