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册一
茶经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续茶经
一、茶之源
册二
二、茶之具
《陆龟蒙集·和茶具十咏》
《皮日休集·茶中杂咏·茶具》
三、茶之造
册三
四、茶之器
五、茶之煮
六、茶之饮
册四
七、茶之事
册五
八、茶之出
九、茶之略
茶事著述名目
诗文名目
诗文摘句
十、茶之图
历代图画名目
茶具十二图
韦鸿胪
木待制
金法曹
石转运
胡员外
罗枢密
由不从事
漆雕秘阁
陶宝文
汤提点
竺副帅
司职方
……
“文白对照全注全译”的设计,简直是为我这种对文言文感到力不从心的现代读者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一直对《茶经》原著充满敬意,但碍于古文的晦涩,常常只能望而却步,感觉理解停留在皮毛。这套书的翻译和注释做得非常到位,它们没有简单粗暴地将文言文直译成大白话,而是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神韵,同时用现代的语言进行精准的阐释。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古代茶具、制茶工艺的专业术语,注释得极为详尽,让人读起来毫无障碍。这让原本高深莫测的茶道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不再需要频繁地查阅字典或别的参考资料,可以直接在阅读中领悟陆羽的精髓,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非常棒。
评分货到付款的服务,对于购买这种高价值、重装帧的图书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心理安全感。我一直担心网购精装古籍时,运输过程中的磕碰和挤压问题,毕竟宣纸装帧的脆弱性是众所周知的。能够亲手验货,确认函套的完好无损、内册的装帧平整,才敢放心签收,这体现了商家对自家产品质量的自信,也极大地保障了我们读者的权益。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从外部服务延伸到了书籍本身的质量,让人感到整个购买过程都充满了被尊重的感觉。这种贴心的服务细节,无疑会增加我未来再次购买贵店其他珍本的意愿。
评分作为一套“续茶经”的补充和延伸,我非常好奇它如何承接和发展陆羽的思想体系。阅读中发现,它并非简单的注解,而是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补充,从陆羽的时代到后世的发展演变,都有深入的探讨。这种“续”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中国茶史的认知,让我明白茶道并非一成不变的古老教条,而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演进的活的传统。它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关联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让读者不仅能学习到茶的“道”,更能体会到“茶”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的动态角色。对于想要系统研究茶文化的同好来说,这种全面的梳理是极为宝贵的。
评分这套书的排版布局和字体选择,给我带来了一种非常宁静和专注的阅读氛围。竖排文字的疏朗和适度的留白,使得眼睛在长时间阅读中不容易感到疲劳,反而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仿佛每一次呼吸都与文字的停顿相契合。它成功地将“阅读”这件事从快速获取信息的过程,转变成了一种缓慢的、沉思的仪式。我发现,当我放下手机和电子阅读器,捧起这套书时,我的心境也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更容易进入到对茶道哲学的深层次思考中。它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引导人进入一种清心寡欲的审美境界的媒介。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尤其是那手工宣纸的质感,捧在手里就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厚重感。初翻开时,那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纤维纹理,让人立刻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品茗论道的场景。线装的工艺更是考究,每一针一线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让人不忍心粗暴地对待它。相比现代印刷的平滑纸张,这种古朴的质地更适合阅读这种经典著作,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我特别喜欢它繁体竖排的版式,虽然初看需要一点点适应,但慢慢沉浸其中,那种阅读的韵律感和古籍的庄重感便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文化体验。而且,这种精美的装帧,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彰显了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