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精巧小糖艺制作图典(提升餐点档次技法) | 作者 | 王森 |
| 定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969652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精巧小糖艺制作图典:提升餐点档次技法》共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欣赏篇三大部分。理论篇介绍了糖艺的基础知识和造型要点;实践篇共38款作品,包括卡通动物、卡通人物、生活用品及造型组合等,或可爱或搞怪,或抽象或逼真,搭配得当,相得益彰;欣赏篇为“我是主厨”上海烘焙大师赛拉糖与巧克力作品及点评,与国际接轨,临摹高端的水平。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在技术与美观度上渐渐提升,也提高了本书的普适性。 |
| 作者简介 | |
| 王森 |
| 目录 | |
| 部分理论篇 基础知识和熬糖方法 一、糖艺的特点 二、糖艺的历史 三、糖艺的用途 四、返砂 五、工具 六、原料与糖的熬制 拉糖造型的几个要点 一、做设计稿 二、颜色 三、部件存放 四、组装 五、拉糖作品的标准 第二部分实践篇 八爪鱼10 卡通鹦鹉12 卡通龙14 壁虎16 海豚18 水晶虾19 哆啦A梦20 嬉戏22 加菲猫24 螃蟹26 蜗牛与蘑菇28 刺猬与蘑菇30 流泪的老鼠32 热带鱼34 天鹅情侣36 天鹅38 白鸽40 蜗牛42 白雪公主44 小矮人46 圣诞老人48 老寿星50 搞怪水果52 kitty杯54 向日葵56 贝壳58 棒棒糖59 高跟鞋的诱惑60 海螺62 五指沙发63 春竹64 海参65 荷塘蛙声66 月下牡丹70 蝶恋花74 水中嬉戏77 蜂与蜜80 富贵游鱼84 第三部分欣赏篇 拉糖作品 巧克力作品 |
| 编辑推荐 | |
| ◆延展性的翻糖可以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地表现精美的细节,充分展现造型的艺术性,体现个性与艺术的结合。 ◆《精巧小糖艺制作图典:提升餐点档次技法》紧跟当今蛋糕装饰的主流,各种翻糖作品时尚精美,可用于婚宴等各种庆典,或生日等各种纪念日。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精巧小糖艺制作图典》确实是糖艺爱好者的福音,光是翻开封面,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就已经扑面而来。我一直觉得,烘焙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味道的融合,更在于视觉上的惊艳呈现,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到了登峰造极。我记得有一次尝试制作一个比较复杂的翻糖花卉造型,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讲解模糊,要么图片质量不高,导致我总是抓不住那个“神韵”。这本书的排版和摄影功力一流,每一个步骤的解析都如同艺术品般的精致,那种微妙的力度、角度的把握,通过高清图片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对于那种需要极高耐心和稳定性的拉糖技术,书中甚至连环境温度对糖稀状态的影响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才是真正实战派的指导。看完之后,我立刻跃跃欲试,感觉自己手中的工具都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期待着能把那些原本只存在于脑海中的梦幻甜品变为现实。它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激发创作灵感的艺术画册,让人心潮澎湃。
评分说实话,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糖艺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裱花层面,总觉得那些复杂的立体造型遥不可及,像是专业大师的专利。然而,这本图典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故作高深地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和且结构化的方式,将看似复杂的技艺拆解成一个个易于消化的模块。我尤其欣赏它在基础材料准备上的细致程度,从不同类型糖粉的选择到熬糖火候的控制,作者仿佛在手把手地教导,生怕读者落下任何一个关键点。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不少“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防止拉糖在潮湿天气下变黏,如何快速修复拉糖过程中出现的小裂纹,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搜集资料时常常遇到的困扰,这本书里都有现成的答案。它让我明白,精湛的技艺并非天赋,而是建立在一套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之上的,读完后感觉自己信心倍增,准备挑战一些更宏大的作品了。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细节有轻微强迫症的烘焙爱好者,很多时候,图册里那些看似完美的成品,我总觉得在自己手里会“翻车”。但《精巧小糖艺制作图典》最让我感到踏实的是它对“失败案例”的预判和处理。书的后半部分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各种常见失误,比如糖体雾化、造型断裂、色彩不均等等,并配上了失败产品的特写照片,这简直太贴心了!它没有回避制作过程中的不完美,而是正视了它们,并给出了清晰的补救方案。这让我觉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在犯错时找到方向,而不是手足无措地把一炉心血付诸东流。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授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制作手法,更是一种面对技术挑战时冷静分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它无疑是我书架上最常被翻阅的“救急锦囊”之一。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体验感非常流畅,它不像某些技术手册那样干巴巴的,而是充满了叙事感和探索欲。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种主要技术(比如拉糖丝、吹制空心体、模具塑形等)之前,都会先用一小段文字介绍这种技术的历史渊源或者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这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且有深度。当我沉浸在那些关于如何控制糖的热流、如何利用重力和离心力塑造完美形态的描述中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高端的工作室里,亲身感受着糖分在高温下发生的奇妙变化。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安全操作的强调非常到位,对于处理近两百度的高温糖稀,它提供了非常细致的防护建议和应急措施,体现了作者的责任心。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做糖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高温“共舞”的哲学书。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美食家”角度来看待这本书,我必须赞叹它的实用价值远远超出了“制作”本身,它更像是一本提升整个餐饮美学素养的教材。现在很多咖啡馆或精品餐厅,甜点成了衡量一家店水准的重要标尺,而这本书里展示的那些作品,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成为米其林级别的焦点。我留意到书中对色彩搭配的讲解非常独到,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调出糖的颜色,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在不同的底色上,哪种光泽度和透明度的糖艺造型能达到最佳的视觉冲击效果。我试着将书中的一个关于琥珀色流苏的设计应用到我为朋友准备的生日蛋糕上,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原本平淡的蛋糕瞬间提升了档次,朋友们都围着它不停拍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食材和工具的选择,最终都服务于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它拓宽了我对“摆盘”和“装饰”的理解边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