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同行:美的陪伴
定价:35.00元
作者:郑起老(Ki-Ro Jung)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26415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网络上引起广大回响,疯狂转载的韩国网络漫画donghaeng.,在以图书形式正式出版。全书以朴素的图画、简单却深刻的内容打动人心。透过5个篇章、25篇文章与默想,帮助读者更深而安静地回到与耶稣的关系中,重新感受他的爱,获得再次前行的勇气与信心。人生的路上,不论高低起伏,他的同行就是这一生*美的陪伴。能与他同行,则是生命中*美的祝福。
内容提要
“当所有人都离开你,我依然在你身边。”
在你的身边,有个人一直陪伴着你。
有时候他是教练,拉着你、督促你前进,
同时为你加油打气;
有时候他是医生,当你遍体鳞伤、羞于见人,
他看穿伤口的真相,替你医治;
大部分的时候,他期待着你,
守在“电话”旁边,等你有空时打来聊聊。
当你迷失方面,他停在转变的岔路上等你;
当你干渴疲乏,他以他的话语和香气喂养你。
就算全世界都抛下你,他会对你不离不弃,
即使你忽略他,他也永远等着你重新想起。
这一位就是耶稣,
他与你同行,是一生中美的陪伴。
目录
同行篇
等待篇
爱篇
意义篇
救赎篇
作者介绍
郑起老,于启明大学主修产业设计,曾在“晨间之耀公司”(Morning Glory Corp.)任职产品设计师。过去也曾经营设计制作与网络信息供应公司(INDEZEN),目前为自由工作者,透过网络宣教,在世界网络宣教协会(swim.org)与使命种子宣教会(missionseed.)中参与漫画、网卡与QT动画制作。他在节基督教漫画大赛中荣获银牌,同时也负责9届卫理公会世界大会(WMC)的影像制作。其一生的梦想是借由“图画”来传播神的馨香之气,并将主所赐予的灵感使用殆尽,然后毫无遗憾地离开人世。拥有如此梦想的他所经营的基督教漫画网站“同行”(donghaeng.),因着许多人的支持与协助,触动许许多多国家访客的心灵,让人们不断反思与回想神的爱。
“甚愿我的图画与短文,在人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如同声援信一般,温暖地留着。希望当他们感到困乏时,能翻看此书,微笑一下怀念祂的爱,成为再次站立起来的微小力量。”
――郑起老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采用了多线叙事和非线性时间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初看之下略显跳跃,但当你耐心读完三分之一后,那些看似零散的碎片就会开始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拼凑起来,形成一幅宏大而清晰的图景。作者似乎对“碎片化”有独特的理解,他并不试图强行将所有线索强行收拢,而是让它们在叙事空间中自然地交织、呼应。这种处理方式非常考验读者的专注力,因为它要求你必须时刻记住前面出现的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细节,比如某个角色的习惯性动作,或者某个场景中不经意的物件摆放。但正是这种精密的布局,使得最终的揭示充满了震撼力——不是因为情节的反转,而是因为你清晰地看到了所有线索是如何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网,早已将你覆盖。这本书对细节的执着简直到了偏执的程度,但正是这种偏执,铸就了其文学上的高度,它证明了好的故事,即便是最微小的元素,最终都会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评分这书的封面设计得挺有意思,初看之下,还以为是什么生活美学指南,翻开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虽然主题宏大,但文字却非常细腻,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流畅,像潺潺溪水,不知不觉间就把你带入了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之中。我特别喜欢它对细节的捕捉,比如某个清晨的光线如何落在旧木地板上,或者雨后泥土散发的独特气味,这些微小的感官体验,被文字赋予了生命,读起来让人身心都感到一种久违的放松。它不像那些刻意追求戏剧冲突的小说,而是更注重内在的构建,角色的挣扎与和解,都处理得非常克制和有分寸。尤其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联结时,作者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那种陪伴的重量,不是用言语堆砌出来的,而是通过无数个沉默的瞬间来体现的。读完后,心里留下的不是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一种温暖的余韵,仿佛刚刚和一位老朋友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虽然没有听到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心灵却得到了极大的滋养和慰藉。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颇具挑战性,它不满足于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线索,而是将大量的篇幅用于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心理状态的剖析。初读时,我甚至需要频繁地停下来查阅一些背景资料,才能完全理解作者铺设的那些隐喻和符号。这种写作手法,无疑提高了阅读的门槛,但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就会发现其深厚的功力。作者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几乎每一个句子都承载着多重含义,需要读者主动去挖掘和解码。它探讨的议题非常严肃,涉及了身份认同的漂移、集体记忆的消逝,以及个体如何在巨变面前寻找支点。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极其立体和矛盾,他们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的、充满缺憾的生命体。我欣赏作者毫不回避地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灰暗面,但即便是最沉重的部分,也总能看到一线微弱却坚韧的光芒在闪烁,那是对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与坚守。这不是一本能让你轻松“消磨时间”的书,它更像是需要你投入心力去“研读”的作品,完成后会有一种智力被充分调动的满足感。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更倾向于阅读那些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作品,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的内敛和沉静,甚至一度让我觉得有些沉闷。它似乎把大部分的笔墨都用在了对一个特定群体——那些在时代边缘默默生活的人——的细致描摹上。书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主角们大多是平凡到近乎隐形的存在,他们的“伟大”体现在对日常琐事的坚持,以及在巨大变迁面前所保持的那份不屈的体面。作者的视角是极其平视的,他没有居高临下地去评判或美化这些生活,只是冷静而客观地记录。这种朴素的写实手法,反而带来了一种巨大的情感冲击力。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陪伴”这个概念的重量,它不是轰轰烈烈的拯救,而是长久地、不言不语地占据着生命中的一个确切位置。读完后,我感受到的不是激动,而是一种深沉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但至关重要的瞬间,被温柔地打捞了起来。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主要源于它那种近乎散文诗般的行文风格,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在傍晚时分,泡上一杯浓茶,沉浸其中,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作者的文字非常注重音律和节奏感,那些长短句的交错运用,仿佛在演奏一曲温柔的乐章。它似乎并不急于告诉我“发生了什么”,而是专注于描述“感受到了什么”。比如对季节更迭的描绘,不是简单的天气变化,而是融入了角色的心境变化,那种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的植物腐烂与新生混合的味道,都能通过文字跃然纸上。这种强调感官沉浸感的写作,让我感觉自己完全融入了故事发生的那个世界,而不是一个旁观者。书里有很多段落我忍不住会大声朗读出来,因为那种韵律感在默读时会损失很多美感。它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情绪的张力却始终存在,像是一根被慢慢拉紧的弦,没有断裂,只是持续地保持着一种优美的张力。这种叙事上的克制,反而让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持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