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师教你学做家常菜~~速查家常菜
定价:25.00元
作者:金彪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384403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精选2000000位网友*关注的500道家常菜例,每道菜提供川鲁粤等三种文化做法,满足不同口味需求,字典式主料速查表,让您15秒就找到自己想做的菜,实景拍摄关键步骤图片,烹饪大师手把手教您做菜。
2009年**版家常菜谱
烹饪大师根据近年来百姓的饮食需求精选*受喜爱的家常菜例,**次解决了家常菜的来源问题,大量的操作演示图片详细说明烹饪菜品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实现菜谱工具书式的多种查找功能,*短时间找到您喜欢的菜例。
感谢广大读殾地吉科版菜谱多年来的厚爱与支持,庆祝吉科版菜谱总达到5,000,000册以上。
内容提要
本书统计了两大美食网站网友关注的菜品,聘请烹饪大师撰写各地风味做法,采用独创的字典式速查目录及加入成菜关键步骤实景拍摄照片,集速查、家常、多口味变换做法及关键点再现等四项于一体。 翻阅本书,你会发现,厨房从来就不是那些只为填饱肚子而忙碌的人的领地,厨刀、炒勺飞舞之间同样有乐趣。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你不用再为吃什么而烦恼。只要翻开此书,便可以更加开心地好吃“懒”做了。
目录
作者介绍
金彪,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吉林省烹饪名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员,法国蓝带美食协会会员,吉林省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多次在全国烹饪大赛中荣获各类奖项,曾在《中国烹饪》、《中国食品》、《餐饮世界》、《东方美食》等知名的品牌杂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食谱书的刻板印象。很多食谱书,要么图文排得密密麻麻,要么图片拍得失真,看得人一头雾水。但这本的布局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舒适。每一道菜都有清晰的步骤分解图,而且图片的质感非常真实,能让你一眼就明白当前操作应该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还穿插了大量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炒青菜要大火快炒,为什么焯水要放盐和油?这些背后的原理,书里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清楚了。这种知识的沉淀和积累,远比死记硬背步骤要有用得多。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菜谱执行者”,而是开始理解烹饪这门手艺的内在逻辑了。这对于建立烹饪信心,帮助我以后举一反三地去创新或调整口味,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我甚至会时不时地翻阅那些基础知识章节,每次都能发现一些新的感悟,这简直是一本可以“常读常新”的工具书。
评分我必须得说说这本书的实用性,尤其是在时间管理这方面。对于我们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下班后做饭时间非常紧张,一道菜如果需要耗费一个小时以上,那基本就直接被判了“死刑”。这本书里很多家常菜的流程都被优化得非常合理。它会明确指出哪些步骤可以提前准备,哪些食材可以替代以节省时间。举个例子,像煲汤这种耗时的项目,它会提供一个“快速浓缩版”的做法,虽然风味上可能与慢炖无法完全比拟,但对于日常解馋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锅出”的菜式做了大量的收录和讲解。那些只需要一个锅就能完成的焖饭、烩菜,简直是我的救星!我记得有一次临时来客人,我只用了半小时,就用这书里的一个“懒人版”砂锅菜,镇住了场面,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完全看不出我其实是临时抱佛脚。这种既能保证品质,又能极大地压缩准备和烹饪时间的书,才是真正服务于现代生活的良品。
评分这本书的“速查”特性,绝对不是徒有其表,它是真的做到了高效检索。我经常会在做饭做到一半时,突然想起某个步骤不确定,需要马上查阅。如果一本食谱书的索引设计得不好,或者版式混乱,那真是急死人。但这本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而且关键的步骤或者技巧,都会在旁边用一个小图标或醒目的提示框标出来。比如,判断盐是否放够,它会用“尝味点”来标注,而不是让你去称重。对于那些经常需要调整分量的读者,这种基于感官的指导比死板的克数要求要实用得多。我甚至发现,很多菜肴的配料表,都做了“A/B”两种分量推荐,一个适合两人份,一个适合四人份,这种贴心的小设计,极大地减少了我在厨房里心算和转换单位的麻烦。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是我厨房里的一个高情商、高效率的私人助理,总能在你需要帮助的那一秒钟,递给你最精确、最实用的答案。
评分这本书对于食材处理的细致程度,简直让我这个“厨房洁癖”都感到汗颜。我以前总觉得,洗菜、切菜这些都是小事,随便弄弄就好。但这本书里有一个专门的章节,详细讲解了不同蔬菜的清洗技巧,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比如,蘑菇到底该不该用水洗?绿叶菜的根部应该如何处理才不会藏泥?这些都是我在以前的食谱里从未见过的深度解析。再说说肉类的处理,它对去腥、腌制的手法讲解得极其到位,特别是一些廉价肉类(比如猪里脊或者鸡胸肉)如何处理才能保证炒出来不柴不老,真的是秘籍级别的存在。我按照书里说的,给鸡胸肉拍上一点点淀粉和蛋清,然后过一遍油,出来的效果嫩滑得简直不像话!我甚至开始对食材本身产生了一种敬畏感,觉得它们值得更精心的对待。这种对食材尊重的理念,让我整个烹饪的心态都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评分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花了这么多时间才找到这本“宝藏”!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名字听起来有点“老套”的食谱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网上随便一搜的菜谱都比这个来得实在。但是,我错了,大错特错!这本书的精妙之处,恰恰在于它的“不花哨”。它没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分子料理技巧,也没有动辄需要进口的昂贵食材。它聚焦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在餐桌上的那些菜肴。比如,红烧肉,我以前总觉得做得不够软糯,不是太柴就是太油腻。这本书里介绍的火候掌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加水,水要加到什么程度,焖煮的时间精确到分钟,甚至连煸炒的油温都有微妙的提醒。我按照书上的步骤操作了一次,那效果,简直是我多年下厨经验的总和都比不上的成功率!而且,它对基础刀工的讲解也极其到位,那种对细节的执着,真的能让人感觉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仿佛真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师,手把手地在你旁边指导一般。如果你是厨房新手,或者像我一样,厨艺停滞不前很久的老手,这本书绝对能给你带来脱胎换骨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