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繁体竖排版)(套装全5册) (精装)
*价:980.00元
出版社:中华书局;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ISBN:9787101068443
页码:6054
装帧:精装
重刻宋版注疏总目录
重莱宋本十三经注疏后记
一周易正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周易正义序
卷
干
坤
屯
蒙。
校勘记序
校勘记
卷第二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校勘记
卷第三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校勘记
卷第四
咸
恒
逐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校勘记
卷第五
央
垢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校勘记
卷第六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校勘记
卷第七
系辞上
校勘记
卷第八
系辞下
校勘记
卷第九
说卦
序卦
杂卦
校勘记
周易音义
经典释文卷
校勘记一
二 尚书正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尚书正义序
卷
尚书序
校勘记序十
校勘记一
卷第二
虞书
尧典
校勘记一
卷第三
舜典
校勘记
卷第四
大禹谟
皋陶谟
校勘记
卷第五
益稷
校勘记
卷第六
夏书
禹贡
校勘记
卷第七
甘誓
五于之歌
胤征一
校勘记
卷第八
商书
汤誓
仲虺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校勘记
卷第九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校勘记一
卷第十
说命上
说命中
说命下
高宗肜日一
西伯戡黎
微子
校勘记
卷第十一
周书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校勘记
卷第十二
洪范
校勘记
卷第十三
旅獒
金滕
大诰
微子之命
校勘记
卷第十四
康诰
酒诰
梓材
校勘记
卷第十五
召诰
洛诰
校勘记
卷第十六
多士
无逸
君奭
校勘记
卷第十七
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校勘记
卷第十八
周官
君陈
顾命
校勘记
卷第十九
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同命
吕刑
校勘记
卷第二十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校勘记
三毛诗正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毛诗正义序
诗谱序
周南召南谱
卷-一
圃凰
周南
关雎
校勘记序
校勘记
卷-二
葛覃
卷耳
穋木
螽斯
桃夭
校勘记
卷-三
兔置
芣苜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召南
鹊巢
采蘩
校勘记
卷-四
草虫
采苹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雷
校勘记
卷-五
标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腐
何彼秾矣
骗虞
校勘记
卷第二-一
邶风
邶墉卫谱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校勘记
卷第二-二
剀周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校勘记
卷第二-三
筒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校勘记
卷第三-一
墉风
柏舟
墙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
四 周礼注疏
五 仪礼注疏
六 礼记正义
七 春秋左传正义
八 春秋公羊传注疏
九 春秋梁传注疏
十 论语注疏
十一 孝经注疏
十二 风雅注疏
十三 孟子注疏
《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繁体竖排版)(套装全5册)》为影印清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阮元主持校刻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精装5册,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书的汉魏古注与唐宋人疏解。此本字大可读,既为文史研究者所必备,也适宜收藏。
这套《十三经注疏》的嘉庆刊本,光是“清嘉庆刊本”这几个字就让人心头一震。在浩如烟海的古籍版本中,能寻得一套品相尚可的嘉庆重刻本,无疑是件幸事。作为一名长期沉浸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深知不同朝代刊刻对于文本流传和校勘的重要性。清代中后期,随着科举制度的鼎盛以及学术的集约,对儒家经典的整理和注疏的汇编达到了一个高峰。这部书的装帧,繁体竖排,16开的形制,既保留了古籍的韵味,又兼顾了现代阅读的便利性,特别是中华书局的版本,其雕版精细程度和纸张的选用,往往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匠人的用心。打开书页,那墨痕的深浅、字体的遒劲,仿佛能穿越时空,触摸到当年刻工的手指温度。我期待着能对比不同注疏之间的细微差异,尤其是在宋代以来各种重要批注被纳入校本后,嘉庆本的定本性质究竟如何体现。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座通往清代学术思想史的桥梁,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历史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希望这五册沉甸甸的精装书,能为我的案头研究带来新的启发与参照。
评分收到这套书的时候,光是掂量那五本大开本的重量,就知道里面承载了多少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华书局的出品,质量自然是没得说的,那种特有的,带着淡淡油墨香气的纸张,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踏实感。我之前收藏的几套古籍,多是影印本,虽然方便,但总觉得少了些许“气韵”。这套竖排精装的配置,极大地满足了我对“阅读体验”的执念。试想,在这样一个暮色四合的下午,沏上一壶新茶,伴着这古朴的字体,细细品味《孟子》中的气节,或是《仪礼》中的繁复礼制,那种沉浸感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电子阅读都无法比拟的。尤其需要赞扬的是,16开本的尺寸,使得每一页的版面疏朗有致,即便字数密集,也不显拥挤。对于我们这些老学究来说,阅读经典,追求的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仪式感和对先哲的敬重,这套书,完全做到了这一点。期待能尽快将其纳入我日常的研习计划中去。
评分从版本学的角度来看,《十三经注疏》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汇集了自汉代以来对儒家核心经典的权威性诠释。这套嘉庆刊本,恰好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它之前,有宋、元、明的各种刻本为底本,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汇编”和“定本”的作用。我特别关注的是,在这次重刊过程中,是否对某些争议较大的字句进行了更细致的考订,或者是否采纳了当时学者对于某一特定注疏的新见解。中华书局的选本,通常会附带详尽的版本说明,这对于我们进行版本流传研究至关重要。如果这套书的版式设计能够清晰地区分出经文、正注和疏文的不同层次,那将是极大的便利。对于从事古代文献整理的人来说,清晰的版式是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我迫不及待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上,实现这种复杂文本结构的完美呈现的。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其书本本身的价格,它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石。
评分这套书的购置,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却又什么都掌握不深。儒家经典作为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真正深入到注解和疏文的细节中去,难度极大。这套集大成的注疏本,正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佳工具。它免去了我分散精力去搜集不同朝代孤本的麻烦,将权威的解释整合在了一起。可货到付款的服务,也体现了商家对实体书籍价值的信心,知道真正懂书的人,是愿意等待这份沉甸甸的重量的。我希望,这五册书能陪伴我度过未来的许多个寒暑,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我个人修身养性的伙伴。每一次拂过书页,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历史的庄重与安宁,这是任何虚拟产品都无法替代的宝贵体验。
评分说实话,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速食”文化产品,真正能让人静下心来沉潜于经典之中的载体越来越少。当我看到这套《十三经注疏》的介绍时,那种久违的兴奋感又回来了。繁体竖排,这不仅仅是排版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对传统阅读习惯的尊重与回归。电子屏幕的冷光和横排的习惯,正在悄悄改变我们对语言节奏的感知。而只有当文字以我们祖先习惯的方式排列时,那种古老的节奏感和语感才能被重新唤醒。这套书的设计,显然是面向对中华文化有深厚情感和严肃学术态度的读者的。16开的精装,意味着它被设计成可以经得起反复翻阅和长久珍藏,而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中华书局选择嘉庆本作为底本,也体现了他们对清代学术成果的重视。这套书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完整、扎实、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阅读平台,让人能够真正“进入”到经典的语境之中,而非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