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集安高句丽碑研究/高句丽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定价:380.00元
作者:耿铁华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69216066
字数:
页码:42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2012年7月,麻线乡麻线河边出土了一块高句丽时期的石碑,这是继好太王碑重新发现135年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从石碑出土地的历史遗迹和自然环境、石碑的形制、特点、保存状况、碑文的书体和内容等方面看,此碑是高句丽时期为了加强对守墓烟户管理公布法令制度的碑刻。它的出现对于研究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目录
前言
章 集安高旬丽碑考释
一 集安高句丽碑的形制
二 集安高句丽碑文字隶定
三 集安高句丽碑文说明
第二章 集安高句丽碑捶拓与研究
一 集安高句丽碑的发现与捶拓
二 集安高句丽碑目前的研究状况
三 集安高句丽碑碑文考释
第三章 集安出土高句丽碑的真实性
一 集安高句丽碑的出土情况
二 集安高句丽碑的形制
三 集安高句丽碑的内容
四 几点说明
第四章 新发现的集安高旬丽碑初步研究
一 集安高句丽碑文字释读与说明
二 集安高句丽碑文字内容初步研究
三 集安高句丽碑的年代
第五章 集安高句丽碑发现一周年
一 集安高句丽碑的发现与调查研究
二 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 外相关会议及研究状况
四 集安高句丽碑引发的思考
第六章 集安高句丽碑的年代及发现意义.
一 集安高句丽碑建立年代的不同看法
二 集安高句丽碑立于好太王时期
三 集安高句丽碑发现的意义
第七章 再论集安高句丽碑的年代与性质
一 集安高句丽碑的年代
二 集安高句丽碑的性质
第八章 《集安高句丽碑》写作与出版
一 调查研究与成果
二 新书写作要求
三 新书出版与特点
四 几点说明
第九章 集安高句丽碑及其研究状况
一 集安高句丽碑的发现与调查
二 集安博物馆的初步研究成果
三 外学者的研究情况
第十章 集安高句丽碑定名之再检讨
一 集安高句丽碑发现后定名的原则与意见
二 中国学者对集安高句丽碑的不同称谓
三 外国学者对集安高句丽碑的不同称谓
四 集安高句丽碑定名之再检讨
第十一章 集安高句丽碑的王陵祭祀信息
一 高句丽祭祀的文献与资料
二 高句丽的祖庙祭祀
三 集安高句丽碑“以此河流,四时祭祀”
四 高句丽王陵祭祀遗迹的发现
第十二章 从集安高旬丽碑看高句丽是否存在谥法
一 集安高句丽碑中出现的王号
二 历史文献中高句丽王号及其规律
三 中原谥法的形成与特点
四 高句丽不存在谥法和谥号
第十三章 集安高句丽碑墓主人推断
一 集安高句丽碑的性质
二 麻线墓区千秋墓
三 千秋墓之主人
第十四章 集安高句丽碑与王莽朝纪事
一 集安高句丽碑中的邹牟王
二 对王莽朝纪事的解读
三 将“高句丽侯驺”比附为朱蒙是错误的
四 金富轼对高句丽前三 王记载是准确的
第十五章 好太王碑与集安高句丽碑
一 好太王碑与集安高句丽碑的年代
二 好太王碑与集安高句丽碑的形制
三 好太王碑与集安高句丽的文字内容
四 余论
第十六章 高句丽碑刻中的法律条文
一 集安高句丽碑文中的法律条文
二 好太王碑文中的法律条文
三 关于高句丽的法律
四 高句丽守墓制度及法律条文
第十七章 集安高句丽碑的重要价值
一 文字资料价值
二 历史研究价值
三 学术价值
四 艺术价值
第十八章 集安高句丽碑集释
一 中外学者的17种释文
二 集安高句丽碑释文比较
三 讨论与说明
附录一:圭形碑资料编年纪事
附录二:集安高句丽碑研究论著目录
后记
图版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书,尤其是《集安高句丽碑研究》的这部分,可以说是我近期读过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学术著作之一。耿铁华先生在解读这块重要的历史文物时,展现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仅仅满足于对碑文的字面意义进行阐释,而是将碑文作为打开高句丽历史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从中挖掘出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信息。书中对碑文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与当时其他民族的互动关系,都有细致而有力的分析。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关注,以及由此推导出的宏观历史结论,都让我对高句丽文明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善于运用对比和比较的方法,将集安高句丽碑与其他地区、其他时期的碑文进行参照,从而突显其独特性和价值。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洞察,都使得这本书成为研究高句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读完后,感觉自己对那段失落的历史,又多了一份亲近感和理解。
评分《集安高句丽碑研究》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历史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得的知识盛宴。作者耿铁华先生在研究方法上,展现出了极强的综合性。他不仅精通碑文的古文字学解读,还广泛涉猎了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将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应用于对高句丽碑文的研究之中。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使得他对高句丽文化的解读更加立体和全面。书中对于碑文所承载的社会信息,比如政治制度、军事活动、祭祀礼仪、甚至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片段,都有深入的挖掘和阐释。读完之后,你会对高句丽社会有了一个非常具象化的认知,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且,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实易懂,虽然是学术著作,但并没有过多的艰涩术语,使得普通读者也能相对轻松地阅读和理解。它不愧是“高句丽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中的重要一员,为我们了解这段重要的历史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不得不说,《集安高句丽碑研究》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相当扎实的。它不像是那种哗众取宠、卖弄概念的书,而是实实在在地从最基础的史料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构建论证。耿铁华先生在处理史料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态度令人敬佩。无论是对碑文拓片的放大观察,还是对相关文献的比对分析,都透着一股子“抠”劲儿,正是这种“抠”,才让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细节得以重现。书中的论述逻辑清晰,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研究的脉络。作者在解读碑文时,并非简单地进行字面翻译,而是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社会功能,比如碑文的性质、书写者的身份、受众的群体等等。这些分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高句丽社会结构的认知。同时,作者对不同学派的观点也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展现了对学术前沿的敏锐把握。读这本书,你不会感觉到被动接受信息,反而会主动思考,仿佛自己也在参与这场考古与历史的对话。对于那些喜欢深度挖掘、追求学术严谨性的读者,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
评分读完这本《集安高句丽碑研究》,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作者耿铁华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态度,为我们揭开了高句丽历史文化面纱的一角。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块碑文的解读,更是对那个遥远时代社会生活、政治格局、宗教信仰乃至于艺术风格的一次全面扫描。书中对碑文的释读,旁征博引,考证精细,无论是字词的辨析,还是语境的还原,都力求精确,让人信服。更难得的是,作者并非孤立地看待这块碑,而是将其置于整个高句丽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从碑文内容引申出对高句丽王朝兴衰、与周边民族关系、中原王朝互动等一系列重要历史问题的探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高句丽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征战、祭祀,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丰富多彩。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碑文研究变得鲜活而富有感染力。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高句丽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和进阶读物,它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历史探究的深刻启迪。
评分初读《集安高句丽碑研究》,就被书中所呈现的那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所吸引。耿铁华先生的笔触,既有学者的理性,又不乏对历史的深情。他描绘的高句丽,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个模糊的影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活力的文明。书中的很多论述,都建立在对细微之处的深刻洞察之上。比如,他可能从一个碑文中的某个词语,就能推演出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或者从一个碑文的刻写方式,就能窥见当时艺术审美的趋向。这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高句丽文化与周边文化,特别是与中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借鉴的分析,这使得高句丽的历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中华文明交流史上的重要一环。这种宏大的历史视野,让我在阅读时,不仅关注高句丽本身,也看到了它在更广阔的历史图景中的定位。这本书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高句丽文明的多彩光芒,让人不禁对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产生无限的遐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