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
定價:42.00元
售價:31.5元,便宜10.5元,摺扣75
作者:爾東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044979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到很多典故,雖然不一定知道其來源,但在交流中也不知不覺地完成瞭文化傳統的傳承。 n
★典故多源於神話傳說、曆史故事、古代詩文等,雖隻言片語,卻能形象地再現曆史人物的聰明睿智,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 n
★為瞭讓人們更加深入地瞭解典故的含義,掌握典故的用法,我們編寫瞭這本《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 n
★《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精選瞭數百則典故,每個典故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不僅僅是要記住個詞語,發掘其背後蘊含的傳統文化,還點明瞭它的齣處,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它們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來。 n
★閱讀《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讓讀者在瞭解曆史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高尚情操,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n
★500多條曆史典故,讀懂5000年中國史。
《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智慧的濃縮。在日常交往中,我們如能熟練恰當的運用典故,能使我們的語言更加精煉、更富感染力;在文字錶達上運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簡意賅和畫龍點睛的功效。 n
本書《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按照傳統國學的分類法,將典故分類成四捲,其中,捲是來自經部的典故,第二捲是來自史部的典故,第三捲是來自子部的典故,第四捲是來自集部的典故。編者在編寫過程中不僅對典故進行瞭解釋,還點明瞭它的齣處。閱讀典故故事,瞭解他們的來龍去脈,不僅可以學到很多國學知識,還可以感受到經史子集各自獨特的魅力,增加學習的趣味。
爾東,作協會員,從事平麵媒體,某省作協會員,在報刊雜誌發錶作品韆餘篇。擁有著細膩的文筆、奇幻的思路、嚴謹的邏輯,把深刻的理論寓於遊戲、練習之中;既有拓展教練的嚴厲,又有心理谘詢師的體貼;目前從事圖書齣版寫作,編著、主編過《中國文學大關》《洪荒往事》《智慧無限》《無法揭開的謎團》《世界簡史》《中華帝王簡說》《中國文學史》等文史社科書籍。
《論語》篇 n
升堂入室 n
【釋義】原來比喻學習所達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淺差彆,後來多用以贊揚人在學問或技能方麵的造詣高深。 n
【典故】春鞦孔子《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n
【故事】孔子的學生非常多,其中有個名叫子路的,他個性勇猛豪爽。 n
有一次,子路在彈奏瑟時,孔子聽齣琴聲裏充滿豪放勇武的肅殺之氣。孔子主張“仁”與“中庸之道”,見子路所錶現的與自己的主張不閤,就說:“你的琴聲太狂放,你一點都不像我的學生。”其他學生見孔子如此評論子路,從此再也不敬重子路瞭。 n
孔子得知此事後,意識到其他學生誤會瞭他的意思,就為子路辯解:“子路的學問已達到登堂的水準,隻不過尚未達到入室的境界,你們韆萬不能看輕他。”其他學生們聽完孔子的話,又像以往那樣尊敬子路瞭。 n
名正言順 n
【釋義】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上說得通。 n
【典故】春鞦孔子《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n
【故事】魯定公沉迷,孔子大為不滿,就帶領學生們來到衛國。衛靈公言而無信,隻給子路一人安排瞭官職。孔子隻好帶領其他學生離開衛國,另謀齣路。衛齣公繼位後,派子路去請孔子到衛國輔政。孔子對子路說:“隻有名義正當,說話閤理,纔能乾成大事。” n
死而無悔 n
【釋義】形容態度堅決。 n
【典故】春鞦孔子《論語述而》:“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n
【故事】有一次,孔子外齣講學,子路佩劍跟隨著保護孔子。子路說自己像箭,不必要費盡心思讀書瞭。孔子說,讀書有好處,可以使人變得有勇有謀。於是,子路問孔子,如果三軍當統帥時,應該依靠什麼樣的人。孔子說,他不願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一起去打仗,跟有勇有謀的人一起去打仗,即使是戰死瞭,也沒有什麼遺憾的。 n
分崩離析 n
【釋義】形容內部發生禍亂。 n
【典故】春鞦孔子《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n
【故事】春鞦時,魯國大夫季康子住在費邑,他雖然隻是個卿大夫,但權勢極大,甚至超齣時任國君魯哀公。季康子為瞭擴大和鞏固權力,想並吞附近的小國顓臾。 n
冉有和子路當時是季康子的謀臣。他們一起去求教孔子如何對待這件事。孔子批評冉有和子路不該不阻止季康子,他們都推卸責任。 n
於是,孔子對他們進行瞭更深層次的批評:“治理一個國傢,不必去擔憂土地和人口有多少;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百姓安定瞭,國傢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政教來廣泛招緻遠方的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你們輔佐季康子,使遠方的百姓離心、不來歸附,百姓有異心而不和,國傢內部分裂。在自己國傢處於分崩離析的情況下,你們還想武力吞並顓臾,我看,恐怕季康子的禍患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啊!”n
……
坦白說,我入手這本書的時候是有點忐忑的,畢竟“大全”二字的分量很重,我擔心它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學術專著,充滿拗口的文言文和冷僻的注釋,最終淪為書架上的“鎮宅之寶”。然而,這本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的行文流暢自然,即便是引用瞭古代的原文,也會緊接著給齣清晰、現代的白話釋義,完全沒有知識上的隔閡感。我特彆欣賞它在每一個典故後麵所做的“延伸閱讀”或“現代啓示”部分。比如,關於“指鹿為馬”的分析,它不僅講瞭趙高如何操縱朝綱,還探討瞭在現代社會中,權力如何通過信息控製來扭麯事實的現象,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非常引人深思。這不再是單純的文化復述,而是一次智慧的碰撞。對於我這種工作繁忙的成年人來說,每天能抽齣半小時來閱讀,既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又能實實在在地增長見識,效率極高。這本書簡直是碎片化學習時代的最佳範本,讓傳統文化變得觸手可及,而不是高高在上。
評分說實話,我以前也買過幾本類似的文化普及讀物,但大多都敗在細節處理上,要麼是資料來源不明,要麼就是對一些敏感或復雜的曆史事件進行瞭過度簡化,以至於失去瞭原本的味道。但這本《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在嚴謹性上做到瞭極高的水準。我可以感受到編纂者在每一個典故的考證上下瞭極大的功夫。它會清晰地標明某個典故主要齣自哪幾部史書或哪幾位大傢的著作,這對於我們這些希望進一步深挖的讀者來說,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它在處理那些帶有爭議性的典故時,選擇瞭客觀陳述不同流派的觀點,而不是武斷地下結論。比如在解釋某些宮廷秘聞時,它會呈現齣多種可能性,讓讀者自己去判斷,這種尊重曆史、尊重讀者的態度,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和可信度給予瞭最高的評價。這不隻是一本普及讀物,更像是一本可靠的“典故研究參考手冊”。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它的“生活化”應用。我們都知道國學博大精深,但常常覺得它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是屬於曆史課本裏的內容。然而,這本書成功地將那些沉睡在典籍中的智慧喚醒,並展示瞭它們在今天依然鮮活的生命力。例如,書中有一段專門講解“捨本逐末”的現代引申義,它結閤瞭現代人過度追求外在光鮮而忽略內在修養的現象,讀來令人警醒。再比如,關於“韆裏之行,始於足下”的闡釋,它不僅僅是勵誌口號,更是對當代項目管理中“小步快跑、持續迭代”理念的古老呼應。這種將古代哲理與現代生活場景進行無縫對接的能力,使得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瞭實用性和啓發性。我感覺自己每翻開一頁,都不隻是在學習“過去”的故事,更是在反思和規劃“現在”的行動。它有效地架起瞭一座連接古今智慧的橋梁,讓國學真正走進瞭我的日常思考。
評分這本《中華國學典故知識大全》,我簡直愛不釋手,它像一個穿越時空的嚮導,把我帶迴瞭那個群星璀璨的古代。我原本對曆史和傳統文化隻是一知半解,很多典故聽起來耳熟能詳,卻說不齣個所以然。但這本書的編排非常人性化,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編年史敘述方式,而是像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會。比如,書中對“臥薪嘗膽”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錶麵意思上,而是深入挖掘瞭勾踐所處的時代背景、他所承受的屈辱,以及他如何將這種痛苦內化為前行的動力。文字的描述充滿瞭畫麵感,仿佛我能親眼看到那個在柴草上睡覺的越王。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民間傳說和地方誌中的小故事也有涉獵,這讓整個知識體係顯得格外飽滿和立體。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古裝劇時都能領會到更多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那些看似尋常的對白,背後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積澱。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真正做到瞭將“大全”的廣博與“典故”的精妙結閤起來,是真正為我們這些渴望深入瞭解傳統文化的普通讀者量身定做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非常精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種用心製作的精品。我最欣賞的是它在結構設計上的用心良苦。它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或主題強行切割,而是采用瞭一種更具探索性的分類方式,比如“處世智慧類”、“戰爭謀略類”、“文學藝術源流類”等等。這種分類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好奇心。我常常是看著一個標題點進去,結果為瞭理解這個典故的來龍去脈,又被引嚮瞭另一個相關的篇章,形成瞭一個知識的有機網絡。舉個例子,當我查閱“鑿壁偷光”時,書中順帶提到瞭古代文人對“學而不厭”的追求,這自然而然地將我帶到瞭另一組關於古代教育精神的典故中去。這種“一脈相承”的編排,讓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孤立記憶,而是一場全景式的文化體驗。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連接點,感覺自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又增進瞭一層,那種滿足感是難以言喻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