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藏四库丛书《四书五经》插图本
定价:29.80元
作者:(春秋)孔子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8075917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图文配合,约三百幅版画配图,意境古远,与经典古籍相得益彰,带给你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专家难点释文,使原文通俗易懂。 选字注音,生僻字和多音字分别注音,使读者诵读经典畅快淋漓。
目录
阅读指南
国学与我们同在
编者的话
大学
中庸
论语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旬下
周易
乾卦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成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遯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损卦第四十
益卦第四十二
夬卦第四十三
媚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尚书
虞书
尧典
舜典
夏书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高宗肜日
微子
周书
牧誓
康王之诰
诗经
周南
关雎
卷耳
螽斯
桃天
芣苢
召南
摽有梅
邶风
燕燕
雄雉
谷风
鄘风
君子偕老
魏风
葛屦
伐檀
硕鼠
秦风
车邻
蒹葭
终南
桧风
羔裘
匪风
豳风
七月
鸱鹗
小雅
鹿鸣
采薇
白驹
大雅
文王
生民
公刘
周颂
维天之命
丰年
礼记
冠义
昏义
聘义
丧服四制
春秋左传
隐公(元年~十一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特殊情结的人,所以每次看到这种“家藏”字样的版本,总会多留意几眼,总觉得里面藏着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和“诚意”。市面上很多所谓“经典全集”,往往只是简单地把文字堆砌在一起,缺乏必要的学术梳理和版本考证。但这一套,从它整体的气韵来看,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我特地对比了一下其中几篇我比较熟悉的段落,发现它在断句和分段上,都有自己独到的处理,这对于理解句子的内在逻辑和古人的思维节奏非常重要。而且,它的印刷质量稳定,即使是篇幅很长的部分,墨色也无明显深浅不一的情况,这在厚书中是比较难得的。我目前还没有深入到插图的细节中去深究,但我相信,既然整体的编排如此用心,那么插图部分也必然是经过筛选和甄别的,希望能为我的阅读提供更直观的画面感。
评分这本书的尺寸和重量,让我每次打开它都需要一个固定的仪式感——要么是搬到书桌前,铺开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要么就是舒服地窝在沙发里,用抱枕垫着。它不是那种可以随便塞进背包里通勤时翻阅的轻量级读物,它需要你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专注。对我来说,这恰恰是它的优点。它迫使我从日常的碎片化阅读中抽离出来,进入一种更深层次的沉思状态。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内容组织上体现出的那种“成体系”的思考。四书和五经的各自脉络,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在编排上似乎得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使得读者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内容的庞杂而感到迷失方向。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攀登一座知识的山峰,虽然过程艰辛,但每登高一尺,视野就开阔一分,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其他快餐式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坦白说,我买书图的就是一个心仪的版本能长久地伴随自己。这套《四书五经》的装帧设计,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没有过度浮夸的装饰,但材质和工艺的选择却处处体现着对经典的敬畏。我特别留意了它的扉页和版权页的设计,那种传统的版式布局,让人感觉自己拿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物。虽然我还没深入到文本的细读阶段,但从整体的观感上来说,我已经非常满意了。我期望它能像一本老友一样,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提供不同的领悟。读年轻时读到的圣贤教诲,和步入中年后再去体会那些同样的文字,心境是完全不同的。我相信,这套书的清晰度和详实的整理,会成为我未来多年里,不断翻阅、不断重读的最佳载体。它就像一座沉静的灯塔,矗立在我的书架上,时刻提醒着我向内求索的重要性。
评分这部书,拿到手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清香,一下子就让人回到了老书房里的感觉。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现在市面上那么多印刷品,能真正静下心来读完一本大部头的书不容易。这本书的装帧很扎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得出是用心制作的。我先翻阅了一下它的排版,字体选择得很考究,大小适中,不至于太挤眼,也不至于空着大片地方显得单薄。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些所谓的“插图”,它们不是那种为了凑数而随意添加的现代简笔画,而是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似乎能把人瞬间拉回到古代士人的书斋之中,去体会那些文字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精神气象。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光是看着目录,那些熟悉的篇目排列,就让人心生敬畏。这本书的体量之大,也让我明白,要真正领悟“四书五经”的精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的是沉淀和反复咀嚼,而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恰恰鼓励了这种慢读的习惯。我打算用接下来的几个月,每天固定抽出时间,伴着一杯清茶,慢慢地去探索这些中华文化的根基。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还是想找一套能让我心安理得读下去的“大部头”。现在的电子阅读虽然方便,但总觉得少了点仪式感,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心就静不下来。这套书的开本很适合手持阅读,拿在手上翻页的时候,那种纸张摩擦的沙沙声,简直是一种享受。我注意到,它的注释部分做得非常详尽,这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我们读古籍,往往卡在某个生僻的词汇或者某个典故的来龙去脉上,如果解释不够清晰,很容易就囫囵吞枣地过去了。而这本丛书,明显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几乎每一个关键的难点都有深入浅出的解读,让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经典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哲学思想的阐述方式,既保持了原著的严谨性,又用现代的语言做了一个很好的过渡,使得理解的门槛大大降低,让人在啃“硬骨头”的时候,也能感受到知识的甜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