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孔子家语 |
| 作者 | 王国轩, 王秀梅译 |
| 定价 | 27.00元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03502 |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王国轩、王秀梅所译《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这部著作汇集了大量孔子的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此外,还有经过整理的孔子的家世、生平、事迹以及孔子弟子的材料。与包括《论语》在内的众多文献相比,《家语》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被称为“ 孔子研究书”。 |
| 作者简介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目录 | |
| 《孔子家语(精装)》 家语序 相鲁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
| 编辑推荐 | |
| 王国轩、王秀梅所译《孔子家语》分十卷,四十四篇。它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的必备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其书内容广泛,有关于孔子世系、从政、周游、入周考察、问礼、与国君问对,以及关于礼乐制度、历史自然的论述,有七十二弟子事迹等,不仅展现出孔子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博物学家的精神风貌,也映衬出先秦儒家的整体形象。 |
| 文摘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序言 | |
| 暂无相关内容 |
坦白说,我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习惯是比较碎片化的,很难像系统学习那样一气呵成。这本书的文白对照设计,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快餐式”但又追求深度的阅读需求。我可以在通勤的地铁上,快速浏览几页白话解释,抓住核心要义;在晚上安静的时候,再回过头去细细品味文言原文的韵味和结构之美。这种双轨并行的阅读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同时也避免了仅仅停留在表面理解的肤浅。我甚至会带着这本书去参加一些文化沙龙,遇到相关的讨论时,我可以信手拈来地引用原文并即时阐释其含义,自信心油然而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经典,更是一件强大的文化工具,它帮助我弥合了古代文本与现代思维之间的鸿沟,使我能更自信、更深入地参与到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探讨之中。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触动,更多地体现在它对“如何做人”这个永恒命题的探讨上。孔子及其弟子们在《家语》中讨论的许多话题,放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比如关于“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如何处理家庭内部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气度和担当。我尤其喜欢其中几篇关于“修身”的论述,它没有停留于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详细描述了一个人应该如何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如何涵养内在的气度。读到这些内容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近期的言行举止,去衡量自己离“理想中的自己”还有多远的距离。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是痛苦但又是极其有益的。这本书不只是让我了解了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我审视和修正我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真可谓是“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的生动教材。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在很多场合我都曾尝试引用《论语》或《孟子》中的言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然而,阅读完这本《孔子家语》后,我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补充。很多人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往往局限于那些被反复引用的篇章,而《家语》则展现了一个更全面、更具生活气息的孔门群像。这里面记载了许多关于祭祀礼仪、宴饮规范、甚至弟子间私下交流的场景,这些细节极大地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它不是圣人的高高在上,而是师长的谆谆教诲,充满了人情味。这种“接地气”的呈现方式,让我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落实到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之中的一套完整的行为准则。这种立体化的认知,是单纯阅读《论语》难以达到的深度。
评分这本《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孔子家语》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既想了解原汁原味古代智慧,又苦于文言文功底不够扎实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通常下班后会留出固定的时间来阅读,以前读一些古籍,光是查字典和对照译文就能耗费掉大半精力,真正沉浸到思想中的时间反而不多。但是这本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让阅读的流畅性大大提高。当我对着原文中那些凝练的词句感到困惑时,旁边的现代汉语译文能立刻给予清晰的指引,让我能够迅速跟上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脉络。我发现,通过这种对照阅读,我对《家语》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治学态度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像某些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对话来展现儒家思想的实践层面,读起来非常接地气,仿佛能看到孔夫子在杏坛之上谆谆教诲的画面。那种跨越千年的智慧碰撞,让人感到心潮澎湃。
评分说实话,我刚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儒家经典的注疏版本太多了,很多都是在重复炒冷饭。但这本书在装帧和排版上的用心,首先就给我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是那种一看就是廉价印刷品的轻飘感。更重要的是排版设计,它没有采用那种拥挤的上下分栏,而是给了文言和白话足够的空间,使得阅读时眼睛非常放松。我特别欣赏它在注释处理上的克制,没有过多地穿插那些旁枝末节的考据,而是集中精力帮助读者理解核心的文本含义。这使得阅读体验非常纯粹,专注于汲取知识本身。对于我这种追求效率和质量的读者而言,这本《家语》无疑提供了一种高效且愉悦的阅读路径,它成功地将学术的严谨性与大众的可读性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很多同类出版物难以企及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