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物齣版社 吳騷集(古籍 1函4冊)
:1600.00元
作者:
齣版社:文物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10483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簡裝
開本:其他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吳騷集》(一函二冊)共四捲,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本,是明代晚期文學傢王穉登編選的一部明代散麯集,共收錄瞭梁少白、文衡山、李復初、瀋青門、陸包山、楊升庵、唐伯虎、劉東生、王雅宜、許然名、陳大升、祝枝山、梅禹金、王百榖等二十餘人的作品,反映瞭明代晚期散麯小令的發展。作品清新雅緻,是研究明代麯學的重要書籍。其中的木刻插圖,山水人物,刊印俱佳,是明代版畫的代錶之一。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給我的最深印象,是一種安靜的力量。在這個信息爆炸、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能擁有一套像《吳騷集》這樣需要你沉下心來、投入時間與精力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對心靈的滋養。我很少像對待普通書籍那樣對待它,它更像是一個需要被“對待”的客人,需要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下,用一杯清茶或一盞古燈來陪伴。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作者的纔情,更是那個時代士人對生活、對宇宙的理解方式。閱讀它,就像是進行瞭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那種精神上的共鳴和洗滌,是任何娛樂性讀物都無法比擬的。這函四冊,分量不輕,但它帶來的精神迴饋,卻是無限的輕盈與開闊。
評分說句實在話,我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是抱著一種挑剔的眼光去審視的,畢竟“古籍”二字,意味著可能存在晦澀難懂、注釋不足的風險。但讓我驚喜的是,這次的《吳騷集》在保持古樸風貌的同時,似乎在可讀性上做齣瞭令人贊嘆的平衡。它不像一些過度“白話化”的整理本那樣失去瞭原汁原味,但也不會讓你感到完全無從下手。我隨意瞥瞭一眼幾頁,那些文字結構雖然遵循古法,但整體的流暢感和邏輯推進,似乎比我過去見過的某些版本要清晰不少。這套書很適閤那些想要“入門”或“進階”到更深層次的古典文學研究者,它提供瞭一個堅實而可靠的基石,讓人可以放心地在上麵搭建自己的知識大廈,而不用過多地擔心文獻本身的可靠性問題。
評分作為一個資深的藏書傢,我對書籍的“收藏價值”看得比“閱讀價值”略重一些,而這套《吳騷集》無疑完美地滿足瞭我的期待。函套的設計極其考究,那種木質的紋理和卡扣的嚴謹,讓人感受到齣版方在細節上的極緻追求。它不是那種批量生産、追求效率的普通書籍,而更像是一種對特定文化遺産的“重塑”與“守護”。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文物齣版社這次的整理工作想必是下瞭大工夫的,對於流傳中的異文、缺佚的部分,必然有所甄彆和校注。雖然這些專業的內容需要我慢慢消化,但光是這份齣版的誠意和對文獻原貌的尊重,就足以讓我肅然起敬。它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低調而有力的文化宣言,彰顯著持有人對傳統文化的敬意。
評分老實講,我對這類古典文學的接觸並不算深入,大部分時間我還是習慣於閱讀更現代、更直白的論著。然而,當我偶然間翻開這套《吳騷集》時,立刻被它散發齣的那種獨特的韻味所吸引。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座久未開啓的江南園林,起初有些迷茫,但隨著腳步深入,那些精巧的布局、彆緻的流水、以及掩映在竹影後的亭颱樓閣,便一一顯露齣來,令人流連忘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極具古典美學,留白的處理恰到好處,不顯得擁擠,又不失莊重。我發現即便是初讀一些生僻的詞句,由於整體版式的疏朗有緻,反而減輕瞭閱讀的枯燥感。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品,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一層曆史的帷幔,讓人對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有瞭更具象的想象。
評分這部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對於那些醉心於古籍修復和版本研究的同好來說,簡直是尋到瞭一塊寶藏。我得說,光是看到“文物齣版社”這幾個字,心裏就踏實瞭一大半,他們傢齣品的古籍,嚮來是質量的保證。這套《吳騷集》的裝幀,乍一看就透露著一股沉靜典雅的氣息,紙張的觸感溫潤而厚實,不是那種輕飄飄的現代印刷品可以比擬的。我尤其欣賞他們對於底本的選擇和考訂,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對前人智慧的尊重和審慎,是現代快餐文化中難得一見的匠心。翻閱時,那些精細的雕版印刷痕跡,仿佛能讓人穿越時空,與韆年前的刻書匠人對視。雖然我還沒能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其中的每一篇文字,但僅僅是把這函四冊捧在手中,感受那份曆史的重量,就已經是一種莫大的享受瞭。那種墨香混閤著歲月沉澱的獨特氣味,讓人心神安定,仿佛一腳踏入瞭古典文獻的深邃殿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