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夏皮罗所著的《这样教孩子合作分享孩子才善良有爱心》从美国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引进,该出版社是美国*大、*知名的家教、心灵类出版机构,曾出版过许多家教畅销读物,这些图书在美国作为一个系列出版,在教育理念、图书策划等方面一脉相承。本书一书提供了40个亲子小游戏,家长每天只需要10分钟,就能教导孩子学习情感、社交以及行为等方面的技巧,学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变得*加善良、体贴。作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设计亲子游戏和技巧,既轻松有趣又成效显著!书中有案例、有方法、有互动,理论结合实践,需要在家长的讲解下,由孩子亲子动手动脑,在这些亲子游戏中,既能帮助孩子学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变得*加善良、体贴、*有合作精神,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劳伦斯·夏皮罗所著的《这样教孩子合作分享孩 子才善良有爱心》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做事才能够让那 些挑剔他们的人满意的书,这是一本教孩子怎么样才 能够变得和别人*加亲近的书,这是一本让孩子能够 对自己*加自信的书。本书通过40个不同的趣味亲子 活动引导家长教导孩子学习情感、社交以及行为等方 面的技巧,学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变得*加 善良、体贴、*有合作精神。
劳伦斯·夏皮罗,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以创新的游戏疗法著称。他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帮助的实践曾经被美国广播、电视和**杂志广为传播。夏皮罗著作颇丰,包括《我家小孩高EQ》和《读懂你的孩子:孩子的秘密语言》《孩子注意力集中、自控能力差,怎么办?》《这样教孩子相处,孩子*受欢迎》《这样教孩子减压,孩子*轻松》等。
写给小朋友的话
活动1 说出你的感受
活动2 处理复杂的感受
活动3 倾听他人的感受和心情
活动4 读懂肢体语言
活动5 使用积极的肢体语言
活动6 坏脸色与好表情
活动7 成为情绪小侦探
活动8 即使心烦意乱也要保持冷静
活动9 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好有坏
活动10 用自我对话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11 理解他人的感受
活动12 只要愿意,你就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活动13 变得乐于合作
活动14 变得乐于助人
活动15 设立积极目标
活动16 有种美德叫耐心
活动17 学会妥协
活动18 言必信,行必果
活动19 跳出恶性循环
活动20 为自己的努力打分
活动21 遵守规矩
活动22 要保持冷静
活动23 又吵又讨厌的声音
活动24 良好行为日记
活动25 积极的言辞创造积极的感受
活动26 和朋友积极相处
活动27 讲真话
活动28 撒谎的结果
活动29 避免他人的不良影响
活动30 不告而取谓之窃
活动31 停止戏弄别人
活动32 结交新朋友
活动33 要尊敬师长
活动34 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活动35 身体接触法则
活动36 你的梦想是什么
活动37 让别人知道你有多了不起
活动38 你想要做到哪些事
活动39 寻求帮助
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一种对儿童成长深深的理解和尊重。它不是简单地“教”孩子,而是“引导”孩子,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非常重视家长的角色,强调家长是孩子合作分享的榜样和引导者。书中有很多关于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模式的技巧,比如积极倾听、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尝试等等。我曾经因为孩子不爱分享而感到头疼,甚至有些焦虑,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之前的很多方法可能适得其反。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明白,与其强制孩子分享,不如先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价值感,让他们明白分享并非失去,而是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友谊。书中提到的“共情式回应”,更是让我醍醐灌顶。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不去指责,而是去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引导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更是给家长看的,它是一本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宝典。
评分作为一名二孩家庭的家长,我深切体会到在两个孩子之间如何平衡资源、培养合作意识的挑战。这本《这样教孩子合作分享孩子才善良有爱心》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书中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孩子在合作与分享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以及家长如何巧妙地引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同理心”培养的篇幅,它强调了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必须分享”。比如,书中提到一个场景,大宝不愿意把新买的玩具给小宝玩,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大宝的自私,而是引导家长如何帮助大宝理解小宝渴望玩耍的心情,以及如何通过轮流玩耍、一起玩耍等方式,找到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理解和尊重他人,而不是强迫性的给予。这本书的许多方法都非常实用,我甚至可以立刻在家里尝试。它让我不再感到束手无策,而是有了一些清晰的方向和有效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用色柔和,画面温馨,一看就让人联想到亲子时光。我第一次翻开它,就被里面的插画吸引住了,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人物表情生动有趣,仿佛能听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更重要的是,我从这些插画中看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场景,比如孩子们争抢玩具时的纠结,或者在分享糖果时的犹豫,这些都是我家孩子日常会遇到的情况。这本书并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把“合作”和“分享”这些抽象的概念,以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小松鼠一起搭积木的故事,它们一开始各执己见,谁也不肯让步,积木总是搭不好。后来,它们学会了倾听对方的想法,一起商量,结果积木塔越搭越高,也更稳固。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家孩子,他有时候也很固执,不容易听进去别人的意见,这本书正好可以作为引导他的一个绝佳范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贴近孩子,简单易懂,但又不失趣味性,让我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润物细无声”。它并没有像很多育儿书那样,上来就给你罗列一堆“怎么做”的规则,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家长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建议。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分享”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情感上的连接和支持。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零食给小伙伴,但当他看到小伙伴因为没有零食而失落时,他主动分享了一半。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分享了食物,更是分享了关爱和理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善良和爱心,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它让我看到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引导和陪伴。这本书的语言平实而富有力量,读起来非常舒服,每一页都能让我有所感悟,甚至在读完之后,我会反复回味其中的一些片段,思考如何应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评分我是一位对儿童心理学略有了解的家长,在阅读《这样教孩子合作分享孩子才善良有爱心》时,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在理论层面也做得相当扎实,同时又避免了枯燥乏味。它将发展心理学中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依恋关系、认知发展对分享行为的影响等,巧妙地融入到故事和建议中。书中提出的“合作式解决问题”的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要分享”,而是教导孩子如何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协商、协作来实现。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孩子们一起搭建沙堡的例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才能让沙堡更漂亮?通过讨论和分工,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共同完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作品。这种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非常有益。此外,书中对于家长情绪管理的建议也非常到位,让我在面对孩子不合作时的焦虑,也能保持冷静,用更有效的方式去沟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