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解析
定价:80.00元
作者:全国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考试大纲配套教材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040458879
字数:
页码:6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专家组成员根据多年命题阅卷和考研辅导经验推出的《2017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解析》,具有如下特点:
n一、在内容上:《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大纲解析》结合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命题趋势和各科目自身特点精心编撰而成本书的姐妹篇《2017西医综合大纲配套历年真题超详标准解析》已上市,建议同学们搭配使用
n二、在结构上:通过对往届考生的辅导,将考生感觉晦涩难懂记忆困难的部分添加相关链接,拓展考试内容,使考生易于理解和把握,而并非死板禁锢于教材内容
n三、在使用上:建议各考生在一轮复习时,将《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考试大纲解析》与教材配合使用,教材为主,本书为辅,全面复习;第二轮复习时,以本书为主,教材为辅,配合使用《2017考研西医综合大纲配套历年真题超详标准解析》,重点强化;第三轮复习可以仅用本书,教材作为辅助工具,查漏补缺,在短期内对考研内容高效掌握
n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前瞻性”,它不仅涵盖了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还隐约透露出对未来考试趋势的把握。在一些章节的讲解中,作者会提到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或者临床实践中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且会提示这些内容可能成为未来考试的考察方向。这对于我们备考来说,无疑是宝贵的信息。毕竟,考试大纲虽然是基础,但考试的题目往往会融入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这本书就像是我的“风向标”,让我不仅能扎实地掌握好现有的知识,还能提前洞察未来可能的变化。我曾经在复习某个章节时,发现书中提到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我上网查了一下,果然这个方案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越来越被重视。这种“预判性”的内容,让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解析大纲”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在分享他对医学未来发展的见解。这种前瞻性的指导,让我倍感安心,也让我更有方向性地进行复习。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案例分析方面做得相当到位,这对于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的考试来说至关重要。考试大纲中很多内容都需要通过临床案例来考察我们的综合应用能力,而这本书恰好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在每个章节的结尾,都会附带一些精心设计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涵盖了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而且难度循序渐进。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案例,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它会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指出可能的诊断方向,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种解析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际临床相结合的。有时候,我也会尝试自己先做案例分析,然后再对照书中的解析,这能有效地检验我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临床思维能力。我感觉这本书在案例的选择上也非常有代表性,很多案例都像是真实考试中会出现的原型,这让我对接下来的考试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清晰,排版也比较用心,这一点我非常喜欢。作为一名备考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的考生,最怕的就是内容杂乱无章,找不到重点。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将考试大纲的每一个考点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梳理,并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力求透彻,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都给出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而且,书中穿插了不少图表和插画,这对于理解抽象的医学概念非常有帮助。比如在讲解解剖生理的时候,配上的高质量插图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各个器官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比单纯看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再比如,在复习病理学的时候,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通过图示可以一目了然。这本解析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可以说它不仅仅是考试大纲的简单罗列,而是对大纲内容的深入挖掘和拓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学习基础。我感觉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也做得很好,比如一些术语的解释,会给出标准的中文和英文对照,这对于我们后续阅读英文文献或者记忆专业术语非常有益。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设计都非常符合考生的需求,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分这本书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将各个科目的知识点孤立地呈现出来,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在讲解某个疾病的时候,它会引导我们回顾相关的解剖生理基础,然后深入到病理生理过程,再到诊断和治疗。这种“串联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医学体系中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更牢固、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记不住某个知识点,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它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本书通过清晰的逻辑梳理,帮助我打破了知识的壁垒,让各个科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相互支撑、相互印证的整体。这种整体性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对医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不再是零散地记忆各个知识点,而是能够将它们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流动的知识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像一些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更加生动活泼,甚至可以说带有一些“人情味”。作者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时,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或者结合一些生动的临床案例来辅助说明。这种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变得更有趣,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我记得在学习内科学的时候,关于心血管疾病的章节,作者就详细描述了一个高血压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这让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外,书中还会穿插一些“考点提示”或者“易错点分析”,这些小小的提示语往往能精准地击中我们学习中的盲点,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有时候,我也会发现一些作者的“个人见解”或者“备考建议”,这些内容虽然不是大纲的硬性规定,但却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参考,比如如何有效地分配复习时间,或者在答题时如何组织思路。这种“接地气”的风格,让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学习。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启迪,它帮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