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集安高句麗碑研究/高句麗曆史文化研究叢書
定價:380.00元
作者:耿鐵華
齣版社:吉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69216066
字數:
頁碼:428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集安曆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2012年7月,麻綫鄉麻綫河邊齣土瞭一塊高句麗時期的石碑,這是繼好太王碑重新發現135年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從石碑齣土地的曆史遺跡和自然環境、石碑的形製、特點、保存狀況、碑文的書體和內容等方麵看,此碑是高句麗時期為瞭加強對守墓煙戶管理公布法令製度的碑刻。它的齣現對於研究高句麗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麵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目錄
前言
章 集安高旬麗碑考釋
一 集安高句麗碑的形製
二 集安高句麗碑文字隸定
三 集安高句麗碑文說明
第二章 集安高句麗碑捶拓與研究
一 集安高句麗碑的發現與捶拓
二 集安高句麗碑目前的研究狀況
三 集安高句麗碑碑文考釋
第三章 集安齣土高句麗碑的真實性
一 集安高句麗碑的齣土情況
二 集安高句麗碑的形製
三 集安高句麗碑的內容
四 幾點說明
第四章 新發現的集安高旬麗碑初步研究
一 集安高句麗碑文字釋讀與說明
二 集安高句麗碑文字內容初步研究
三 集安高句麗碑的年代
第五章 集安高句麗碑發現一周年
一 集安高句麗碑的發現與調查研究
二 階段性研究成果
三 外相關會議及研究狀況
四 集安高句麗碑引發的思考
第六章 集安高句麗碑的年代及發現意義.
一 集安高句麗碑建立年代的不同看法
二 集安高句麗碑立於好太王時期
三 集安高句麗碑發現的意義
第七章 再論集安高句麗碑的年代與性質
一 集安高句麗碑的年代
二 集安高句麗碑的性質
第八章 《集安高句麗碑》寫作與齣版
一 調查研究與成果
二 新書寫作要求
三 新書齣版與特點
四 幾點說明
第九章 集安高句麗碑及其研究狀況
一 集安高句麗碑的發現與調查
二 集安博物館的初步研究成果
三 外學者的研究情況
第十章 集安高句麗碑定名之再檢討
一 集安高句麗碑發現後定名的原則與意見
二 中國學者對集安高句麗碑的不同稱謂
三 外國學者對集安高句麗碑的不同稱謂
四 集安高句麗碑定名之再檢討
第十一章 集安高句麗碑的王陵祭祀信息
一 高句麗祭祀的文獻與資料
二 高句麗的祖廟祭祀
三 集安高句麗碑“以此河流,四時祭祀”
四 高句麗王陵祭祀遺跡的發現
第十二章 從集安高旬麗碑看高句麗是否存在謚法
一 集安高句麗碑中齣現的王號
二 曆史文獻中高句麗王號及其規律
三 中原謚法的形成與特點
四 高句麗不存在謚法和謚號
第十三章 集安高句麗碑墓主人推斷
一 集安高句麗碑的性質
二 麻綫墓區韆鞦墓
三 韆鞦墓之主人
第十四章 集安高句麗碑與王莽朝紀事
一 集安高句麗碑中的鄒牟王
二 對王莽朝紀事的解讀
三 將“高句麗侯騶”比附為硃濛是錯誤的
四 金富軾對高句麗前三 王記載是準確的
第十五章 好太王碑與集安高句麗碑
一 好太王碑與集安高句麗碑的年代
二 好太王碑與集安高句麗碑的形製
三 好太王碑與集安高句麗的文字內容
四 餘論
第十六章 高句麗碑刻中的法律條文
一 集安高句麗碑文中的法律條文
二 好太王碑文中的法律條文
三 關於高句麗的法律
四 高句麗守墓製度及法律條文
第十七章 集安高句麗碑的重要價值
一 文字資料價值
二 曆史研究價值
三 學術價值
四 藝術價值
第十八章 集安高句麗碑集釋
一 中外學者的17種釋文
二 集安高句麗碑釋文比較
三 討論與說明
附錄一:圭形碑資料編年紀事
附錄二:集安高句麗碑研究論著目錄
後記
圖版
作者介紹
無
文摘
無
序言
無
這本書,尤其是《集安高句麗碑研究》的這部分,可以說是我近期讀過的最讓我感到驚喜的學術著作之一。耿鐵華先生在解讀這塊重要的曆史文物時,展現齣的研究深度和廣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他不僅僅滿足於對碑文的字麵意義進行闡釋,而是將碑文作為打開高句麗曆史文化寶庫的一把鑰匙,從中挖掘齣更為豐富和深刻的信息。書中對碑文背後所隱藏的社會結構、政治製度、宗教信仰、以及與當時其他民族的互動關係,都有細緻而有力的分析。這種對曆史細節的關注,以及由此推導齣的宏觀曆史結論,都讓我對高句麗文明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在論證過程中,善於運用對比和比較的方法,將集安高句麗碑與其他地區、其他時期的碑文進行參照,從而突顯其獨特性和價值。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以及對曆史的深刻洞察,都使得這本書成為研究高句麗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讀完後,感覺自己對那段失落的曆史,又多瞭一份親近感和理解。
評分初讀《集安高句麗碑研究》,就被書中所呈現的那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所吸引。耿鐵華先生的筆觸,既有學者的理性,又不乏對曆史的深情。他描繪的高句麗,不再是教科書上那個模糊的影子,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活力的文明。書中的很多論述,都建立在對細微之處的深刻洞察之上。比如,他可能從一個碑文中的某個詞語,就能推演齣當時社會階層的劃分;或者從一個碑文的刻寫方式,就能窺見當時藝術審美的趨嚮。這種“以小見大”的研究方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和啓發性。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高句麗文化與周邊文化,特彆是與中原文化之間相互影響和藉鑒的分析,這使得高句麗的曆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中華文明交流史上的重要一環。這種宏大的曆史視野,讓我在閱讀時,不僅關注高句麗本身,也看到瞭它在更廣闊的曆史圖景中的定位。這本書就像一麵棱鏡,摺射齣高句麗文明的多彩光芒,讓人不禁對其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産生無限的遐想。
評分《集安高句麗碑研究》這本書,對於我這個曆史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得的知識盛宴。作者耿鐵華先生在研究方法上,展現齣瞭極強的綜閤性。他不僅精通碑文的古文字學解讀,還廣泛涉獵瞭考古學、民俗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將這些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融會貫通,應用於對高句麗碑文的研究之中。這種跨學科的研究視角,使得他對高句麗文化的解讀更加立體和全麵。書中對於碑文所承載的社會信息,比如政治製度、軍事活動、祭祀禮儀、甚至是普通民眾的生活片段,都有深入的挖掘和闡釋。讀完之後,你會對高句麗社會有瞭一個非常具象化的認知,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且,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平實易懂,雖然是學術著作,但並沒有過多的艱澀術語,使得普通讀者也能相對輕鬆地閱讀和理解。它不愧是“高句麗曆史文化研究叢書”中的重要一員,為我們瞭解這段重要的曆史提供瞭堅實的研究基礎和寶貴的參考資料。
評分讀完這本《集安高句麗碑研究》,感覺像是進行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作者耿鐵華先生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研究態度,為我們揭開瞭高句麗曆史文化麵紗的一角。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塊碑文的解讀,更是對那個遙遠時代社會生活、政治格局、宗教信仰乃至於藝術風格的一次全麵掃描。書中對碑文的釋讀,旁徵博引,考證精細,無論是字詞的辨析,還是語境的還原,都力求精確,讓人信服。更難得的是,作者並非孤立地看待這塊碑,而是將其置於整個高句麗曆史的大背景下進行審視,從碑文內容引申齣對高句麗王朝興衰、與周邊民族關係、中原王朝互動等一係列重要曆史問題的探討。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看到高句麗人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徵戰、祭祀,他們的精神世界是怎樣的豐富多彩。這種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研究方法,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碑文研究變得鮮活而富有感染力。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高句麗曆史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入門指南和進階讀物,它提供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曆史探究的深刻啓迪。
評分不得不說,《集安高句麗碑研究》這本書給我的整體印象是相當紮實的。它不像是那種嘩眾取寵、賣弄概念的書,而是實實在在地從最基礎的史料齣發,一步一個腳印地構建論證。耿鐵華先生在處理史料時,那種細緻入微的態度令人敬佩。無論是對碑文拓片的放大觀察,還是對相關文獻的比對分析,都透著一股子“摳”勁兒,正是這種“摳”,纔讓那些被時間塵封的細節得以重現。書中的論述邏輯清晰,一步步引導讀者進入研究的脈絡。作者在解讀碑文時,並非簡單地進行字麵翻譯,而是深入分析其背後的文化含義和社會功能,比如碑文的性質、書寫者的身份、受眾的群體等等。這些分析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高句麗社會結構的認知。同時,作者對不同學派的觀點也進行瞭梳理和評述,展現瞭對學術前沿的敏銳把握。讀這本書,你不會感覺到被動接受信息,反而會主動思考,仿佛自己也在參與這場考古與曆史的對話。對於那些喜歡深度挖掘、追求學術嚴謹性的讀者,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品讀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