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莊子/全民閱讀國學經典無障礙悅讀書係
定價:28.00元
作者: 莊子
齣版社:敦煌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468087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莊子的《莊子》,是道傢經文,是戰國早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莊子》是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性經典之一,她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天人閤一後的智慧結晶。
目錄
序
圖鑒閱讀
圖鑒閱讀結構圖
閱讀啓示圖解
作者生平閱讀
作品影響閱讀
史記閱讀
輔助閱讀
原作新釋
逍遙遊
齊物論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帝王
駢拇
馬蹄
胠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鞦水
至樂
體驗閱讀
延展閱讀
閱讀鏈接
名傢鏈接
銘記鏈接
作者介紹
文摘
《莊子/全民閱讀國學經典無障礙悅讀書係》:
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為”,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片麵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認識論上走嚮相對主義。從這種認識論齣發,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製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自漢至今,有很多《莊子》的注本。現在留存下來的,據嚴靈峰先生《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續編收錄的曆代注本,除去重齣的,大約有131種。這還不包括佚失、遺漏和不斷齣現的新注本。從嚴靈峰先生收集的曆代注本看,後人對莊子《逍遙遊》意旨的理解,紛紜龐雜有一種觀點以“適性”解釋“逍遙”。晉人郭象是此種觀點的代錶人物。
鬍適之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捲上)這本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中談到莊子哲學,竟取瞭《莊子》中的“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比附於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鬍適說:“這十一個字竟是一篇t物種由來’。他說萬物本來同是一類,後來纔漸漸地變成各種‘不同形,的物類。卻又不是一起首就同時變成瞭各種物類。這些物類都是一代一代進化齣來的,所以說‘以不同形相禪’。”這種以西方哲學為標準裁剪中國思想內容,起瞭削足適履的不良後果。
對中國哲學的解釋,應該有自己的側重點,方能避免使中國哲學史淪為西方哲學觀念的一個異域變種。莊子的思想在中國兩韆多年的曆史中産生瞭極大的影響。從漢、魏晉“黃老”並稱轉而為“老莊”並稱,老莊之學在魏晉玄學中扮演瞭一種重要的角色,並且真正開始滲進中國文人的骨髓。《莊子》以其汪洋恣肆、瑰麗多姿的文辭深深地吸引瞭曆代文士,而莊子所提齣來的人格理想,超然適己的生活精神,更是深刻地參與構建瞭中國傳統文人的內在精神世界。
莊子以後的曆史上,中國文人擁抱老莊之學,走嚮上水田園的時候,往往就是在麵對政治,個人的力量蒼白無力,由拯救的激情轉入絕望的時候。現存的《莊子》一書中,多次寫到戰爭、內訌、弑君。《逍遙遊》、《齊物論》、《人間世》、《讓王》諸篇,都有戰亂記載的痕跡,可見時代現實對莊子思想的刺激及其形成的影響之大。
《吏記》記載,莊子“其言洗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莊子曾經拒絕過楚威王的招攬。“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
莊周笑謂楚使者日:‘韆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綉,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寜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誌焉。’”這種以政治為汙泥濁水,寜可“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的超然灑脫的精神境界,極為深刻地影響瞭後世文人。
人們往往把這種反政治的隱逸精神,上溯到許由洗耳,伯夷叔齊采薇,齣關的隱逸傳統。反政治的人格導嚮是隱逸的文化心態。即“齣世”。在戰國時代的政治理論中,健康的政治生活不外乎興教化與立法度。而莊子齊萬物,否認教化的意義,因此正如錢穆先生所說的,在莊周思想中,政治事業遂若成為多餘之一事。《莊子》中的政治理想,為反政治的。
莊子理想人格的哲學基礎是“道”。從西方哲學觀念看來,“道”是一個具有本體論意義的哲學範疇。莊子的“道”的性質,集中於《大宗師》中的這段話:“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這段話說齣瞭“道”的幾個根本性的特徵。
,道是實存而無形的,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這種思想直接來源於。《》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在作用上可以取得驗證以證明其有,雖不見形象而真實存在。第二,道是自存的,它的存在根據在它自身。第三,道産生天地萬物。這一思想仍然直接來源於。
……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值得稱贊,細節處見真章。我收到書的時候就感覺很舒服,紙張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有分量感,但又不會太重,適閤隨時帶著翻閱。最讓我滿意的是它的版式布局。它不像一些學術書籍那樣把注釋擠在頁腳,讓人不得不頻繁地切換注意力。這本書似乎采用瞭更為現代的閱讀界麵設計,主文、注釋、以及一些背景介紹被巧妙地區隔開來,但在閱讀流程上卻保持瞭高度的流暢性。我尤其欣賞它在重要段落旁邊的“小貼士”,這些小小的方框裏往往總結瞭這段話的核心要義,對於加深理解和快速迴顧非常有幫助。這種對讀者體驗的重視,使得長時間閱讀也不會産生視覺疲勞,反而讓人更願意沉浸其中。對於注重閱讀品質的讀者來說,這本在硬件和軟件(內容組織)上都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給我的啓發已經遠遠超齣瞭哲學範疇,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好好生活”的指南。我過去總覺得,追求“道”的人,是不是就得脫離社會,不問世事。但書中描繪的智者形象,卻是在世間行走,看盡百態之後,依然能保持內心的寜靜和清澈。我特彆喜歡其中對“名利觀”的探討。它沒有批判追求成功,而是教導我們如何看待“得到”與“失去”,認識到真正的價值往往在於過程本身,而不是那個虛無縹緲的結果。我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一個瓶頸,心態有些焦慮,翻到這一段時,感覺像是被點醒瞭。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睏住我們的不是外部環境,而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定的那些不必要的枷鎖。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目標和追求,變得更加務實,也更加從容。
評分我特彆推薦給那些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但又被各種“高深莫測”的解讀勸退的朋友們。這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建立瞭一座現代心靈與古代智慧之間的橋梁。它沒有過度地神化古代的思想傢,而是將他們的思考視為一種可以藉鑒的生活智慧。例如,書中對“變化”的闡述,放在當下這個技術迭代飛快的時代來看,簡直是太有現實意義瞭。它教導我們擁抱不確定性,把變化看作成長的契機,而不是災難的開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富有畫麵感,讀起來有一種在看紀錄片的感覺,場景切換自然流暢,情感錶達也恰到好處。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經曆瞭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旅行,不僅學到瞭知識,更重要的是,重塑瞭看待世界的一些基本邏輯框架,讓人忍不住想再讀一遍,去發掘那些可能第一次閱讀時遺漏的細微光芒。
評分這本書真的太有意思瞭!我從小就對那種哲學思辨類的書籍感到頭疼,總覺得它們離我的生活很遙遠,晦澀難懂。但這一本完全顛覆瞭我的印象。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輕盈,就像是在聽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輩娓娓道來,而不是在啃一本厚重的教科書。內容上,它並沒有刻意去解釋那些玄乎的概念,而是巧妙地將那些深刻的道理融入到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裏。比如,書中關於“逍遙遊”的描述,我以前總覺得那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但作者的解讀讓我明白,這其實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是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灑脫。我特彆喜歡它對“齊物論”的處理,它沒有簡單地把對立的兩端強行拉到一起,而是展示瞭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萬物的差異性,這對於我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和工作上的衝突非常有啓發。讀完之後,感覺自己的心境都平和瞭許多,不再那麼容易被外界的瑣事所睏擾,找到瞭一個觀察世界的全新視角。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是難以言喻。
評分我得說,這本導讀做得非常到位,簡直是為我這種哲學入門小白量身定製的。我以前嘗試讀過一些古代經典,但往往是讀瞭兩頁就開始查字典,查完這個詞又引齣十個新詞,最後徹底放棄。這本書最棒的一點在於它的“無障礙”設計。它不是那種硬邦邦的注釋堆砌,而是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每當遇到關鍵的典故或不易理解的句子時,作者都會用非常貼閤現代人思維習慣的白話進行解釋,而且解釋得非常精煉,絕不拖泥帶水。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德”的闡述,它將古代的“德”與現代的個人修養和職業道德聯係起來,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這種閱讀體驗就像是有人牽著你的手,帶你走過一片布滿荊棘的園林,他不僅幫你清理瞭路上的障礙,還指齣瞭哪裏有最美的風景。對於想瞭解傳統文化精髓,但又害怕被古文勸退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首選,它讓那些深藏的智慧變得觸手可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