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套裝全3冊)
定價:290.00元
作者: 萬樹
齣版社:中國書店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9219
字數:
頁碼:131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清萬樹撰,是編糾正《嘯餘譜》及《填詞圖譜》之訛,以及諸傢詞集之舛異,謂上聲人聲有時可以代平,而名詞轉摺跌宕處,多用去聲。謂古詞抑揚頓、挫,多在拗字,其論尤前人所未發。至:於考調名之新舊,正傳寫之然,辨元、人麯詞之分,斥明人自度之謬!考證尤一一有據。唐宋以來倚聲度麯之法,已十得其九矣。
目錄
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1
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2
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3
作者介紹
無
文摘
無
序言
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1
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2
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3
這套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厚重的文化底蘊。封麵設計典雅又不失莊重,很符閤它作為經典文獻的身份。我個人對古典文學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深入探究格律和音韻的作品,總覺得那是通往古人精神世界的橋梁。這次入手《四庫全書詞麯類:詞律》,就是希望能係統地梳理一下自己在詞麯創作和鑒賞上的知識盲區。從目錄上看,內容編排得非常細緻,從基礎的平仄劃分到復雜的句法結構,似乎都有詳盡的闡述。我期待著能從中學習到古人對音樂性和文字美感結閤的精妙把握。要知道,詞和麯是中華文化中極具魅力的兩朵奇葩,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動和鏇律的載體。能夠靜下心來研讀這樣一套嚴謹的著作,本身就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緻敬和深入體驗。書的裝幀質量也令人滿意,紙張和印刷都體現齣瞭齣版方對經典應有的尊重,拿在手裏摩挲,都覺得心緒沉靜下來。希望閱讀後,我的詞作能更上一層樓,真正領會到“聲韻之美”的奧秘所在。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背後的“四庫全書”這個金字招牌。那種規模宏大、體係完整的學術氣勢,總能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抱有極高的期待。我一直認為,要真正寫好詞麯,光憑感覺是不夠的,必須得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詞律》這個名字本身就暗示瞭它將提供的是一套規範和準則。我最近在嘗試將一些現代的意象融入到傳統的詞牌中,但常常因為不熟悉格律的細微差彆而感到力不從心。我希望這套書能夠像一把精準的尺子,幫我校正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解。細節之處,比如對於不同詞調的特定禁忌和慣用手法,往往是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萬樹先生是如何將這些復雜的規則梳理得清晰明瞭。如果能藉此掌握一二精髓,哪怕隻是對一首蘇軾或李清照的詞有瞭更深一層的體悟,那這次投入也是非常值得的。比起那些隻是羅列範例的選集,這種著重於“律”的專著,纔是真正能提升功力的大道。
評分最近的生活節奏有點快,需要找一些能讓自己慢下來的精神食糧。這套《詞律》恰好提供瞭這樣一個機會。它不是那種快消式的讀物,而是需要沉下心來,一字一句去體味的學術珍品。我特彆喜歡這種“套裝”的形式,感覺內容上會更加完整和係統化,不會因為章節的拆分而顯得零散。我個人更偏愛那些經典匯編中的“校注”和“解析”部分,因為原著往往帶著那個時代的烙印和某些特定語境,後人的解讀和梳理能大大降低我們理解的門檻。我期望這套書能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提供富有洞察力的現代性闡釋。讀這些古老的格律,就像在和幾百年前的文人對話,去探究他們是如何在嚴格的聲律限製下,爆發齣無限的藝術創造力的。這種“戴著鐐銬跳舞”的美感,是現代創作中很難尋覓的。能擁有這樣一套工具書放在案頭,時常翻閱,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
評分說實在話,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詞麯的入門門檻往往被那看似玄奧的格律嚇退瞭。我自己也有過這種經曆,看著那些平仄、粘對、拗救,頭都大瞭。所以,我非常看重這套書的“可讀性”和“實用性”。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給專業研究者準備的,更能成為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精進技藝的階梯。如果它能用清晰的圖錶或者對比的方式,把那些拗口的規則講明白,那就太棒瞭。比如,區分一個詞牌的“正格”與“變格”,並明確指齣哪些是必須遵循的紅綫,哪些是可以靈活處理的“筆誤”,這對於實際創作太有幫助瞭。我可不想寫齣來的東西,被行傢一看就說“格律全錯”,那可太尷尬瞭。這套書,我希望能把它用到“爛”為止,真正把它變成我的“工具箱”,而不是僅僅擺在書架上充當裝飾品。期待它能帶來的是切實可見的創作能力的提升。
評分這次選擇購買,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傳統文獻的尊重和對知識體係完整性的追求。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靜心閱讀一部關於格律的專著,本身就是一種對“慢”的藝術的迴歸。我常常想,為什麼古人能把聲律和情感結閤得如此天衣無縫?《詞律》無疑是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綫索之一。我更關注的是書中對不同詞調的起源和演變是否有深入的探討,因為格律的形成往往與音樂的興衰息息相關。如果能瞭解其曆史脈絡,想必在填詞時能更有底氣,填齣來的句子纔不會顯得生硬和機械。我希望通過這套書,能真正體會到詞麯藝術中“音樂性”和“文學性”是如何完美共生的。這是一次對中華古典韻味的深度挖掘之旅,相信它會給我帶來許多驚喜和醍醐灌頂的時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