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网)辣问爱情-为什么你还是一个人?
定价:30.00元
作者:青音 汪冰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19864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女人说讨厌的时候是真得讨厌吗,还是在假装矜持?
男人说爱我的时候是真的爱我吗,还是在应付交差?
为什么男人总爱用成堆的谎言来敷衍我?
为什么女人总想知道我的手机里有什么?
男人和女人,到底谁更爱搞暧昧?
当火星撞上金星,理性对抗情感,花心遭遇暧昧,为什么我想的不是他/她要的?
男人,女人,本就不同。
男人不懂女人的敏感,正如女人不解男人的沉默。
当*有影响力的心理节目主持人 青音遇到*有说服力的心理专家 汪冰,你也许才会恍然大悟——爱情,原来如此。
内容提要
《辣问爱情:为什么你还是一个人?》是本男女两位心理专家分别从各自性别的角度同时对情爱世界里的两性差异进行深入探讨的作品,由心理节目主持人青音和心理专家汪冰合著,他们分别站在各自性别的立场通过微博小文的形式,从“恋爱”、“家庭”、“性”、“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等方面共同提出爱情中异性共同关心的23个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引导现代人关注爱情问题的同时能一并释然并跳脱。本书的所有主题旨在探讨两性看待爱和幸福的不同角度。让读者在爱情中得到一些解决问题、改善双方关系的方法,同时也在了解、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清楚地认识、发现自己。
目录
序言:从“白骨精”到“白素贞”, 从“许多错”到“许仙郎”
1.缘分是等来的吗?
2.女追男,要不要?
3.赚得多,听谁的?
4.冷战,如何赢?
5.男人吃醋,怎么办?
6.面子,到底多重要?
7.坦白,招还是不招?
8.撒谎,是因为爱吗?
9.XXOO,怎么做出爱?
10.坏习惯,怎么办?
11.吵架,赢了什么?
12.安慰话,怎么说?
13.我爱你,说几遍才够?
14.他的心事,跟谁说?
15.失望,爱的杀手?
16.越撒娇,越好命?
17.好女人,好学校?
18.男人,长不大?
19.他的钱,该花吗?
20.崇拜,男人的灵药?
21.心出轨,如何救?
22.示弱,你会吗?
23.“婚”还是“不婚”?
24.尾声,一切还没结束:爱着,爱着……
作者介绍
青音
“2011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购时尚》、《夜线》、《心理访谈》、辽宁卫视《复合天使》特约心理专家,情感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EAP高端心理顾问,家庭治疗师。2000年至今,青音在阑珊的夜色里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和全国无数喜爱她的听众守候着不见不散的心灵之约。新浪微博粉丝高达百万。
汪冰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目前致力于积极心理学的推广,特别是其在个人成长、组织及个人幸福感提升中的应用。曾作为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讲授者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博士的助手,协助本-沙哈尔博士工作,是《幸福的方法》中文版译者之一。同时还是众多知名媒体心理栏目撰稿人,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特邀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夜航》、《千里共良宵》嘉宾,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特约专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今夜私语时》、《单聊那些事儿》嘉宾。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布局体现了一种非常克制的理性美学。虽然主题是关于“爱”这种最感性的议题,但其呈现出来的质感却是冷静、有条理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过渡和主题切换时的处理方式,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生硬地划分界限,而是通过一个精妙的过渡性小标题,将前一个话题的余韵自然地引向下一个更深层次的探讨,读起来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感。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让人更愿意一口气读完,而不是中途停下。此外,书中穿插的一些简短的引言和名家语录,选择得非常巧妙,它们像是黑暗中的微光,既提供了喘息的机会,又立刻将读者的思绪拉回更宏大的哲学思考中。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既有犀利如刀的批判性,又有沉静如水的思辨性,成功地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极难平衡的支点,实属难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色彩与情绪的交响乐,那种带着点迷幻、又隐隐透着一丝丝迷茫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拿起它的时候,心里其实是带着一点点忐忑的,毕竟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直击灵魂的尖锐感,让人不禁想知道,作者究竟是用怎样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去剖析我们现代人面对情感时的那种集体无意识的困境。内页的排版设计也非常讲究,字体的选择和行间距的处理,都透露出一种冷静的、近乎学术研究般的严谨,但这与书名那种“辣问”的口吻又形成了有趣的张力。我期待它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而不是一把钝重的锤子,能精准地切开那些我们习惯性回避的、关于孤独与亲密关系的伪装。初读几页,文字的节奏感就非常强,它不是那种拖泥带水的叙事,而是像机关枪一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向你抛出观点,让人不得不跟着它的节奏走,去审视自己那些看似合理却经不起推敲的情感逻辑。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让我豁然开朗的思考路径,而不是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绝不打算温柔相待,它就是要你直面那些让你夜不能寐的问题。
评分与市面上许多贩卖“速成爱情指南”的书籍不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的“反鸡汤”精神。它不是告诉你“你要相信爱,爱就会降临”,而是冷静地分析了“为什么你设置了太高的门槛,或者太低的自我价值感,让你在潜意识里将爱拒之门外”。这种彻底的去浪漫化处理,对于一个经历过多次情感挫折的人来说,其实是更需要的。它提供了一种结构性的思考框架,帮助读者理解,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往往是被社会文化投射的结果,而非我们内心最真实的需求。书中对“完美伴侣”这一概念的解构尤其精彩,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批判,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完美想象”是如何成为现代人逃避真实连接的防御机制。这种深入骨髓的分析,让我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评估自己过去对“成功恋爱”的定义。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深度的自我盘问,而不是轻松的阅读消遣,它要求读者付出心力去思考、去对照,这正是我所看重的书籍价值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通常对这种带着强烈情绪倾向的书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容易流于表面化的煽情,或者陷入一种“贩卖焦虑”的俗套叙事中。然而,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阅读时,我发现作者的笔触远比我想象的要细腻和多层次。它没有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先是营造出一个绝对安全的“倾听空间”,然后才慢慢引导你进入那些你深埋心底的、关于“为什么”的追问。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入案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广阔的视野,它不仅仅聚焦于都市白领的恋爱困境,而是将视角拉伸到社会结构、原生家庭的影响乃至是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的异化等多个维度。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整本书的论证结构异常坚实,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读到某一章探讨“选择性孤独”的时候,我简直有种被看穿的感觉,那种在人群中享受独处,却又害怕被世界遗忘的矛盾心境,被描述得入木三分。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对接下来内容的期待值直线飙升,相信它能提供一套更具操作性、更贴近现实的自我觉察工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情绪宣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在我看来,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诗意。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用极其口语化、平铺直叙的方式来拉近距离,相反,它用的是一种带着古典韵味的、但又极其现代的句式结构。这种矛盾的结合,创造出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你感觉自己正在阅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但它所探讨的核心议题却是当下最尖锐、最功利性的情感难题。我注意到作者在构建论点时,非常擅长使用排比和设问,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并非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强化那种“咄咄逼人”的探寻感。比如,它能用三句连续的、结构对称的疑问,瞬间击碎你之前建立起来的自我保护壁垒。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开始阅读的,原计划只翻几页,结果被那种不断被挑战的感觉牢牢地吸住了,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才意识到时间流逝。这种强烈的沉浸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作者对语境的精准把握,它总能在我快要放松警惕时,抛出一个全新的、令人不安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同一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