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雨果学术史研究
定价:58.00元
作者:罗国祥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447264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梳理了雨果研究的历史,尽可能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外重要的雨果研究成果,包括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中国,以及法国本身的雨果研究。在浩瀚的雨果研究史料中,作者去芜存菁,挖掘、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同时,本书还纵览了对雨果研究的研究,将纷繁的思潮与方法呈现出来,抒写出作者对前人尚未深涉的雨果研究领域的独到心得。
目录
1绪言
编 雨果研究史略
章 雨果研究在法国
节“古今之争”及其对雨果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19世纪作家、批评家的雨果研究
第三节 不断演进的雨果研究
第二章 雨果研究在世界
节 俄罗斯的雨果研究
第二节 英国的雨果研究
第三节 美国的雨果研究
第四节 德国的雨果研究
第五节 中国的雨果研究
第二编 雨果研究之研究
章 雨果研究之研究
节19世纪作家、批评家的雨果研究之研究
第二节 具有现代特色的研究之研究
第二章 用后现代主义眼光看雨果
节 雨果浪漫主义美学的颠覆性
第二节 雨果浪漫主义美学的现代性
第三节 雨果浪漫主义美学的生成性
第三章 《历代传说》的生成之美
节 序诗:“产生这本书的梦境”
第二节 《历代传说》诸“本文”的互文与生成
附录一 重要文献
附录二 人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附录三 书、报、刊、篇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作者介绍
主编简介陈众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1989年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文哲系,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文学、文艺学。著有《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作品”)、《拉美当代小说流派》(青年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社科基金“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课题)、《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堂吉诃德的长矛》、《游心集》、《亲爱的母语》等十余部作品,并参与了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大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史》。
作者简介罗国祥,1952年7月生,1972年入武汉大学外文系法语专业学习,1975年留校任教。1976—1978年在法国巴黎第三大学进修。现为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国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研究基地)主任、《法国研究》杂志主编。著有《“一”与“多”——欧洲经济、政治、法律协调中的文化背景研究》、《20世纪西方小说美学》、《当代外国文学概论》(合著)等,译有《存在与虚无》(合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非人》等,并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雨果的视角。我一直认为雨果的伟大在于他的文字,在于他能够以如此动人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社会的苦难与挣扎。然而,《雨果学术史研究》这本书却将焦点放在了雨果思想的“学术”层面,这让我有些意外,也充满了惊喜。书中详细梳理了雨果思想的源头,他如何吸收启蒙思想,如何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他如何将这些思潮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通过对雨果大量信件、演讲稿、政治评论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雨果思想的演变过程,以及他在关键历史时刻所做出的选择和判断。这种基于史料的严谨分析,让雨果的思想不再是飘渺的理念,而是有着坚实根基的思考。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雨果思想的系统性,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天才,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思想家,他的作品是对其思想的具象化表达。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雨果的生平事迹,而是巧妙地将雨果置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细致地描绘了19世纪法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变迁,以及这些宏观因素如何塑造了雨果的思考方式和创作理念。书中对于雨果早期作品中萌芽的社会批判精神,到中期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再到晚期对人道主义的坚定倡导,都进行了清晰而有力的论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雨果作品时,不再局限于文学的范畴,而是将其哲学思考、政治立场、社会关怀融为一体,呈现出雨果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思想家的形象。书中对雨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活动和公开演讲的剖析,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真实的雨果,他并非只是躲在象牙塔里的文学巨匠,而是积极介入社会变革,用文字和行动为理想奔走呼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对雨果单一的文学标签,将他视为一个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灵魂。
评分当我翻开《雨果学术史研究》时,我并没有预设它会以何种方式打动我。我原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充斥着晦涩的理论和繁琐的考证。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生动和深刻,征服了我。作者的叙事充满了人文关怀,他没有将雨果的学术思想局限于抽象的理论空谈,而是将其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社会矛盾紧密相连。书中对雨果在不同时期面对的政治挑战、社会不公的描写,以及雨果如何运用其学术思想去回应和批判,都让我感同身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雨果文学作品与其实践性思想之间相互印证的分析,这使得雨果的思想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具时代担当的雨果,一个用思想和文字去触碰现实、改变现实的斗士。它不仅仅是对雨果学术成就的总结,更是对他一生追求的理想主义精神的礼赞。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历史和文学都怀有极大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须深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雨果学术史研究》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关于雨果个人的研究,更是一部关于19世纪法国社会思潮变迁的缩影。书中对雨果在民主、共和、人权等议题上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了他思想的进步性和前瞻性。我特别赞赏作者在解读雨果思想时,能够兼顾其理论深度和实际影响,将雨果的学术思想与其在政治、社会活动中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本书让我对雨果的认识,从一个文学巨匠,拓展到一个深刻的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它不仅提升了我对雨果作品的理解,更让我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一直对维克多·雨果这个名字充满了好奇,他的作品《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早已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但在我心中,雨果不仅仅是一位小说家,更是一位时代的观察者和思想的先行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剖析他作品背后复杂社会背景、历史脉络以及其思想演变的书籍,希望能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这位文学巨匠。《雨果学术史研究》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次深度挖掘的尝试,它承载着学者们对雨果学术成就的梳理与解读,这对于我这样渴望全面认识雨果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去感受雨果的思想火花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碰撞、升华,并最终形成他独特的学术体系。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论文的堆砌,而是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雨果学术思想的逻辑链条,揭示他作品的深层含义,以及这些含义如何超越时代,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本书能否成为我理解雨果的“钥匙”,我拭目以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