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52804652 李敖精编:顾炎武集 二曲集 唱经堂才子书 天津古籍出版社 李敖

9787552804652 李敖精编:顾炎武集 二曲集 唱经堂才子书 天津古籍出版社 李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敖 著
图书标签:
  • 顾炎武
  • 二曲集
  • 唱经堂才子书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李敖
  • 明清史
  • 顾炎武
  • 古籍
  • 文学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2804652
商品编码:3001456675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李敖精编:顾炎武集 二曲集 唱经堂才子书

定价:66.00元

作者:李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28046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10”选录了顾炎武的《顾炎武集》、李颙的《二曲全集》、金圣叹的《唱经堂才子书》和颜元、李塨的《颜李丛书》。《顾炎武集》主张经世致用,重视调查研究,批评君主与科举制度,均为炎武学术思想的一部分。《二曲集》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名著,有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唱经堂才子书》是金圣叹作品集,他的作品批点文字“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颜李丛书》反对程朱的守静与虚学,提倡实用主义。

目录


顾炎武集

导读 / 002

亭林文集卷之一 / 003

北岳辨 / 003

革除辨 / 006

原姓 / 007

郡县论九篇 / 008

钱粮论二篇 / 013

生员论三篇 / 016

亭林文集卷之二 / 021

音学五书序 / 021

音学五书后序 / 022

初刻日知录自序 / 023

左传杜解补正序 / 024

营平二州史事序 / 024

金石文字记序 / 025

钞书自序 / 026

西安府儒学碑自序 / 027

仪礼郑注句读序 / 028

广宋遗民录序 / 029

朱子斗诗序 / 030

程正夫诗序 / 032

莱州任氏族谱序 / 032

吕氏千字文序 / 034

劳山图志序 / 034

亭林文集卷之三 / 036

与友人论学书 / 036

与友人论易书二首 / 037

与友人论父在为母齐衰期书 / 040

与友人论服制书 / 042

与友人论门人书 / 043

与友人辞祝书 / 044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 044

与李湘北书 / 045

答汤荆岘书 / 045

与叶讱庵书 / 046

与史馆诸君书 / 047

与公肃甥书二首 / 048

答原一公肃两甥书 / 049

与彦和甥书 / 050

与施愚山书 / 050

答汪苕文书 / 051

答俞右吉书 / 051

与戴枫仲书 / 052

与李星来书 / 053

答李紫澜书 / 053

答曾庭闻书 / 054

复陈蔼公书 / 054

亭林文集卷之四 / 056

答李子德书三首 / 056

与潘次耕书 / 061

答次耕书 / 062

与李中孚书二首 / 064

答王山史书 / 065

与王山史书 / 066

与王仲复书 / 066

复张又南书 / 067

与三侄书 / 067

与李霖瞻书 / 068

与王虹友书 / 068

与周籀书书 / 068

与人书二十五首 / 069

亭林文集卷之五 / 077

圣慈天庆宫记 / 077

裴村记 / 078

齐四王冢记 / 079

五台山记 / 080

拽梯郎君祠记 / 082

复庵记 / 083

贞烈堂记 / 083

杨氏祠堂记 / 084

华阴王氏宗祠记 / 085

书孔庙两庑位次考后 / 087

书广韵后 / 088

读宋史陈遘 / 089

汝州知州钱君行状 / 089

吴同初行状 / 090

书吴潘二子事 / 091

歙王君墓志铭 / 093

山阳王君墓志铭 / 094

富平李君墓志铭 / 095

谒攒宫文四首 / 097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 / 098

亭林文集卷之六 / 099

军制论 / 099

形势论 / 101

田功论 / 102

钱法论 / 103

子胥鞭平王之尸辨 / 105

顾与治诗序 / 106

方月斯诗草序 / 106

天下郡国利病书序 / 107

肇域志序 / 107

下学指南序 / 108

吴才老韵补正序 / 108

书故总督兵部尚书孙公清屯疏后 / 109

广师 / 110

与卢某书 / 110

答友人论学书 / 111

与友人辞往教书 / 112

规友人纳妾书 / 113

答徐甥公肃书 / 113

与杨雪臣 / 114

与戴耘野 / 115

与潘次耕 / 116

答毛锦衔 / 116

与毛锦衔 / 117

日知录卷二十九 / 118

拜稽首 / 118

稽首顿首 / 119

百拜 / 120

九顿首三拜 / 121

东向坐 / 121

坐 / 122

土炕 / 123

冠服 / 123

衩衣 / 124

对襟衣 / 125

胡服 / 125

左衽 / 128

行幐 / 128

乐府 / 129

寺 / 129

省 / 130

职官受杖 / 131

押字 / 133

邸报 / 134

范文正公 / 134

辛幼安 / 135

骑 / 135

驲 / 136

驴骡 / 137

军行迟速 / 138

木罂渡军 / 139

海师 / 139

海运 / 140

烧荒 / 141

家兵 / 141

少林僧兵 / 142

毛葫芦兵 / 143

方音 / 143

国语 / 144

楼烦 / 145

吐蕃回纥 / 146

西域天文 / 147

三韩 / 148

大秦 / 150

干陀利 / 150

夷狄 / 150

徙戎 / 152

二曲集

导读 / 158

二曲集 / 159

学髓 / 159

靖江语要 / 163

锡山语要 / 163

盩厔答问 / 164

富平答问 / 165

答张敦庵 / 166

观感录序 / 167

四书反身录 / 169

中庸 / 169

论语下 / 170

孟子下 / 173

唱经堂才子书

导读 / 176

语录纂卷之一 / 177

杂华林 / 177

语录纂卷之二 / 203

杂华林 / 203

圣人千案 / 230

序 / 230

对朕案 / 231

不及案第二 / 232

不染案第三 / 233

阶级案第四 / 233

一宿案第五 / 234

不会案第六 / 234

镜像案第七 / 235

盐酱案第八 / 235

承当案第九 / 236

许斧案第十 / 237

藏头案第十一 / 238

弄巧案第十二 / 239

作者介绍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顾炎武集:二曲集·唱经堂才子书》 编者:李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2804652 一、 顾炎武:思想巨擘与启蒙先驱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一生坎坷,却始终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顾炎武身处明末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敏锐地捕捉到国家衰败的症结,对当时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更是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他的思想,犹如划破黑暗的曙光,为后世的启蒙思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二曲集》:真知灼见的学术瑰宝 《二曲集》是顾炎武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的经学、史学、音韵学、方志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本书收录的《二曲集》内容,精选了顾炎武一生治学成果的精华,力求展现其思想的系统性和独特性。 在经学方面,顾炎武力主“实事求是”,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他通过考证古籍,揭示了许多经典的真义,纠正了前人的谬误。他对《尚书》、《诗经》、《周易》等经典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人理解古代经典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史学方面,顾炎武倡导“文必有征”,注重史料的真实性与批判性。他不仅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更深入挖掘了历史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他对明朝灭亡的深刻反思,至今仍具有警示意义。 在音韵学方面,顾炎武的贡献尤为突出。他通过对古代语音的考证,纠正了许多前人对于汉字读音的误解,为后来的音韵学研究开辟了道路。 在方志学方面,顾炎武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强调方志应注重地方的经济、民情、风俗等实际情况,为地方治理提供参考。 《二曲集》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学术上的严谨和深刻,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批判精神和求实态度。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启蒙读物,引导读者去独立思考,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三、 《唱经堂才子书》:文学与思想的完美融合 《唱经堂才子书》是顾炎武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本书收录的《唱经堂才子书》内容,精选了顾炎武诗文中的精品,充分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才情与风采。 顾炎武的诗文,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也有对人民疾苦的真挚同情。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而有力,意境深远而感人。他的散文,议论精辟,说理透彻,充满了思想的锋芒。 《唱经堂才子书》中的作品,不仅体现了顾炎武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折射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这些作品,是那个时代的回声,也是永恒的篇章,它们不仅能让读者领略到顾炎武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能从中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 四、 李敖精编:萃取精华,传承智慧 此次由李敖先生精编的《顾炎武集:二曲集·唱经堂才子书》,是在对顾炎武浩繁著作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出的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顾炎武思想精髓的内容。李敖先生以其独特的眼光和深刻的理解,为读者呈现了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具阅读趣味的顾炎武作品集。 李敖先生在编选过程中,力求保留顾炎武原著的风貌,同时又对其进行提炼和组织,使其更易于现代读者理解和接受。本书的编排,兼顾了学术的严谨性和阅读的流畅性,让读者能够系统地、深入地了解顾炎武的思想和学术成就。 五、 价值与意义:跨越时空的思想启迪 《顾炎武集:二曲集·唱经堂才子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重要梳理和呈现,更是对顾炎武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一次深入致敬。 顾炎武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 深刻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 了解顾炎武所处的时代背景,洞察社会问题的根源。 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顾炎武严谨的治学方法和深邃的思想体系。 汲取独立思考的力量: 感受顾炎武批判精神的魅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传承爱国报国的精神: 学习顾炎武的家国情怀,树立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 品味顾炎武诗文的艺术价值,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 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学术史以及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它不仅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思想馈赠,能够为读者带来深刻的启迪和长远的收益。 天津古籍出版社 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出版《顾炎武集:二曲集·唱经堂才子书》,是出版社的重要学术项目之一,旨在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智慧和思想,以最经典、最精炼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让其思想光芒得以延续,为当代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不是一个容易被“精编”这个词打动的人,因为很多时候,“精编”就意味着删减和曲解。然而,这套书的选本逻辑极其严谨,它成功地在保持原著精髓与提高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顾炎武学术思想的层次感处理,从早期的经学研究到后期的社会批判,脉络清晰可见。比如,关于他对于“义理”和“考据”关系的论述,编者选取了几篇对比鲜明的文章进行并置,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其思想的成熟过程。这对于系统学习顾炎武思想的人来说,简直是省去了大量的交叉比对工作。天津古籍出版社的出品,保障了文本的准确性,这点对于研究型阅读者来说是底线要求,它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入口,让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能够接触到这位思想巨匠的深度成就。

评分

要评价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我不得不提它的“气场”。拿到书本时,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它不是那种快速消费的读物,而是需要你慢下来,细细品味的珍藏版。特别是对“二曲集”的选段处理,节奏感把握得极好,读起来既有古韵悠长之感,又不失现代读者的理解通畅度。编者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对文本进行了必要的现代标点和断句处理,这一点对我们这些没有经过严格古文训练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它做到了“不失其真,乃得其趣”。我将它放在书架上,每次看到它,都有一种充实的满足感,它不只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一个通往古代知识殿堂的稳定桥梁。天津古籍出版社的努力,值得每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尊敬。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能够深入挖掘古代思想精髓的读物,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普及读物。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文集,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一步步走进顾炎武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二曲集”的部分,那些诗词歌赋,读起来简直是韵味十足,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经世致用的学问气。作者(这里指编者,我指的是李敖先生的选编功力)的眼光非常独到,选取的篇目恰到好处,既能体现顾炎武的学术深度,又不至于让初读者望而却步。每次翻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感悟,那种在历史长河中与先贤对话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天津古籍出版社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手感温润,排版疏朗有致,让人爱不释手,这对于阅读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我原本对顾炎武的了解仅限于“兼顾天下兴亡”这样的口号式认知,但读了这本精编本后,我的世界观完全被颠覆了。它不仅仅是史料的堆砌,更像是一部将顾炎武的生命轨迹与他的思想演变紧密结合的传记式选集。特别是“唱经堂才子书”的部分,那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批判性继承,简直是振聋发聩。我尤其欣赏编者对某些关键文本的注释和梳理,使得那些晦涩难懂的清初学术背景变得清晰明了。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动荡年代里,一位伟大知识分子内心的挣扎与坚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固步自封于传统儒学的框架内,而是展现了顾炎武如何将实学精神融入到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中。读完后,我立刻去查阅了更多关于明末清初社会变迁的资料,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对那个时代的探索欲。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它展现了顾炎武作为“人”的复杂性,而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圣贤”。在那些看似严肃的学术论述背后,偶尔流露出的个人情感和对故国的眷恋,被编者巧妙地通过篇章的衔接展现了出来。这种情感的张力,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代入感。我个人对其中涉及的地理学和兵制改革的篇章尤为感兴趣,内容翔实,见解独到,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史学只重政治史的刻板印象。每一次阅读,都像是进行了一次智力上的探险。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地图或者其他辅助资料去理解他所描述的防御体系或水利工程,这种主动思考的过程,正是阅读经典书籍的乐趣所在。这本书的编排,成功地将一位硬核的学者形象,变得可亲近、可感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