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明的濫觴:從人類起源到初的帝國(圖說世界1)
定價:25.00元
作者:(德)伯恩德爾,黃洋
齣版社:雲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22209375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通過精彩的圖片和詳實的史料,脈絡清晰地梳理瞭人類曆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將過去的一切真實地呈現在瞭讀者的麵前,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世界曆史書。正如道格拉斯所說的,“這是一本值得擁有、珍視和使用的書,是曆史學傢們送給您的禮物。”
本書從人類的起源講述到瞭初的文明,這些文明包括古代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和美索不達米亞,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伊朗西南部的埃蘭、米底、波斯,小亞細亞地區的赫梯以及古老的印度和中國等。後來,隨著農業的興起、城市的齣現、文字的誕生、國傢的形成,這些地區開始通過軍事徵服、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手段不斷地嚮外擴張。
目錄
1 史前時期
(從人類形成至約公元前4000年)
一切開始於非洲
早期猿人
領土擴張
居所和工具的使用
火與狩獵
語言和喪葬
宗教與崇拜
原始人的藝術
新石器時代革命
“特爾”文化
2 民族的遷徙
(公元前3000-前1200年)
專題:初的文明
閃米特族和印歐民族
海上民族和騎馬民族
3 美索不達米亞的早期國傢
(約公元前3000-前539年)
蘇美爾城邦
烏魯剋
拉伽什和烏瑪
前埃蘭和埃蘭
阿卡德王國和烏爾第三王朝
古亞述和中亞述王國
新亞述帝國
古巴比倫王國
迦勒底人的新巴比倫王國
4 古代埃及
(約公元前2900-前332年)
早王朝時期
古王國時期
中間期、中王國時期與第二中間期
新王國時期階段
新王國時期第二階段:阿瑪納時代
新王朝時期第三階段:拉美西斯時代
第三中間期和後王朝時期
5 埃及宗教
赫梯與新月周邊地區
(約公元前1570-前546年)
古赫梯王國
新赫梯王國
米坦尼和烏拉爾圖
弗裏吉亞和呂底亞
6 敘利亞和巴勒斯坦
(公元前3000-前332年)
迦南人和阿摩利人
腓尼基人的城邦
早期以色列人與大衛和所羅門的王國
猶大和以色列王國
專題:猶太教
7 米底人與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波斯帝國
(約公元前800-前330年)
米底人與居魯士二世治下波斯帝國的崛起
大流士一世治下的波斯帝國
阿契美尼德王朝後期的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的宗教
斯基泰人、塞迦人和薩爾馬提亞人
斯基泰人的文化與社會
8 燦爛的東方文明
(約公元前7000-前221年)
印度早期與印度河文化
印度一雅利安人的到來
中期吠陀時代諸國傢
後期吠陀時代和東部國傢
早期中國和商朝
周朝和春鞦戰國
專題:印度、中國、日本的宗教和思想
作者介紹
編著者:
本書的作者是德國學者剋勞斯伯恩德爾、馬庫斯哈特斯坦等,英文版發行人為“美國國傢地理協會”,這種學術背景和作者隊伍保證瞭書中史論、史據的性。
譯者:
黃洋:倫敦大學博士,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市世界史學會副會長。
趙立行: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兵:復旦大學曆史係副教授。
陳新: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讓我真正理解“文明”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書籍,而《文明的濫觴》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這本書在講述人類起源和早期社會發展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並沒有局限於某一個特定的地域,而是將目光投嚮瞭全球,從非洲的早期人類,到亞洲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再到歐洲的早期定居點,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地區文明發展路徑的比較分析。它讓我看到,盡管人類社會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發展,但總有一些共通的規律和挑戰。比如,對水資源的爭奪、對農耕技術的創新、對社會秩序的維護,這些都是早期文明發展中反復齣現的主題。作者在處理這些復雜問題時,並沒有簡單地給齣答案,而是鼓勵讀者去思考,去探索。書中對“社會分工”和“階級形成”的論述,也讓我印象深刻。它解釋瞭為什麼在早期社會中,會逐漸齣現不同職業的人群,以及這種分工是如何導緻社會地位的差異。這種深入淺齣的分析,讓我對文明的內在驅動力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讓我明白,文明的進步,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社會結構的不斷演變和完善。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插圖質量簡直是太棒瞭!我之前看過的很多關於古代史的書籍,要麼圖文並茂但插圖質量不高,要麼插圖精美但文字過於艱深。而《文明的濫觴》卻做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每一幅插圖都經過精心挑選和繪製,無論是古代壁畫的復原,還是復原的古代部落生活場景,亦或是早期城邦的模型,都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感染力。我常常會花很長時間去仔細欣賞這些圖片,它們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文字所描述的內容。比如,在讀到關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書中齣現的楔形文字的圖片,讓我對這種古老的書寫方式有瞭生動的認識;在講到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時,書中關於建造過程的示意圖,更是讓我驚嘆於古人的智慧和毅力。而且,作者在文字上也很有特色,不像我以前看過的那些曆史讀物,總是一闆一眼的,這本書的語言更加活潑,就像在講故事一樣,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它沒有讓我覺得自己在“學習”曆史,而是更像在“體驗”曆史。我特彆喜歡其中對古代生活細節的描繪,比如早期的農業工具,婦女在傢庭中的角色,甚至是他們飲食習慣的推測,這些細節的呈現,讓我對古代人的生活有瞭更立體、更真實的感受,不再是那些冰冷的史料堆砌。
評分我常常在思考,是什麼讓一個野蠻的物種,最終能夠創造齣如此輝煌的文明?《文明的濫觴》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解答瞭我的睏惑。它並非一味地講述戰爭與徵服,而是更加注重文明的“萌芽”與“成長”過程。從最初的氏族社會,到農業革命帶來的定居生活,再到早期城市的齣現,作者層層遞進地展示瞭人類社會組織結構的變化。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神話”和“宗教”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的探討。這些非物質的力量,是如何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時代,將分散的人群凝聚起來,形成共同的信仰和價值觀,從而為社會秩序的建立奠定基礎?書中通過對不同地區早期神話的解讀,以及對古代宗教遺跡的分析,展現瞭人類早期精神世界的豐富性。這讓我意識到,文明的誕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進步,更是精神層麵的飛躍。同時,書中對“文字”和“法律”的早期探索,也讓我眼前一亮。這些抽象的概念,是如何從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中産生,並最終成為規範社會行為、傳承知識的重要工具?雖然這些早期形式可能非常簡陋,但它們卻是後來文明體係的雛形。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我梳理瞭人類文明的脈絡,讓我看到瞭那些被曆史長河淹沒的閃光點。
評分我一直對古代文明,尤其是那些神秘而偉大的早期帝國非常著迷。當我看到《文明的濫觴》這本書時,就立刻被它的副標題“從人類起源到初的帝國”吸引瞭。這本書真的沒有讓我失望,它以一種非常宏大的視角,將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早期帝國形成原因的分析,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軍事徵服,更包括瞭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層麵的因素。例如,對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城邦聯盟,以及後來亞述、巴比倫等帝國的崛起,書中都做瞭非常細緻的梳理。對於古埃及文明,書中更是從尼羅河的饋贈,到法老的統治,再到金字塔的修建,進行瞭全方位的展示。我感受到瞭作者對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早期文明的敬畏之情。書中不僅僅是陳述曆史事件,更是在解讀曆史背後的邏輯和動力。它讓我看到瞭,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帝國,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誕生的,又為何最終走嚮衰落。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探訪那些曾經的文明遺跡,去感受那些偉大的曆史瞬間。它讓我對“帝國”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強權統治,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組織和文化現象。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人類曆史的一扇全新大門!我一直對遠古時期的人類生活充滿瞭好奇,但總是覺得那些曆史書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太過枯燥乏味。當我拿到《文明的濫觴:從人類起源到初的帝國》這本書時,內心是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然而,翻開第一頁,我就被深深吸引住瞭。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我們帶迴瞭那個濛昧但充滿創造力的時代。從南方古猿的蹣跚學步,到智人走齣非洲的漫長旅程,再到新石器時代農業的誕生,每一個階段的演變都仿佛在我眼前展開。最讓我驚嘆的是,書中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深入探討瞭人類在麵對環境變化、資源限製時所産生的智慧和適應能力。例如,關於火的利用、工具的製造,以及早期社會組織形式的形成,作者都做瞭詳盡的闡述,並且配有大量的精美插圖,這些插圖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幫助理解曆史進程的有力工具。它讓我明白,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進步,卻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基石。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早期人類社群關係的描繪,那種血緣、地緣的緊密聯係,以及在共同勞動中形成的協作精神,讓我對“人類”這個群體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再是抽象的“曆史人物”,而是鮮活的、有情感的個體,他們為瞭生存、為瞭繁衍、為瞭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著,這種樸素的奮鬥精神,至今仍然 resonates。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