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定价:26.00元
作者:陈磊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011145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自2006年推出**辑开始,累计销售上千万册,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主要版本。
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经过认真调研,中华书局决定推出升级版,从原来的50种调整为60种,其中增补的新书都是堪称经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也有适合广大师生教学阅读的重要作品。相信书店、读者会更加喜欢升级版的“中华经典藏书”。
内容提要
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其主旨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在选材上能够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作用的政治史就毫无疑问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通鉴》极其重视腐败政治,对于政治清明和黑暗时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视战争。举凡权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进退都有详尽深入的记载,这些内容也是《通鉴》一书的精华所在,记述中尤其表现出编年史的优点。比起纪传体的一事互见于不同传记,《通鉴》在记述一件事、一项制度的时候,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全貌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目录
秦纪
荆轲刺秦
汉纪
楚汉相争
诸吕之变
戾太子事件
王莽的复出
马皇后抑制外戚
宦官
魏纪
司马懿诛曹爽
晋纪
桓温废立
淝水之战
齐纪
魏迁洛阳
梁纪
侯景之乱
陈纪
杨坚篡周
隋纪
杨广夺嫡
唐纪
玄武门之变
贞观治道
中宗复辟
中宗和韦后之死
李林甫当政
马嵬事变
李辅国弄权
王叔文、王侄用事
李锜叛乱
甘露之变
唐昭宗和朱温
后周纪
周世宗征伐淮南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装帧设计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封面用料考究,那种微微泛着光泽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下子就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棒,不是那种廉价的泛黄纸,而是偏向米白色的,对眼睛非常友好,长时间阅读下来也不会觉得特别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排版,字号大小适中,行距和字间距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一些比较拗口的古文,在这样的清晰排版下也能更容易地被大脑接纳和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在注释和译文的处理上做出的平衡,既保留了原文的古朴和韵味,又通过精炼的现代汉语译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在阅读中既能领略历史的厚重,又不至于被晦涩的文字劝退。这套书无疑是为那些真正热爱经典、追求阅读体验的读者量身定做的,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本身也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个版本的《资治通鉴》,但往往在“连续性”上出了问题,不是版本残缺不全,就是注释过于零散,读起来总感觉心神不宁。而这套“升级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首先,它似乎在校对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我仔细对比了几个关键的篇章,发现文字的准确性很高,很少出现错字或断句错误,这对于阅读体验至关重要,避免了阅读中断的尴尬。其次,整体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好。通鉴的特点是篇幅宏大,时间跨度极长,如果节奏不对,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倦感。但这套书的编者似乎深谙此道,他们在重要战役和政治风波的处理上,会适当地放慢叙事速度,详略得当,而在平稳过渡的时期则保持适度的简洁。这种行云流水般的阅读感受,让我能一气呵成地沉浸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之中,非常流畅和过瘾。
评分阅读历史巨著,最怕的就是内容过于枯燥或者观点陈旧,但这套书成功地做到了“古为今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司马光笔下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它在现代编纂和校对的过程中,融入了当代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在阅读到一些关键的历史转折点时,发现书中的注释或导读部分,能够提供非常精辟且多维度的解读,让人能跳脱出单一的视角去看待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博弈。比如对于某些争议性极大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没有简单地下定论,而是呈现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公论”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深度的挖掘和理性的分析,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和愉悦感,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历史,而是在主动地参与对历史的再构建。这对于想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运作逻辑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
评分从一个工具书的角度来看,它的辅助功能设计得极其人性化。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历史学者来说,庞大的人名地名常常是阅读的一大障碍,背了前面忘了后面。这套书在人名出现时,通常会在首次出现或关键时刻提供清晰的“小传”或背景介绍,极大地减轻了记忆负担。而且,它在卷首或卷末附带的索引和时间轴图表,简直是神器级别的存在。我甚至不必完全依赖外部资料,就可以通过书本身的结构,快速定位到某一时间段的统治者和主要矛盾焦点。这种“自给自足”的设计理念,让历史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文本阅读,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时交叉参考、构建知识框架的立体工程。这让原本高不可攀的“大部头”,瞬间变得亲切易懂,真正体现了“升级”的价值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买书时通常会比较务实,追求性价比,但这次购买完全超出了我对“实用性”的期待,甚至带给我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智慧。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思考,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君臣是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最终抉择的。这种对古代政治家决策过程的深度剖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思考当前社会问题的角度。书中的权谋、进退、用人之道,虽然是几百上千年前的智慧,但其底层逻辑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这套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它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类复杂群体行为和权力运作的“指南”,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领悟和启发,让人觉得这笔投入是绝对值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