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成语 典故
:25.90元
作者:宋启航,赵峰,金萍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44074933
字数:
页码:2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成语是凝练的语言艺术,短短的四字或八字,就包蕴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且无不生动传神。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成语·典故》正是以成语为切入点,对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做详尽的解读,不仅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而且还略作学术的考察,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惟其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可亲可爱而又博大精深的一面才可展露无遗。
目录
关于成语·典故(代序)
章 人文渊薮
一、观象授时
二、铜壶滴漏
三、七月流火
四、盈盈一水
五、飞龙在天
六、朱雀玄武
七、西狩获麟
八、盘古开天
九、补天浴日
十、羲皇上人
第二章 天下始成
一、巍巍昆仑
二、绝地天通
三、大禹治水
四、后羿射日
五、禹贡九州
六、弼成五服
七、气冲牛斗
八、问鼎中原
九、体国经野
十、虚左以待
第三章 君臣际会
一、三皇五帝
二、尧天舜日
三、三过家门而不入
四、网开一面
五、酒池肉林
六、防民之口
七、千金一笑
八、愿者上钩
九、周公吐哺
十、大义灭亲
第四章 一家之亲
一、炎黄子孙
二、魑魅魍魉
三、猛志常在
四、同气之亲
五、姓甚名谁
六、文昭武穆
七、五侯蜡烛
八、众醉独醒
九、花好月圆
十、明日黄花
第五章 诸子光辉
一、礼崩乐坏
二、九流十家
三、有教无类
四、反求诸己
五、移风易俗
六、墨守成规
七、一毛不拔
八、大智若愚
九、鹏程万里
十、法不阿贵
十一、白马非马
十二、燮理阴阳
作者介绍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成语·典故》:
一、观象授时人类初认知自然的行为,即是对空间和时间的分辨。中华民族作为农业民族,对天地的依赖非常强,早的创世神话也是由此而来,这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辨方正位、观象授时的历史实践。
在现存的史料里,次系统地规划天地运行的行为出现在尧的时期。
很久以前,当政的首领叫做放勋,他就是帝尧。
帝尧是一个非常圣明的君主,他崇尚文治,思虑周全,生活俭朴,秉性谦和。他的品性感染了全国子民,使他统治下的亲族和百姓之间都非常和睦。这个时候,天下万国都来臣服于尧,尧也重新设立了天下的秩序。
尧命令羲、和两人去观察天球上的日月星辰的运行。他们又分别命令其他四个臣子去四方观察天象。
他们派遣羲仲前往东方的嵋夷之地,这个地方也叫呖谷。他在这里确定春分之时。在春分的时候,太阳从正东升起,昼夜平分,北斗的斗杓指向东方。在这个季节,因时顺气,成育万物。他们又命令羲叔去极南之地,叫做交耻的地方,去确定夏至。在夏至之时,白昼时间长,北斗的斗杓指向南方。在这个季节,鸟兽羽毛稀疏,天气炎热。他们又命令和仲前往西土,在昧谷这个地方确定了秋分。秋分之时,太阳从正西方落下,昼夜时间相同,北斗斗杓指向正西。在这个季节,天气渐寒,鸟兽毛羽重生,但还不繁盛。他们又命令和叔去朔方,在幽都这个地方确定冬至。冬至时白昼极短,北斗斗杓指向北方。在这个季节,天气严寒,鸟兽的羽毛繁盛。经过长期精心观测,他们发现不同天体在天盖上的位置变化对应着时间的变化,找到了确定时间的准确标志。
《尚书·尧典》是儒家历史编纂学中早的创世神话,但已经经过了朴素的历史化。在这之后出土的战国帛书里,观象授时的神话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传说古代有一位大神叫做伏羲,他是华胥国的后代。他住在雷夏泽,带领着人民从事渔猎生产。那时天地未开,宇宙处于蒙昧的状态,到处是混沌莫辨的景象。当地虽然草木茂盛,但风雨时常肆虐。
伏羲娶女娲为妻,生了四个孩子,他们确立天道,于是天地乃定,化生万物。后来禹和契继承前业,划分土地疆界为九州,记录星辰移动的轨迹,疏通山川四海,使大地归于平静。当时还没有日和月,人民完全依靠伏羲和女娲的四个孩子分守四方,轮流在天周步行测算,以此确定季节。这四个孩子,老大叫做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燃,老四叫墨干。
他们所确立的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又过了好多年,太阳和月亮才被帝俊创造出来。
但九州还不平坦,大地与山川都向东南倾斜。伏羲和女娲的四个孩子又来到天空之上,推动天空围绕北极转动,又用青木、红木、黄木、白木和黑木做了五根柱子,撑起天空。这时炎帝又命令祝融请四子从天上来到人间,让他们确定两分、两至日太阳在天空上的运行轨迹,同时确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一切定好之后,帝俊开始命令太阳月亮沿着这些轨迹运行。
后来共工氏又根据日月的运行推算历法,却因为算法疏忽,形成阴阳两种历法,使阳历年长于阴历年。四子又重新设立闰月,使年岁相合。共工的疏忽使得时节无常,失去秩序;四子的努力又使得日月运行恢复了秩序。从此之后,人间才有了朝、昏、昼、夜的区别,宇宙就被创造出来了。
……
序言
我一直认为,学习语言不仅仅是掌握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中国的成语,正是这种集大成的体现,它们简练却含义丰富,往往能用寥寥数语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或生动的故事。当我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成语 典故》这个标题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曾经在课本上、文学作品中读到过的成语,以及它们背后那些引人入胜的传说。我猜想,这本书会像一个知识的宝藏,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中国古代智慧世界的大门。我期待它能够详细地讲述每一个成语的来龙去脉,不仅仅是简单地解释意思,更是要还原故事发生的场景,介绍相关的人物,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从而让我能够更立体、更深刻地理解成语的内涵,并从中学习到古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道德准则。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扇门,瞬间把我拉回了中学时代,那段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知识的青葱岁月。那时候,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穿插讲些成语背后的故事,那些生动形象的典故,比如“画蛇添足”的荒唐,“守株待兔”的痴傻,还有“掩耳盗铃”的愚蠢,都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传统文化的最初敬意。我一直觉得,成语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精炼的语言,更是因为它们背后蕴含的智慧、教训以及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立刻就联想到,这一定是一本能够帮我重温那些经典瞬间,并且深入挖掘成语背后更深层含义的书。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博学的老者,缓缓道来,让我不仅记住那些成语,更能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印记。我想象着,翻开书页,仿佛能听到古人的低语,看到他们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他们在那一刻的心情,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多么令人着迷。
评分每次看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和自豪感。我生长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从小就听长辈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其中很多都和成语典故息息相关。那些充满智慧和趣味的典故,比如“愚公移山”的坚持,“精卫填海”的毅力,还有“卧薪尝胆”的隐忍,都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我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成语 典故》这个名字时,我立刻就觉得,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能够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我猜想,这本书会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我熟悉或者可能不熟悉的成语典故娓娓道来,让我不仅仅是“知道”它们,更是能“理解”它们,感受到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我希望它能让我重新拾起那些被遗忘的传统,并从中获得启发和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语言充满兴趣的研究者,我总是对那些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知识体系抱有极大的热情。中国的成语,便是这样一个奇妙的宝库,它们不仅仅是词汇,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哲学和人生智慧的微型故事。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立刻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深厚底蕴。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对成语的字面解释,而是会像一位细致的考古学家,挖掘出每个成语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人物和时代背景。我期待它能提供详实的历史资料,分析成语的演变过程,甚至探讨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我想象着,通过这本书,我能更清晰地看到古代社会的面貌,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这是一种智识上的探索,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令人无比期待。
评分最近工作压力很大,经常感到身心俱疲,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一些生活的情趣和深刻的洞察。在这种状态下,我特别渴望能有一些读物,能够让我暂时抽离现实的烦恼,进入一个更广阔、更富有人文气息的世界。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标题,《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读本:成语 典故》,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种沉淀和智慧。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本身就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考。而“典故”二字,更是暗示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成语解释,而是会深入到每个成语的起源,讲述那些生动有趣、甚至发人深省的故事。我猜想,这或许是一本能够帮助我打开思维,重新审视事物,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和哲理的书。我希望能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找到一种更加从容、更加睿智的生活态度,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保持一颗宁静而充满活力的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