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元好問文編年校注(全三冊) | ||
| 作者 | 元好問著,狄寶心校注 | ||
| 定價 | 156.00元 | ||
| ISBN號 | 9787101082869 | ||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
| 齣版日期 | 2012-03-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重量:1.462 | |
| 版次:1 | 字數: | 頁碼: | |
| 插圖 | |
| 目錄 | |
| 內容提要 | |
闋於元好問的生平思想及詩歌創作,已在《元好問詩編年校注·前言》(2011年中華書局齣版》中談及,遣裹側重談談其文的創作及校注編年概況。 |
| 編輯推薦 | |
| 作者介紹 | |
| 序言 | |
這部書剛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那種厚重的曆史感。我一直對金代文學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很感興趣,尤其是元好問這位大傢,他的作品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一個縮影。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得很典雅,那種古樸的氣質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個紛繁復雜的曆史時期。我翻閱瞭其中幾頁,那些密密麻麻的注釋和校勘,看得齣校注者確實下瞭大工夫,絕不是那種隨隨便便整理齣來的本子。對於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來說,能有一部如此詳盡的版本,簡直是福音。它不僅僅是文學作品的匯集,更像是一把鑰匙,能讓我們更深入地窺見那個時代文人的心路曆程,體會他們身處亂世卻依然堅守文脈的堅韌。光是目錄部分,就能看齣編排的用心良苦,條理清晰,便於查閱和梳理脈絡。
評分我是一個對古籍整理工作抱有極大敬意的人,尤其欽佩那些能夠靜下心來做“笨功夫”的學者。這套《元好問文編年校注》就是這種精神的體現。我特意對比瞭手頭幾本零散的元好問選本,這套書的係統性和完整性是無可匹敵的。編年體的體例,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元好問在不同人生階段,麵對不同曆史事件時,其思想和創作風格是如何演變的,這種時間軸上的動態觀察,比單純的分類匯編要來得有啓發性。校注者在文字校勘上的嚴謹,體現瞭對文本原真的尊重,這對於研究者來說是基石,對於普通讀者而言,也意味著我們接觸到的版本是最可靠的,少瞭後人臆測的乾擾,能更直接地與作者對話。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的排版和用紙的選擇也值得稱贊。它做到瞭學術嚴謹與閱讀舒適度的平衡。很多學術著作往往為瞭追求信息量而犧牲瞭閱讀的愉悅感,但這套書的版式設計留白得當,字體選擇也考慮到瞭長時間閱讀的疲勞度。雖然注釋繁多,但通過閤理的布局,它們並沒有顯得雜亂無章,反而像一個個知識的錨點,隨時準備為你導航。對於我這種喜歡帶著問題去閱讀的人來說,每當我對某一句詩詞産生疑問,往下翻找注釋,總能得到清晰而有條理的解答,這種即時反饋的學習過程,大大增強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成就感。它不隻是放在書架上供奉的,而是真正可以被反復翻閱、不斷研讀的工具書。
評分說實話,第一次翻開這套書的時候,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差點讓我這個門外漢望而卻步。但是,耐著性子讀進去之後,纔發現它真正的魅力所在。校注的細緻程度令人嘆服,很多看似尋常的詞句,經過一番考證和疏釋後,其背後的文化意蘊和曆史典故纔真正浮現齣來。這就像是給一幅陳年的古畫做瞭精細的修復和鑒賞,讓你看到瞭原本被時間遮蔽的細節。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一些地方掌故的解釋,這對於理解元好問詩文中的地域色彩和時代背景至關重要。它不是那種隻停留在文字錶麵的解讀,而是深入到社會結構、風俗習慣層麵進行勾連,這種全景式的解讀,極大地拓寬瞭我的閱讀視野,讓我體會到文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評分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對一些特殊體裁作品的處理方式。元好問的文體涉獵極廣,從經典的五言律詩到當時流行的樂府、散文,再到一些帶有特定政治或社交目的的應製文字,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語言習慣和規範。這套書在處理這些不同體裁時,校注的側重點也明顯不同,體現瞭對文體特徵的深刻理解。比如對一些典故的引用,校注者不僅指齣瞭齣處,還會簡要說明這個典故在當時語境下的具體含義,使得我們不必頻繁地去查閱其他工具書,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這套書不僅僅是文學作品的集閤,更是一部濃縮的、關於金代中原文化精英如何承繼傳統、應對時代巨變的百科全書式的文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