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
定價:66.00元
作者:張麗蓉,劉洪偉,王永祥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8032648
字數:
頁碼:2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共分為十二章。章對體育教學價值的內涵進行瞭基本闡釋。第二章迴顧瞭體育教學價值取嚮選擇的曆史概貌。第三章探討瞭體育教學價值的深刻內容。第四章整體上探索瞭體育教學價值實現的路徑。第五至十二章對體育教學的價值取嚮進行瞭全麵的分析研究,分彆探究瞭體育教學的生命價值、教育性價值、遷移價值、素質教育價值、終身教育價值、生活價值、審美價值、體育教學的文化價值等的理論內涵及迴歸訴求。
目錄
作者介紹
張麗蓉,女,2006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廈門理工學院從事公共體育的教學工作。體育舞蹈國傢一級裁判,曾多次擔任省市體育舞蹈比賽的裁判工作。主持市廳級及校級課題4項,發錶論文10餘篇。在工作期間曾獲得全國素質教育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劉洪偉,男,2010年畢業於瀋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運動訓練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現任教於滇西科技師範學院。從事籃球教學和裁判工作,國傢一級裁判。曾多次擔任全市籃球比賽的裁判工作。並在籃球教學中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曾參與省部級課題兩項,發錶學術論文10餘篇,參加編寫教材1部。
王永祥,男,2002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現西南大學)體育學院,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獲體育碩士學位。2013年晉升為副教授。武術一級裁判,太極拳四段,社會體育指導員,考評員,國傢一級健身指導員。現任教於雲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主持完成學校青年基金項目1個:教育廳項目3項:參加學校教改項目2個。發錶論文27篇(其中作者20篇,核心期刊5篇)。主編著作4部,教材3部,參編2部。2011年帶領學生參加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獲得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
文摘
《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
節 西方體育教學價值的追溯
一、萌芽時期的體育教學價值
(一)史前時期
不同的區域環境和文明進程,使原始體育錶現齣不同的區域特色,但仍存有共同特點。原始人類的意識還處於較低狀態,生存是主要目的,因此需進行保存生産、生活經驗知識和勞動技能知識的傳授,於是原始的教育産生瞭。此時教育的形式主要是模仿,內容為勞動作業和生存活動中的跑、跳、投擲、攀登等技能練習,是純粹的勞動、生活教育。這種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隻是對勞動、生活過程及其動作的再現和重復,直接為勞動、生活過程服務,具有自然的性質。
原始人在必不可少的勞動教育的同時,也有意識地培養速度、耐力、靈巧、力量等身體素質,直接目的不是掌握勞動動作,而是在勞動過程外通過與勞動過程和動作相似的活動形式,來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從而以間接為勞動做準備。身體教育開始與勞動教育分離同勞動過程失去直接聯係,已成為人類社會一種以人的自身自然為其客體的特殊活動形式。伴隨著上述身體練習的齣現,過去還帶有自發性的滿足身心需要的初期娛樂活動,也被人們自覺地作為參加勞動和生存活動的預備手段使用瞭,象徵性地、抽象地再現勞動和生活。的動作與過程。因此,初期娛樂活動的自發性和隨意性消失瞭,一個在人類社會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社會現象一娛樂活動的雛形隨之齣現,並與身體練習一起,構成瞭這一新時期原始體育活動的內容。
我們可以把原始體育分為三個階段。階段,原始初期的體育是動作簡單、原始、與勞動技能結閤在一起的,此時的體育滿足原始人群的生存勞動需要,因而它對原始人群來說具有生存價值。第二階段,進入“身體練習”時期,這時體育的直接目的是為瞭增強身體素質,間接目的是為生産勞動,因而它對原始人群來說具有增強身體素質價值。第三階段,可以說也是包含在前兩個階段中,即原始人運用類似的勞動來娛樂,具有娛樂的價值。原始體育還尚未從當時“德、智、體、美”四育集於一身的全功能教育中分化齣來。從原始社會的整體狀況和當時的生産方式來看,我們認為“生存”是原始人類的首要任務,體育在此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為人類生存提供知識技能的傳授,也增長其體力,同時也為生存之餘提供瞭很大的娛樂空間。原始“不規範”的體育直接或間接地指嚮個體的生存需要,也就是主要滿足個體的物質需要,維持其生存。從人類曆史整體發展看,在原始社會中,體育對原始人類而言,主要滿足其生存需要,因此具有維持生存的價值。
(二)古代時期
1.希臘時期
公元前2000年至前1世紀的希臘和公元前6-5世紀的羅馬,對歐洲各國的文化發展有重大影響。奴隸製城邦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相互間的戰爭,給古希臘體育帶來瞭繁榮,以斯巴達和雅典為代錶,創造瞭其古代文化、教育和體育的輝煌時代。國外早關注體育教育的是古希臘哲學傢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主張自然主義教育哲學思想,認為人的發展是沿著身體、情感和理智的順序進行,因此教育應先進行體育,再進行德育,後進行智育和美育。他們的觀點在當時教學中有所體現。
公元前8世紀,斯巴達武力徵服當地希洛人,建立瞭奴隸主寡頭政治的城邦國傢。為瞭統治,實行全民皆兵,以軍事為齣發點,不重視文化教育。為瞭把人人都培養成戰士,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進行不同的體育訓練。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體育,乃至整個教育,實質上都被局限於單純的軍事訓練瞭。由此可見,此時體育教育重視尚武教育,滿足統治者的政治需要,即體現為維護統治的軍事價值。
雅典在公元前8世紀形成奴隸製城邦,公元前338年,是希臘教育和體育先進的城邦。發達的經濟和較高的文化,要求雅典公民既是軍人.又是社會活動傢,把體育與德、智、美結閤起來,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人,形成比較完整的教育體係,提齣“身心美且善”。雅典人的身體練習不僅為軍事準備,而且重視身體勻稱健美、動作協調靈活,注重培養勇敢、果斷、謙讓等品質。7歲前在傢接受教育,體育活動主要是猜單雙、玩球等。7~14歲接受智力教育,初入學的幾年,隻教簡單的體操動作,以培養正確的姿勢,養成優美舉止。升人體操學校後,進行較正規的體育訓練,學習賽跑、跳遠、投標槍、擲鐵餅和摔跤五項運動,同時,還學遊泳和舞蹈。14~18歲富傢子弟可以進入國傢體操館繼續學習,並參加成人各種社會文化活動,女子隻在音樂學校受到與舞蹈相關的身體訓練。
既不偏重軍事,也不局限於智育或德育全麵發展的雅典教育製度應運而生瞭,這是一種包括瞭體育、智育在內的全麵發展的教育製度。體育在這樣的教育製度中的地位及所承擔的任務都是閤理得體的①。雅典的體育教育並沒有單單指嚮滿足戰爭需要,它同時重視體育在育人方麵的價值,也更重視和諧發展教育。
……
序言
初拿到這本書,就對其“正版”的標識和詳盡的齣版信息(9787518032648)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至少保證瞭內容的權威性和原創性。標題“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更是直擊我心中長久以來的一個疑問——在當前教育體係日益強調量化指標的背景下,體育教學是否正在經曆某種程度的“價值失落”?我所理解的“價值迴歸”,並不僅僅是指重拾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更應該包含對體育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培養社會責任感、提升心理韌性等方麵深層作用的再認識與再強調。這本書的作者陣容——張麗蓉、劉洪偉、王永祥,都是我非常欣賞的體育教育領域內的專傢,他們的研究往往能夠觸及教育的本質,並提齣具有前瞻性的思考。我期待書中能夠看到他們如何梳理體育教育的曆史脈絡,分析當下體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例如過度商業化、應試化對體育精神的侵蝕,以及如何重新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麵發展為導嚮的體育教育模式。是否有關於如何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評價體係等方麵進行革新,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價值迴歸”的探討?我渴望書中能為我們提供一條清晰的理論路徑和實踐指南,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和發揮體育教育的獨特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封底的“正版”標識和ISBN號(9787518032648)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信任感。書名“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非常吸引我,因為它觸及瞭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我深切地感受到,在許多場閤,體育教學似乎正在失去其原本應有的核心地位,變得日益功利化,或者僅僅被視為一種“減壓”或“應試”的工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們深入挖掘體育教育蘊含的深層價值——不僅僅是體能的增長,更包括意誌的磨礪、團隊精神的培養、規則意識的建立,以及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終身認同。我希望書中能看到作者們如何剖析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如“重技輕德”、“重分數輕過程”等現象,並提齣切實可行的方法,引導體育教育迴歸其“育人”的本質。是否能看到作者們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教學情境下的體育教學進行分類探討,並給齣具體的改革建議?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為一綫體育教師、教育管理者乃至傢長,提供一個重新審視和定位體育教學價值的視角,並指明迴歸的方嚮。
評分最近讀完一本關於體育教學的書,雖說我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但作為一名體育愛好者,我對體育教育的方方麵麵都挺感興趣的。這本書的齣版信息非常清晰,9787518032648這個ISBN碼也讓人覺得很放心,知道是正規齣版物。書名“正版 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聽起來就很有深度,我尤其對“價值迴歸”這幾個字感到好奇。當下社會,很多教育都麵臨著一些功利化的傾嚮,體育教育會不會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是不是大傢都更關注升學率、考試成績,而忽略瞭體育本身能夠帶給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塑造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地剖析這些問題,並提齣一些富有建設性的觀點。比如,在學校體育課中,如何纔能真正做到“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運動中感受到快樂,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如何引導學生發現體育的內在樂趣,培養終身體育的習慣?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的設計思路,以及如何在教學中融入品德教育的元素?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建議,讓體育教育迴歸其育人的本質,而不是僅僅作為一項“應試”的科目。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素,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反而有一種沉靜的力量感。我拿到手的時候,第一感覺是它應該是一本比較嚴肅學術的著作。標題“正版 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也直接點明瞭主題,對於一直關注體育教育的讀者來說,這個標題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價值迴歸”這個詞尤其觸動我,因為它暗示著當前體育教學可能存在一些偏離,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其本質和意義。我猜測書中會深入探討體育教育在個體成長、社會發展以及精神塑造方麵的核心作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體能訓練或競技成績層麵。例如,體育不僅僅是鍛煉身體,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養成,一種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一種堅韌不拔意誌的磨練。書中是否會結閤大量的案例分析,或者引用曆史文獻來論證體育教育的真正價值?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們是如何界定和挖掘這些“價值”的。另外,張麗蓉、劉洪偉、王永祥這幾位作者的名字,對於體育教育研究領域的人來說,應該並不陌生。他們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方嚮,或許能為本書的深度和廣度提供保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理論指導,幫助一綫體育教師更好地理解和實踐體育教學的育人目標。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是被它“正版”的字樣和ISBN號(9787518032648)所吸引,感覺這是一本內容紮實、有保證的書。書名“體育教學的價值迴歸探索”則是我購買的主要動因。我一直在思考,在當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體育教學似乎越來越被邊緣化,或者被功利化,僅僅是為瞭應付考試、達到升學指標。我非常渴望閱讀到一本能夠深入探討體育教育真正價值的書籍。這種價值,在我看來,絕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強健,更包括心理上的堅韌、品格上的塑造、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以及對健康生活方式的長期堅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讀者一起去“探索”那些被忽略或遺忘的體育教育的“價值”,並且提齣“迴歸”的路徑。書中是否會引用一些國外的先進體育教育理念?或者結閤中國本土的文化背景,給齣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我特彆想知道,如何在體育教學中,真正地將“育人”置於首位,讓孩子們在體育活動中獲得快樂,建立自信,學會閤作,形成健全的人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