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情穿肠而过
定价:39.80元
作者:艾卡特·冯·希施豪森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459128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爱情穿肠而过》特色一:
《爱情穿肠而过》是一部幽默的医学小品文,作者既是德国一位戏剧家、作家,还是一位主持人,同时又是一名医生,正是这种多重身份的组合,使得他能够用独特的眼光来看待男人和女人的问题,如:我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和自己相像的那个人;如何避免和爱人争吵;婚姻市场都有哪些黄金法则?男人为什么对乳房情有独钟?女人为什么总是喜欢夺人所爱?爱情和心脏有着怎样的关系?用右耳搭讪效率会更高!对于这些爱情中常见的问题,艾卡特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
《爱情穿肠而过》特色二:
《爱情穿肠而过》不仅仅是一部描写爱情的书,还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
作者用自己的希施豪森氏幽默来类比科学和医学的内容,用医生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既轻松幽默,又有科学依据,如:数钱可以治愈疼痛;肉毒杆菌可以去除额头皱纹,也能抚平心灵感触;“妈妈”其实是“想要”;道歉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免除责任”;酒精可以使人长寿?合唱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这些结论不仅源于作者细腻的观察,而且还经过了科学实验的验证,具有的科学依据。所以我们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奇怪的现象,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关键词:爱情、男人和女人、两性、幽默、浪漫、催产素和多巴胺、婚姻市场、择偶效仿、染色体、金钱、章鱼保罗、道歉、单身婚礼、肉毒杆菌素、争吵、感性、理性、搭讪、闲聊、吻别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幽默的科学小品文。作者艾卡特·冯·希施豪森对于爱情中大大小小的情感体验、情侣之间的幽默以及种种想象,给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什么猕猴在电梯里表现得比人还聪明?女人在排队上的调情跟果蝇有什么关系?遥控器和男人的狩猎本能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本书将告诉你答案。在本书中,男人和女人们终于可以互相嘲笑了!情侣嘲笑单身,单身嘲笑情侣。
作者巧妙幽默地把科学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数钱可以治愈疼痛;肉毒杆菌可以去除额头皱纹,也能抚平心灵感触。在哺乳期间的“乳头困惑”可以影响男人们的一生。
此外,本书也指导我们,如何治愈爱情中遭受的创伤,如何更好地解决矛盾冲突,如何在与爱人结束度假后依然能够一起甜蜜地手牵手回来。
爱情会走向何方?答案由我们自己来寻找。只有一点是确定的:仅仅这个方向也是令人感到愉快的。
目录
章爱不单行
无条件之爱的催产素 -008
歌曲与阴影 -014
如何选择我们的伴侣 -021
非常有用的性爱建议 -027
爱的证明卡片与争吵卡片 -033
争吵的高超艺术 -035
避免争吵的
婚姻市场的 10 条黄金法则 -045
夺人所爱时的刺激 -050
你太不浪漫了 !-057
男女思维差异的科学解释 -062
男人和女人的钟形曲线 -068
第二章 爱情本身和为了自己的爱
马拉喀什的毛毯小贩 -072
美的时光? -075
有心脏的细菌 -085
腼腆之人的篮球赛 -089
一个关于“妈妈”的误解 -093
向乌鸦学习 -095
爱情、心脏和疼痛的关系 -097
道歉的真实含义 -106
今天我要嫁给我自己 -112
我会变得更好 -115
第三章 对皮肤和肉体的爱
鱼疗 Spa-120
男人的乳头困惑 -122
美丽的代价 -128
垃圾邮件、和铃兰 -131
时间的龋齿 -136
首神经生物学情歌 -140
第四章对理性和感性的爱
学会用右耳搭讪 -144
泪腺的压力 -146
一心可以二用吗? -150
钱是真正的止痛药 -154
代价是汗水! -159
那些你没说过的闲话! -162
眼睛也跟着一起阅读 -170
对长期关系的歌颂 -174
第五章对食物和饮料的爱
聪明的人喝酒时会先让步 -178
性爱和食物 -182
坚强意志和奶酪薯片 -185
成为不吸烟的人 -193
欢饮的不欢之处 -199
第六章爱的细节
弗洛伊德短信 -206
乘电梯的智慧 -210
男人和遥控器 -218
章鱼保罗的秘密 -224
失败的水龙头 -229
一切都是电子化? -233
打电话时的偏见 -239
后退也是一种进步 -242
只要一个吻 -248
第七章不愿结束的爱
听!这声音多美妙 -254
带包装的礼物 -266
医生如何成为健康? -272
这是您的小费! -280
企鹅的故事 -285
你准备在剩余时间里做什么? -290
后记-293
致谢-296
作者介绍
艾卡特·冯·希施豪森博士在大学学习了医学和科技新闻学专业。他是一名备受欢迎的戏剧家、作家和主持人,2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德国众多媒体中。他用自己的希施豪森氏幽默来类比科学和医学的内容,用欢笑给人们以持久的启发。他的《与其功能一起增长》和《福不单行》这两本书高达万。自2009年以来,他在德国NDR电台参加了《蒂特延和希施豪森》这档谈话节目,并且自2010年以来还主持了德国ARD电台的《问一下老鼠》和《人类的奇妙智力竞猜》这两档科学节目。他和“幽默有助康复”基金会一起不遗余力地为医院中的病人带来欢乐。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每一个主要角色都不是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拥有着极其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灵魂。你会看到一个平日里坚不可摧的角色,在某个瞬间爆发出令人心碎的脆弱;也会发现一个看似柔弱的人物,在面对巨大压力时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智慧。作者没有急于给这些人物贴上简单的“好”或“坏”的标签,而是将他们置于道德的灰色地带,让他们在人性的幽微之处挣扎、成长、甚至沉沦。我尤其着迷于那些内心独白的部分,那些细腻的情感波动、那些自我怀疑与自我和解的挣扎,都被捕捉得异常精准,仿佛作者本身就是那个角色,将自己的全部心绪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读完之后,我常常会反思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某些抉择,这些虚构的人物经历,竟然能为现实中的迷茫提供一种奇特的参照系和慰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饕餮盛宴,那种浓郁的色彩搭配,乍一看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某种热烈而又带着一丝忧郁的气息。装帧的质感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对内部的内容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个抽象的符号,它既像是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又像是一滴恰到好处滴落的眼泪,充满了故事感。光是端详这个封面,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这本书时投入的细腻心思。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充满张力的视觉符号,究竟预示着故事里怎样的情感纠葛与命运转折?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装饰,更像是通往那个故事世界的第一个暗号,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开扉页,探寻其后隐藏的万千情绪。这本书的整体包装散发出一种高级的、内敛的艺术气息,让人在书架上看到它时,会有一种“这必须拥有一本”的强烈冲动。从外在的包装就能窥见出版方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程度,无疑是想将其打造成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品。
评分故事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妙,仿佛是经验丰富的交响乐指挥家在掌控着每一个音符的强弱和快慢。开篇时,作者用了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缓慢而温柔地铺陈出人物所处的环境,那种环境描写极其细致,每一个角落的光影、每一缕拂过皮肤的风,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之中,感同身受着角色的初始心境。然而,当故事发展到某个关键节点时,节奏突然加快,犹如疾驰的列车,情节跌宕起伏,一系列突发事件接踵而至,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必须一口气读完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技巧,让阅读体验如同乘坐过山车般刺激而又充满层次感。我欣赏作者懂得何时该慢下来让人沉思,何时该快起来引人入胜,而不是一味地平铺直叙或者故弄玄虚,这种对叙事动力的精准控制,是这部作品区别于许多同类题材的关键所在。
评分整本书所探讨的主题无疑是宏大而深刻的,它超越了单纯的个人情感纠葛,触及到了关于时间和记忆、选择与命运的哲学性议题。作者没有给出任何标准答案,而是将这些沉重的问题抛给了读者,引导我们在故事的迷宫中自行寻找出口。我读到关于“失去”的部分时,深感震撼,那不是简单的分别与遗憾,而是对存在本身的一种深刻质疑与重塑。书中对“时间流逝”的描写尤其令人玩味,它不是线性的,而是像碎片化的记忆一样闪回与交织,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疏离又亲密的错位感。这本书的后劲非常足,合上书本后,故事的情节或许会逐渐淡去,但那些关于人性的本质、关于如何与不完美的世界共存的思考,却如同烙印一般留在了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这种能引发深度内省的作品,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学作品。
评分语言风格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它不像某些严肃文学那样高高在上,也不像通俗小说那样轻佻浮泛,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平衡点。作者的遣词造句充满了雕琢感,每一个动词的选择都极为考究,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读者的想象空间。更难得的是,书中穿插着一些非常具有画面感的比喻和象征,这些修辞手法绝非为了炫技,而是精准地服务于故事的情感氛围。比如描述某种失落感时,他会用“像被抽走了骨架的雕塑”,这种描述一下子就让抽象的情绪具象化了,读到这些句子时,我常常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咀嚼其间的韵味。这种文字的力量,让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美的享受,而非仅仅是信息的接收,它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耐读性,让人愿意反复翻阅,捕捉那些初读时可能错过的文字的精妙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