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珍藏版)

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山海经
  • 奇书异闻
  • 神话传说
  • 古代典籍
  • 彩图版
  • 珍藏版
  • 白话文
  • 国学
  • 民俗学
  • 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磐恒志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52894
商品编码:29988535167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作  者:徐客 编著 定  价:68 出 版 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1日 页  数:59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4352894 奇幻瑰丽的《山海经》10

南山经20
南次一经22
南次二经36
南次三经48
第二卷
西山经58
西次一经60
西次二经80
西次三经88
西次四经110
第三卷
北山经122
北次一经124
北次二经144
北次三经154
第四卷
东山经174
东次一经176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称中国奇幻、魔幻文学的开山鼻祖。全书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是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本书搜集了今人所能搜集到的几乎所有《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集奇幻与瑰丽之大成的想象之作。深刻反映了上古时代种种神话传说,是值得珍藏的一本书。对那些爱好历史、地理,喜欢研究神秘古怪事物的读者来说,实为优选。 徐客 编著 徐客,自由撰稿人,曾从事图书出版及游戏开发等工作。自小喜爱我国经典奇幻著作《山海经》一书,至今已有20余年。搜罗各种研究考证的书籍,阅尽各代《山海经》典籍及现代研究著作,搜集各个版本的《山海经》插图,很终著成《山海经 (白话全译彩图珍藏版)》一书。
《山海经》是一部成书于中国战国至汉代的奇书,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瑰丽、神秘而又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这部典籍并非我们今日所熟知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它更像是一部集地理、神话、民俗、宗教、动植物学于一体的百科全书,记录了作者眼中所能触及的、以及想象中能够抵达的万物生灵与奇绝之地。 书中内容驳杂,但其核心脉络清晰可见。它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其中“山经”又细分为《东山经》、《西山经》、《南山经》、《北山经》、《中山经》,详细记载了各地山川的走向、物产、以及居住其间的神祇、怪兽和异人。每一座山,都有其特定的方位、走向、河流、植物、矿物,以及形形色色的生灵。这些生灵,有的形貌怪异,有的能力非凡,它们或为神灵,或为异兽,与山脉的走向、环境的特点紧密相连,构成了书中世界的基本单元。 例如,在《西山经》中,你会读到关于“英招”的记述,它长着马的身体,却只有一只角,并且懂得人言,能像猎犬一样引导人们寻访药物。又比如,书中记载了“穷奇”,一种状如牛、长有翅膀的凶兽,它专吃忠良,以仁慈为耻辱,看见人吃饱了就去吃人,看见人饿肚子就去吃人,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存在。这些描绘,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将地理信息与神话传说巧妙地融合,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了未知与奇幻的远古景象。 除了山脉中的奇异生灵,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的神祇。这些神祇往往与特定的山川、河流或星辰相关联,拥有各自的职能和故事。《东山经》中提到的“鼓”,长着人的脸,却只有耳朵,它响起的声音如同雷鸣,出现的地方便会大旱。这些神祇的形象,多半带着人与动物的复合特征,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拟人化想象。 “海经”部分则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海洋与海外之地。《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等篇章,描绘了四海之内的奇异国度,以及四海之外的遥远世界。在这里,你会遇到居住在海外奇特国度的异族,他们有着与中原人截然不同的习俗和外貌。比如,“三足国”,顾名思义,那里的人们都长着三条腿;“奇肱国”,那里的国民能够制造出不可思议的飞行器,远行万里。 《大荒经》更是将想象力推向了极致,它描绘了洪荒初开、天地未分时的混沌景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神话传说。这里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等宏大叙事,也有无数更为古老、更为原始的神灵和创世神话。书中对这些神话的记录,虽然片段化,却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山海经》的价值,远不止于其奇幻的想象。它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它是一部重要的地理文献。尽管书中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并非完全精确,甚至带有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当时已知世界范围内的地理认知,以及他们探索和记录地理环境的努力。书中所记载的山川河流、物产矿藏,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次,《山海经》是中国神话的宝库。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人物、神话故事、以及原始宗教信仰。这些内容,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到腾云驾雾的龙神,再到各种形态各异的怪兽,都构成了中国神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者,《山海经》也是一部珍贵的民俗学和民族学资料。书中对各种异族、异国的描写,虽然充满了想象,却也可能蕴含着古代中国人对于周边部族和远方文明的模糊认知和想象。这些记述,为研究古代中国的民族构成、文化交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此外,书中对动植物的描述,虽然掺杂着神话的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和认识。其中一些记载,可能与真实的动植物种类有关,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动植物学提供了研究对象。 《山海经》的语言风格独特,简洁、古朴,充满了神秘感。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曲折的情节,而是以一种直白、概括的方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种独特的风格,更增添了书的古老韵味和想象空间。 历代以来,《山海经》吸引了无数的学者、文人、艺术家对其进行研究、解读和再创作。它对后世的文学、艺术、甚至哲学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的作家、画家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总而言之,《山海经》是一部承载着古人丰富想象力和独特世界观的伟大著作。它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奇幻瑰丽的描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遥远古代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充满神秘、野性与创造力的世界。它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文献,更是激发后人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习惯于在阅读时做笔记和标记的读者,我对一本书的“实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本书在内容结构上的编排非常人性化。它显然不是简单地将原文和译文堆砌在一起,而是做了大量的校注和导读工作。在关键的地理位置描述或人物关系梳理不清的地方,总能找到清晰的注释来帮助读者定位和理解背景。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体现了编者对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对于我这种希望系统学习和理解这套古籍的读者来说,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比那些只有纯文本的影印版要友好太多了。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在你即将迷失于复杂的上古地理体系时,及时递过一张清晰的路线图,使得整个阅读脉络始终清晰可循,极大地提升了知识获取的效率。

评分

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这套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本本身,更是一种对中华民族想象力源头的致敬与保护。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够拥有一本如此用心制作的、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无论是放在家中的书房供自己随时翻阅,还是作为馈赠给热爱文化的朋友,它都显得体面而有分量。我特别喜欢那种带着油墨香气的厚重感,翻开扉页,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它提供的阅读体验是数字设备无法替代的,它鼓励了一种深度的、专注的思考方式,让人在纷繁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处回归本源、滋养精神的宁静角落,是真正意义上的“珍藏版”价值所在。

评分

关于这本书的“彩图”部分,我得说这绝对是画龙点睛的一笔,甚至可以说是让我下定决心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非常好奇古代人是如何想象出那些光怪陆离的神祇和妖兽的,而这套插图简直是给了我一个绝佳的视觉化参考。这些图画的风格非常统一,大多采用了类似工笔或写意的综合手法,色彩运用既浓墨重彩又不失古雅的韵味,完全避开了市面上常见的那种过于卡通化或者过于粗糙的插图风格。每一幅配图都精心放置在最恰当的文本旁边,它们不仅是对文字内容的直观补充,更像是一种艺术解读,有时候甚至能启发我对原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神鸟异兽,那种震撼感是纯文字阅读无法比拟的,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沉浸感,让阅读过程变得充满探索的乐趣。

评分

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深深向往的人,但过去接触到的很多古代典籍的白话翻译版本,要么翻译腔太重,要么就是对原文的意境把握得不到位,读起来总觉得隔着一层纱。这次拿到这本书,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在“白话”这个层面上做得非常出色。译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理解那种古老语境下的微妙情绪和文化背景,使得译文既准确传达了原著的奇诡想象力,又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流畅表达习惯。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阅读障碍,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段落,在新的文字中变得清晰可感,仿佛那些上古的异兽和奇山就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像是对古代精神的一次成功“转译”,让那些沉睡已久的故事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对我这个非专业研究者来说,这简直是一次精神上的盛宴,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

评分

这本精装书的开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光是看着封面上的那些古朴纹饰和色彩搭配,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内页的纸张质地摸起来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亮面纸,而是带着一丝温暖的哑光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处理,字号适中,行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每一页的留白都显得大气而不空洞,让人在阅读古老文本时,能够享受到一种现代审美带来的舒适感。装订工艺看起来非常扎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相信能保持良好的形态,绝对是那种可以长久珍藏的书籍。从收到货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印制的普及读物,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种亮丽的风景线,那种对细节的执着,让喜爱实体书的人能感受到极大的满足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