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象棋棋王經典中局(第二輯)
定價:46.00元
作者:張弘
齣版社:經濟管理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96309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張弘編著的《象棋棋王經典中局(第2輯14屆全國冠軍鬍榮華2屆全國冠軍柳大華)》是“象棋棋王經典叢書”係列叢書之一。本書選取鬍榮華和柳大華兩位棋王徵戰譜中*精彩的30盤對局,並就棋局*精華與高潮的部分加以評述。這本書介紹的是鬍榮華和柳大華的經典中局。讀者通過對棋王經典中局加以研習,必會在大局觀、戰略戰術、臨場應變、經驗教訓、比賽心態等方麵有所感悟與提升。
內容提要
目錄
鬍榮華經典中局 部分 人物介紹 第二部分 傳記故事 第三部分 棋路曆程 第四部分 經典中局 局 楊官磷負鬍榮華——1960年全國象棋個人決賽 第二局 季本涵負鬍榮華——1962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三局 鬍榮華勝楊官磷——1964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四局 鬍榮華勝王嘉良——1965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五局 陳新全負鬍榮華——1965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六局 錢洪發負鬍榮華——1978年江蘇、上海、甘肅、廣東四省市象棋賽 第七局 蔡福如負鬍榮華——1978年江蘇、上海、甘肅、廣東四省市象棋賽 第八局 鬍榮華勝李來群——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 第九局 傅光明負鬍榮華——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 第十局 王嘉良負鬍榮華——1980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十一局 楊官磷負鬍榮華——1982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十二局 王嘉良負鬍榮華——1982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十三局 鬍榮華勝臧如意——1983年恒順杯象棋邀請賽 第十四局 趙國榮負鬍榮華——1983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十五局 鬍榮華勝於幼華——1983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十六局 鬍榮華勝趙國榮——1984年昆化杯象棋大師賽 第十七局 黃勇負鬍榮華——1984年第三屆三楚杯象棋名手邀請賽 第十八局 鬍榮華勝呂欽——1986年第六屆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第十九局 呂欽負鬍榮華——1987年第七屆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第二十局 閻文清負鬍榮華——1992年蓬萊閣杯全國象棋男子精英賽 第二十一局 鬍榮華勝李來群——1992年寶仁杯世界順炮王爭霸賽 第二十二局 鬍榮華勝呂欽——1997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二十三局 鬍榮華勝呂欽——1999年中華靈芝寶杯第十九屆全國象棋冠軍賽 第二十四局 鬍榮華勝於幼華——2000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二十五局 陳富傑負鬍榮華——2003年銀荔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二十六局 王斌負鬍榮華——2006年第五屆威凱房地産杯大師排位賽 第二十七局 鬍榮華勝汪洋——2008年首屆九城杯象棋超霸賽 第二十八局 洪智負鬍榮華——2011年第三屆句容茅山·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第二十九局 王斌負鬍榮華——2011年第二屆全國智力運動會 第三十局 鬍榮華勝趙鑫鑫——2013年第五屆句容茅山·餘坤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柳大華經典中局 部分 人物介紹 第二部分 傳記故事 第三部分 棋路曆程 第四部分 經典中局 局 柳大華勝徐天利——1980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二局 柳大華勝李來群——1981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三局 柳大華和楊官磷——1982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四局 柳大華勝言穆江——1984年昆化杯象棋大師邀請賽 第五局 陳信安負柳大華——1984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六局 柳大華勝鄭新年——1985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七局 陶漢明負柳大華——1991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 第八局 蔡忠城負柳大華——1993年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第九局 柳大華勝金波——2005年啓新高爾夫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十局 王斌負柳大華——2006年啓新高爾夫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十一局 柳大華勝呂欽——2007年屆來群杯象棋名人戰 第十二局 柳大華勝黃仕清——2008年惠州華軒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十三局 張強負柳大華——2008年惠州華軒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十四局 柳大華勝陶漢明——2008年第三屆楊官磷杯全國象棋公開賽 第十五局 謝巋負柳大華——2009年惠州華軒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十六局 柳大華勝鄭一泓——2009年九城杯中國象棋年終總決賽 第十七局 張申宏負柳大華——2010年北武當山杯全國象棋精英賽 第十八局 柳大華勝鄭惟桐——2010年北武當山杯全國象棋精英賽 第十九局 洪智負柳大華——2010年北武當山杯全國象棋精英賽 第二十局 柳大華勝呂欽——2010年第二屆句容茅山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第二十一局 柳大華勝洪智——2010年第二屆句容茅山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第二十二局 柳大華勝蔣川——2010年第五屆後肖杯象棋大師精英賽- 第二十三局 許銀川負柳大華——2011年第三屆句容茅山·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第二十四局 程進超負柳大華——2011年伊泰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二十五局 柳大華勝王天一——2011年伊泰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二十六局 趙國榮負柳大華——2011年屆重慶黔江杯全國象棋冠軍爭霸賽 第二十七局 柳大華勝李鴻嘉——2012年伊泰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二十八局 蔔風波負柳大華——2013年遊戲天下棋弈全國象棋甲級聯賽 第二十九局 柳大華勝王天一——2013年第二屆重慶黔江杯全國象棋冠軍爭霸賽 第三十局 柳大華勝呂欽——2013年第二屆碧桂園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
作者介紹
張弘,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係,國傢一級運動員,國傢初級教練員。1998年考入黑龍江省體校象棋專業,進入黑龍江省象棋隊訓練。數次代錶黑龍江隊參加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其中2001年獲得全國團體錦標賽甲組第五名。多次獲得黑龍江省象棋賽前三名,2013年獲哈爾濱市和諧杯象棋精英賽冠軍。2002年調入當代體育雜誌社《棋藝》編輯部工作,現任首席編輯。2006年始,兼任黑龍江省棋牌訓練管理中心象棋教練,負責省內青少年培訓教學工作,培養齣瞭多名全省象棋少年錦標賽冠軍。著有《中國象棋大師之路自學叢書》(閤著)、《名師教象棋叢書》(閤著)。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包裝就挺精緻的,封麵設計也很有吸引力,一看就知道是花瞭心思的。我平時對象棋中局的理解一直比較模糊,總覺得那些棋譜看得雲裏霧裏,掌握起來總是差那麼一點意思。拿到這本書,我本來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想看看能不能把那些復雜的局麵梳理清楚。書的排版很舒服,字體大小和行間距都很閤適,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開頭的幾章,我感覺作者用瞭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一些基礎的中局概念,沒有一下子就扔齣很多高深的理論,而是循序漸進。比如,他會通過一些經典的實戰棋例,來分析不同階段的攻防要點,以及如何通過棄子來製造機會。我特彆喜歡的一點是,作者在講解過程中,會穿插一些個人的理解和感悟,而不是單純的羅列招法,這讓整個閱讀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有時候,讀著讀著,就會覺得自己好像也和作者一起站在棋盤前,思考著每一步的得失。雖然我還沒有深入到後麵的內容,但僅僅是前麵的講解,就已經讓我對中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期待接下來的內容能夠讓我更加精進。
評分說實話,我對象棋中局的研究一直處於一種“淺嘗輒止”的狀態,總是覺得難以深入,也缺乏係統性的學習。之前也看過不少中局的書籍,但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棋譜的堆砌,看完之後感覺收效甚微。這本《象棋棋王經典中局(第二輯)》給我帶來瞭耳目一新的感覺。首先,它的選材非常講究,作者似乎花瞭大量的心思去挑選那些最能代錶中局精髓的經典棋例。這些棋例,無論是在戰術的運用,還是在戰略的布局上,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其次,作者的講解方式也非常獨特。他沒有簡單地復述棋譜,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步棋背後的思想和意圖,以及對整個局麵的影響。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分析過程中,對於一些“關鍵點”的強調,比如如何在不利局麵下尋找反擊的機會,或者如何通過一些小的戰術手段來扭轉局麵。這種講解方式,讓我感覺不僅僅是在學習棋譜,更是在學習一種“棋藝的哲學”。讀完這本書,我對中局的理解,確實有瞭一個質的飛躍,感覺自己下棋時,對局麵的判斷能力和處理能力都有瞭顯著的提升。
評分我是一個下棋經驗不算少,但總感覺自己在中局階段總是“卡住”的棋迷。遇到劣勢局麵,不知道如何挽救;遇到均勢局麵,又找不到突破點,常常在中盤階段就稀裏糊塗地輸掉。市麵上關於象棋中局的書籍不少,但很多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晦澀,看下去總是提不起精神,也難以吸收。這次偶然翻到這本《象棋棋王經典中局(第二輯)》,感覺眼前一亮。它的切入點非常接地氣,不是一開始就講解什麼“陣型”、“攻擊核心”,而是從一些最常見、最容易齣現問題的中局環節入手。比如,如何處理子力不均的局麵,如何應對對方的集中攻勢,以及如何利用地形優勢進行反擊。書中對每一個棋例的分析都非常細緻,不僅講解瞭每一步棋的意圖,還深入剖析瞭雙方的戰略思想和戰術變化。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章節,講的是如何在中局階段進行“局麵交換”,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把抽象的局麵交換具象化瞭,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其中的奧妙。而且,書中還特彆強調瞭“主動性”的重要性,提醒讀者在任何時候都要思考如何掌握局麵的主動權,而不是被動地應招。讀這本書,感覺就像是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棋手,一步一步地走過那些充滿挑戰的中局。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棋手,我一直渴望能在中局階段有更大的突破。很多時候,感覺自己的棋路比較單一,遇到變化就容易“死棋”,或者說,明明局麵不錯,卻不知道如何進一步擴大優勢。拿到這本《象棋棋王經典中局(第二輯)》,我被它獨特的視角所吸引。它沒有像其他一些書籍那樣,上來就講大量的戰術組閤或者是什麼“攻勢套路”。相反,它從棋手在實戰中經常遇到的睏境齣發,比如“如何化解對方的子力優勢”、“如何尋找弱點進行反擊”、“如何在不利局麵下尋求轉機”等等。作者在講解時,語言非常生動,常常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來闡釋復雜的棋理,讓我這種理論功底不太紮實的人也能輕鬆理解。而且,書中選取的中局棋例,都非常具有代錶性,而且作者的講解也非常深入,不僅僅是分析招法,更重要的是分析背後的“為什麼”。我感覺,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重要的是一種“棋感”的提升。它讓我明白瞭,在中局階段,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對局麵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
評分我一直認為,象棋的魅力很大一部分體現在中局的博弈上。一個精彩的中局,往往能決定一場棋局的勝負,更能展現棋手的智慧和功力。然而,中局的理解和掌握,確實是一大難題。市麵上很多中局書籍,要麼是側重於理論體係的構建,要麼是搜集大量棋譜進行堆砌,對我這樣的普通愛好者來說,往往顯得有些遙遠和枯燥。這本《象棋棋王經典中局(第二輯)》則不一樣。它在內容上,感覺更側重於實戰性和操作性。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構建一套復雜的理論體係,而是從實際對局齣發,選取那些真正能夠反映中局精髓的經典棋例。這些棋例,經過作者的精心篩選和深入解讀,變得非常具有代錶性。他不僅僅是列齣招法,更重要的是,他會深入剖析棋手當時的思路,以及每一步棋背後的邏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對於一些“細節”的關注。比如,有時候一個不起眼的棄子,或者一次巧妙的過門,就能改變整個局麵的走嚮。作者對這些細節的挖掘和解讀,讓我受益匪淺。讀這本書,與其說是在學習棋譜,不如說是在學習一種“思考棋局”的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