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大提琴曲五首:大提琴与钢琴(附光盘) |
| 丛书名: | 中国现代室内乐作品系列 |
| 作者/主编: | 陈铭志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06924808 |
| 出版年份: | 2011年1月 |
| 版次: | 第 1版 |
| 总页数: | 53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26元 |
| 实际重量: | 299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陈铭志,作曲家、教授。195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随即留校任教。之后历任作曲指挥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现代音乐学会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顾问,上海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第十届市委委员。曾荣获上海市宝钢高雅艺术奖特别荣誉奖、“区永熙”音乐教育奖、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师、国务院号家津贴获得者。主要音乐作品有:管弦乐《边疆组曲》,室内乐《弦乐四重奏》、《钢琴弦乐三重奏》、《钢琴长笛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序曲与赋格曲集》、《钢琴复调小曲十一首》、《钢琴小品八首》,大提琴曲《湘江之歌》、《草原赞歌》、《板车》等,声乐套曲《聊斋读后三则》,笙独奏《远草赋》(被列入海峡两岸弪典音乐作品),理论专著有《赋格曲写作》(获1988国家教委全国教材奖),《复调音乐写作基础》(获1992文化部高等艺术学院教材奖)。论文主要有《对我国民间音乐中复调因素的初步探讨》已译成英文流传国外,《对复调思维的思维》(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陈铭志复调论文集》(获2002年上音音研所科研成果著作一等奖)等四十余种。2005等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五届“金钟奖”颁发的“终身荣誉勋章”。2006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1.湘江之歌
2.草原赞歌
3.夜曲
4.板车
5.延河在欢唱
《中国现代室内乐作品系列:大提琴曲五首(大提琴与钢琴)》收入了作家所写的5首乐曲。乐曲以民族审美情趣和现代复调思维结合而写成:富有创意的机智和娴熟的技巧:为程度艰深的提琴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练习。具体内容包括:湘江之歌、草原赞歌、延河在欢唱等。
从出版社的背景来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本身就代表着国内音乐教育的最高水准之一,这让我对曲目的选择和编排的权威性有了天然的信任。这意味着这些曲子很可能是经过了严格的学术筛选和艺术鉴定的,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演奏价值,想必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也不会太低。对于学习古典乐的人来说,接触到经过专业机构背书的作品集,是一种确保学习方向不偏离正轨的重要保障。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样的出版物在选材上会有意平衡技术训练与音乐审美的需求,不会单纯为了炫技而堆砌难度。我期望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提升我的指法速度,更能拓宽我对大提琴音乐表现力的理解边界,真正做到“技与道”的统一。
评分光盘部分的体验感也是我衡量一套教材是否完整的关键因素。我设想中的完美光盘,应该是高质量的录音,能够清晰地分辨出钢琴伴奏和主奏大提琴之间的层次感和对话感。如果录音质量不高,或者混音处理得非常糟糕,那么附送光盘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我希望这个录音不仅仅是“伴奏参考”,更是一种“范本示范”。如果能够听到演奏家对这些曲目的独到理解和情感表达,对我自己后续的练习会有极大的启发。比如,在一个慢板乐章中,呼吸感和乐句的连贯性如何处理,是需要听力去模仿和学习的。如果光盘能够达到音乐厅级别的声场效果,那么这套书的价值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它就从一本“练习册”升级成了一套“沉浸式学习资料包”。
评分初次接触这类专业性很强的乐谱集,我最关注的就是排版的可读性。说实话,很多出版的乐谱为了追求紧凑,把音符挤得密密麻麻,拉起来简直像在做阅读理解,眼睛非常容易疲劳。但这本册子的处理方式非常人性化,它的谱行间距、五线谱的粗细、休止符和时值标记的大小,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像我这样偶尔会犯“阅读障碍症”的业余爱好者,也能迅速定位到关键的音符和指法提示。我特意对比了几个快速跑动的段落,发现那些复杂的连奏和换把标记都非常清晰,没有出现模棱两可的印刷错误。这对于练习者来说太重要了,细节上的清晰度直接决定了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这绝对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影印本能比拟的,一看就是经过专业校对和排版的成果,让人愿意花时间去钻研里面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我个人对音乐教育出版物的选择非常挑剔,因为很多教材的“理论先行”往往牺牲了“实用性”。我希望看到的,是能够真正帮助演奏者跨越技术难关的实用工具书。从目录上看,这本曲集似乎提供了非常系统性的技术挑战,涵盖了不同风格和技巧的展示。我特别留意了一下那些标注为“高难度”的段落,它们的指法标记和弓法提示是否足够详尽。好的乐谱不仅要告诉你“弹什么音”,更要告诉你“怎么弹才能出好听的声音”。如果它能提供一些演奏上的建议或历史背景的介绍,那就更完美了。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提琴老师,在纸面上给予我最直接的指导,帮助我攻克那些困扰已久的演奏瓶颈。这种对演奏实践的深度关注,远比空泛的理论堆砌来得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淡雅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散发着一种低调的古典美。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翻开扉页时,那细腻的纸张触感,仿佛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这不仅仅指物理上的重量,更是一种艺术沉淀的重量感。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习里面的乐谱,但光是欣赏这本册子的整体排版和字体选择,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那种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美感,很适合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偶尔取出来翻阅,都能让人心境平和下来。特别是那个附带的光盘,从外壳的材质到内里的印刷,都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让人对里面的演奏质量充满了期待。我个人对这种精心制作的音乐教材一直抱有很高的好感,因为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对艺术形式本身的尊重与致敬,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精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