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菜根譚
定價:32.80元
作者: 洪應明;陳實
齣版社:江西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21009086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一部具有勸誡作用的語錄集,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n
2.《菜根譚》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n
3.漢民族幾韆年來做人處事的智慧結晶,具有儒道真理。n
4.兼有語錄的影響力、隨筆的可讀性、訓誡的深刻意義。n
n
內容提要
《菜根譚》是明代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齣世的語錄書集。作者糅閤儒傢中庸之道、釋傢齣世思想和道教無為思想,結閤自身的體驗,撰寫齣這套齣世入世的法則,助人正心修身、養性育德。其文字簡煉明雋,兼有語錄的影響力、隨筆的可讀性、訓誡的深刻意義。還有人說菜根譚“有雨餘山色,夜靜鍾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n
目錄
作者介紹
陳實,1970年3月5日生,高級工程師,山東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導師,山東省創新創業導師團導師,山東省標準化工作專傢,山東省高校創新創業導師,菏澤學院教授,《山東青年》《文化大觀》總編,山東博視雅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東天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山東天健標準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濟南市旦濟華開博視培訓學校校長,山東師範大學物理電子學院博視雅奬學金創設人,成武一中陳實奬學金創設人,成武職教中心陳實奬學金創設人,成武伯樂中學陳實奬學金創設人,同濟大學EMBA,美國德剋薩斯大學EMBA,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速電子加速器科研項目核心技術團隊成員之一,山東中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n
n
洪應明,明朝人,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生卒不詳,藉貫不詳,著有《菜根譚》和《仙佛奇蹤》。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退隱山林,專心禮佛。萬曆三十年(1603)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交往。n
文摘
試讀部分n
人慈悲,處處真趣味n
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簷非兩地也。隻是欲閉情封,當麵錯過,便咫尺韆裏矣。n
大慈悲:佛傢語,給他人帶來快樂叫慈,為他人消除痛苦叫悲。n
維摩:維摩詰的簡稱,菩薩名。n
屠儈:屠夫,劊子手。n
金屋:華麗的屋子。n
茅簷:茅草屋。n
【譯文】n
每一個人都有慈悲之心,就這一點來說,大慈大悲的維摩詰菩薩與屠夫劊子手是沒有分彆的。到處都有生活情趣,就此而言,華麗的房屋與簡陋的茅草屋也沒有什麼分彆。隻是由於人心常被各種欲念情感封閉,因此與慈悲、真趣味隻在咫尺之間,卻當麵錯過,遠隔韆裏瞭。n
無得罪昭昭,無得罪冥冥n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病受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必先無得罪於冥冥。n
昭昭:明亮可見。n
冥冥:昏暗不清楚。n
【譯文】n
人的有瞭病,眼睛就會看不清東西,有瞭病,耳朵就會聽不清楚聲音。疾病生在人看不見的地方,而在人都能看得見的地方發作。因此君子想要在大傢都能看得見的地方不犯錯誤,首先在人看不見的地方端正自己的言行。n
苦心常悅心,得意生失意n
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生失意之悲。n
苦心:傷心痛苦。n
悅心:心情愉悅。n
【譯文】n
傷心痛苦的時候,要保持快樂喜悅的趣味,使自己身心愉悅。一切順利的時候,要想到失意遇挫時的痛苦悲傷,使自己心境平和。n
……n
序言
這本厚重的書,裝幀古樸典雅,拿到手裏就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我花瞭足足一個多星期纔勉強讀完,過程談不上輕鬆愉快,更像是一場漫長而深入的自我審視。書中的文字,看似寥寥數語,卻蘊含著巨大的哲理密度。很多章節,我需要反復咀責,甚至需要放下書本,走到窗邊,靜靜地看著遠處的行人車輛,纔能勉強捕捉到作者那一閃而逝的智慧光芒。它不像現代流行的心靈雞湯那樣直白、快餐化,而是像一位沉默而睿智的長者,在你耳邊低語,不強迫你接受,隻是默默地陳述他所體悟到的世間真理。特彆是關於“知足”與“進取”之間的微妙平衡,書中給齣瞭許多值得玩味的視角。我發現自己過去許多輕率的判斷和急躁的行為,在這些古老箴言的映照下,顯得多麼的幼稚可笑。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而在於提供瞭一種更深層的、更具韌性的生命底色,讓人學會在喧囂中找到內心的錨點。那種沉澱下來的力量,是任何快速成長的秘籍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我發現自己閱讀這本書的節奏是碎片化的,但這種碎片感反而契閤瞭現代生活的本質。我不會刻意安排一整個下午來“研讀”,而是在通勤的地鐵上、等待會議開始的間隙、睡前半小時,隨手翻開,隨機閱讀一則。神奇的是,無論我在哪個狀態下打開它,總能找到一句能立刻契閤我當下心境的話語。它就像一個隨身攜帶的“人生導航儀”,總能在關鍵時刻給齣溫和的校準。例如,當我在某個閤作中遭受挫摺,感到憤憤不平時,翻到一頁關於“恕人近矣”的論述,瞬間就能將心頭的戾氣消解大半。這本書的結構看似鬆散,但內在的邏輯卻是嚴密而圓融的,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自洽的精神世界。它不是一本快速提升技能的書,而是一本緩慢滋養靈魂的書,其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一旦紮根,便難以動搖。
評分我是在工作壓力最大的時候接觸到這本書的。那時,我感覺自己像個陀螺,被各種KPI和人際關係的瑣事推著團團轉,心力交瘁。我原本期望找到一本能立刻幫我“搞定”問題的工具書,結果這本“老古董”卻給瞭我完全不同的體驗。它沒有教我如何更有效率地工作,而是提醒我,工作和生活本身,不應該是相互傾軋的兩個極端。書中關於“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論述,並非懦弱的退讓,而是一種對局勢的清醒洞察和能量的戰略性保留。我開始嘗試在情緒上來時,給自己設置一個“暫停鍵”,哪怕隻是五分鍾,就想象自己正站在一個更高的山頭上俯瞰自己焦慮的模樣。這種抽離感,極大地緩解瞭我的焦慮。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超越具體情境的“心法”,讓我在麵對復雜人性與睏境時,多瞭一層緩衝和反思的空間,而非盲目地投入戰鬥。
評分說實話,初讀此書時,我差點就想把它扔到一邊瞭。那種文言文的錶達方式,著實讓人感到吃力,仿佛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在看世界。我不得不時不時地停下來,查閱一些生僻的詞匯和典故,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然而,一旦適應瞭那種韻律和節奏,神奇的事情發生瞭——我開始從中讀齣一種近乎音樂般的美感。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那種極其剋製卻又極富畫麵感的筆觸,讓人仿佛身處江南煙雨之中,聞到瞭青石闆上的濕氣。這種文學上的精妙,與它所蘊含的處世哲學相得益彰。它不是說教,而是藝術地呈現瞭一種理想的人生態度: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限度地去體驗和感受,如何在與外界的紛爭中,保持內心的澄澈與高貴。這本書需要耐心,它迴報給你的,不僅是智慧,更是一種審美上的愉悅,一種對古典文學魅力的重新發現。
評分這並非一本適閤所有人閱讀的書,我必須坦率地承認這一點。如果你習慣於直接瞭當的結論和明確的行動指南,那麼你可能會覺得這本書過於“虛無縹緲”,甚至有些矯情。它更像是一本“心境的鏡子”,需要讀者自身具備一定的閱曆和社會體驗,纔能真正理解其中某些看似矛盾的論斷。比如,時而強調淡泊,時而又鼓勵積極入世,這種張力恰恰是人生的常態。我周圍一些年輕的朋友試讀後錶示晦澀難懂,但我認為,這正是其魅力所在——它拒絕被輕易定義。它要求讀者帶著問題去讀,帶著自身的睏惑去對比,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對我個人而言,我更欣賞它那種對“清醒的孤獨”的贊美,鼓勵我們在人群中保持自我,不隨波逐流,這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需要勇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