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 我的第一本調酒書:從至受歡迎到經典的雞尾酒,家裡就是Lunge Bar

港台原版 我的第一本調酒書:從至受歡迎到經典的雞尾酒,家裡就是Lunge Ba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佳紋 著
图书标签:
  • 调酒
  • 鸡尾酒
  • 港台原版
  • 家庭调酒
  • 酒吧文化
  • 饮品
  • 美食
  • 生活方式
  • 入门指南
  • 经典酒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拇指原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朱雀
ISBN:9789866780523
商品编码:30165047439

具体描述

我的第一本調酒書

從受歡迎到最經典的雞尾酒,家裡就是Lunge Bar 


作者:李佳紋

出版社:朱雀文化

出版日期:2009/08/01

出版地:台湾

言語:繁體中文

页数:128

装帧:平装/全彩印刷

尺寸:18 x 23.5 cm


内容简介


所謂雞尾酒,簡單來說,就是混合兩種以上不同的材料後形成的一種新口感,搭配上適當的酒杯,利用水果或花、葉裝飾,就成為一杯雞尾酒。把握住這個原則,只要家中準備一、兩種基酒,應該可以變化出十多款調酒。這種調製法可以很彈性的隨各人喜好加減基酒的份量。

  「懶人調酒」是作者李佳紋執教後開始思索的主題,年輕的學生們不耐於太複雜的調酒,喜歡*簡單*流行的酒款,希望花小錢自己在家與朋友共享雞尾酒,更希望到PUB、夜店時,可以聰明點一道亮眼的雞尾酒。

本書重新編排《懶人調酒》之酒譜,加入20道「PUB必點人氣調酒」集結成120道新手也能調製成功的雞尾酒,從*受歡迎到*經典的雞尾酒譜,只要準備幾瓶基酒和道具,就可以輕鬆調製;家庭聚會時可調一缸低酒精的水果酒,朋友來訪則可以現成材料佐以不同的裝飾物,變化出漂亮的雞尾酒。而屬於自己的雞尾酒,無論是午茶時間、晚餐前後、睡前都是品味的*佳時機,不必拘泥於一定的形式,為自己調一杯雞尾酒吧!當你手執酒杯,啜飲第*口冰涼雞尾酒時,就暫時忘記一切,enjoy吧!

本書特色

1.酒名:每道酒都附有中英文名稱。

2.材料:除了附有中英文名之外並附上圖片供參考,而每種酒材品牌不一,讀者可以自行選擇合口味的品牌。

3.酒杯:在材料旁邊我們附上了適合的酒杯供讀者參考,在家調酒若沒有合適的酒杯其實也可隨意選擇容量相當的替代。

4.味道:由辛辣到甜味1 ~ 5,越低越甜。

5.酒精濃度:分低、中、高3級。

6.調法:Shake搖盪法、Electric Blend電動攪拌法、Pour直接注入法、Float漂浮法和Stir攪拌法5種。

7.索引:我們整理了兩種索引供讀者查閱,P.7英文酒名排列,P.118-121則以基酒排列,方便讀者針對喜愛的口味和家中現有材料選取。


作者简介


李佳紋

學歷: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畢

現任:聖心高中專任教師

曾任:開明高職專任教師、偉克商人餐廳吧台副理、金爵獎調酒比賽評審委員

證照:中餐丙級技術證照、調酒丙級技術證照、烘焙丙級技術證照、餐服丙級技術證照、SHATEC新加坡旅館觀光學院葡萄酒技術證照

著作:《懶人調酒--100種*受歡迎雞尾酒》(朱雀文化出版)、《餐飲概論Ⅱ》(五南出版)、《調酒丙級學術科通關密笈》(啟發文化出版)

至喜歡喝的一道雞尾酒:瑪格麗特


目录


2序--花小錢在家與好友共享微醺的歡樂時光 
3 What's
雞尾酒 
8
一定要學會的吧台術語 
9 *
簡單的調酒成功5大原則 
10 *
基礎的雞尾酒5種調製法 
12
常見酒杯及器具介紹 
14
調製雞尾酒的常用材料 
118
索引

◆PART 1 PUB必點人氣調酒 
21
轟炸機B52 
22
鳳梨黛克瑞Frozen Pineapple Daiquiri 
23
草莓瑪格麗特Frozen Strawberry Margarita 
24
夏日風情Pina Colada 
25
蜜多利酸酒Midori Sour 
26
馬丁尼Dry Martini 
27
白蘭地亞歷山大Brandy Alexander 
28
琴湯尼Gin Tonic 
28
螺絲起子Screwdriver 
29
萊姆伏特加Vodka Lime 
29
特吉拉日出Tequila Sunrise 
31
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32
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 
33
邁泰Mai Tai 
34
奇奇Chi Chi 
34
蛇蠍美人Scorpion 
35
杏仁酸酒Amaretto Sour 
35
性慾海灘Sex on the Beach 
36
曼哈頓Manhattan 
37
神風特攻隊Kamikaze

◆PART 2最簡單調酒 
40
鹹狗Salty Dog 
41
獵豔Hunter 
42
自由古巴Cuba Libre 
42
奶香咖啡Bailey's coffee 
43
愛爾蘭奶酒Bailey's Milk 
43
卡魯哇牛奶Kailua Milk 
44
威士忌蘇打Whisky Soda 
44
皇家基爾Kir Royal 
45
水果酒Fruit Cocktail 
45
椰林風情Malibu Orange 
46
橘花Orange Blossom 
47
夕陽Sunset 
48
星鑽Vodka Cranberry 
48
湯姆可林Tom Collins 
49
白蘭地薑汁Brandy Ginger 
49
含羞草Mimosa 
50
黑色俄羅斯Black Russian 
50
威士忌薑汁Whisky Ginger 
51
伏特加湯尼Vodka Tonic 
51
波本可樂Bourbon Coke

◆PART 3 最受歡迎雞尾酒 
55
貝里尼Bellini 
56
綠色蚱蜢Grasshopper 
57
藍色夏威夷Blue Hawaii 
58
長島冰茶Long Island Ice Tea 
59
血腥瑪莉Bloody Mary 
60
午夜 After midnight 
61
環遊世界Around the world 
62
跳躍的年代Leap Year 


《世界名厨的分子料理秘籍:颠覆味蕾的厨房革命》 书籍简介 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传统烹饪指南,而是一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现代烹饪前沿——分子料理世界的深度著作。它旨在揭示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烹饪技术如何被科学原理所支撑,并最终转化为令人惊叹的味觉体验。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调制饮品的指南,而是关于如何用科学的视角重塑食物形态、质地与风味的百科全书。 第一部分:分子料理的科学基石与历史溯源 本部分将追溯分子料理(Molecular Gastronomy)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我们将探讨两位关键人物——匈牙利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库尔蒂(Nicholas Kurti)和法国食品化学家埃尔韦·蒂斯(Hervé This)——如何将物理学和化学的严谨性引入到厨房实践中。我们不会讨论任何关于酒吧文化或鸡尾酒配方的知识,而是聚焦于食物科学的基础:乳化、胶凝、泡沫的形成机制,以及温度、压力和pH值对食材结构产生的精确影响。 读者将了解到,分子料理并非凭空出现的“魔术”,而是对传统烹饪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精确控制与放大。书中将详细解析水合作用、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在不同烹饪条件下的行为,这些内容完全侧重于固体和半固体的食物处理,而非液体的混合。 第二部分:核心技术解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本章是本书的技术核心,深入剖析了支撑现代烹饪美学的几大关键技术。我们完全避开任何关于酒精、烈酒或调酒器皿的描述,转而关注以下食物形态的创造: 1. 球化技术(Spherification): 详细阐述了正向球化(使用海藻酸钠和钙盐)与反向球化(反转的离子交换)的精确配方与操作步骤。我们将分析不同浓度下的凝胶强度,如何通过控制时间来制作出“鱼子酱”般的液态核心,例如用高汤或浓缩果汁制作出具有爆破口感的“果冻珍珠”。书中提供了制作番茄澄清球或橄榄油球的详细图解与化学方程式,重点在于理解藻酸盐与钙离子之间的交联过程。 2. 泡沫与空气的艺术(Foams and Airs): 介绍如何使用卵磷脂(Lecithin)或角叉菜胶(Carrageenan)来创造轻盈、持久的泡沫(Air)。这部分内容集中于如何将蔬菜汁、香料浸渍液或清汤打发成可以稳定存在的“空气”,用于提升菜肴的嗅觉体验和视觉层次,完全不涉及任何奶油发泡剂或打发蛋清制作饮品类泡沫的方法。 3. 胶凝与增稠: 深入研究琼脂(Agar-Agar)、卡拉胶(Gellan Gum)等植物性胶体的特性。我们将对比它们与明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并教授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透明的肉冻(Aspic)或可塑形的“面条”。例如,如何将浓缩的蔬菜清汤塑造成可食用的“意面”形状,这完全是固态食物的重构。 4. 低温慢煮(Sous Vide): 探讨精确的温度控制如何改变蛋白质和淀粉的分子结构。我们会提供不同肉类、鱼类以及根茎类蔬菜在特定温度下烹饪数小时的最佳时间表,以确保食材达到完美的嫩度和水分保持度。这部分内容强调的是食物内部温度的精确控制,而非外部加热介质(如烤箱或炉灶)的操作技巧。 5. 烟熏与液氮的应用: 探讨液氮(Liquid Nitrogen)在瞬间冷冻中的应用,例如制作即时冰淇淋或快速冷冻酱汁以保持其风味和颜色。我们关注的是其极低温特性对食物质地的瞬间改变,而不是任何与储存或冷却饮品相关的用途。同时,介绍使用烟熏枪(Smoking Gun)将木屑或香料的烟雾注入密封容器中,为固体食物添加深度风味的过程。 第三部分:食材的重构与感官的欺骗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超越基础技术,进入高级的食物解构与重组阶段。我们探讨如何“欺骗”食客的味觉和视觉,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餐饮体验。 1. 风味提取与浓缩: 介绍使用真空低温蒸馏(Rotary Evaporation,虽然在家庭环境中较少见,但理论解析是必须的)或超临界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主要针对香料和精油)来获取纯净、高度浓缩的风味物质。我们将如何从草本植物中提取出最纯净的“味道油”或“香气水”,这些物质可以被精确地滴入到其他食物载体中。 2. 脱水与脆化技术: 聚焦于如何使用麦芽糊精(Maltodextrin)将脂肪(如橄榄油或培根油)转化为可食用的粉末,以及如何使用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Freeze-Drying)来制作口感酥脆、形态奇特的蔬菜片或水果干,这些都属于固态食物的精细处理。 3. 热与冷的冲突美学: 阐述如何将极热的酱汁与极冷的冰沙(Sorbet)或泡沫结合,在同一口中实现温度上的巨大反差,从而激发食客的神经反应。这需要对热传导和冷凝现象有深刻的理解。 结语:厨房的未来形态 本书最后总结了分子料理对餐饮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它鼓励厨师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用精确的工具和可重复的实验来定义新的烹饪范式。它是一本面向专业人士和高级美食爱好者的参考书,强调的是对食物科学的理解和对实验精神的追求,旨在拓宽读者对“烹饪”二字的认知边界。全书内容紧密围绕厨房中的化学、物理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重塑固体和半固体食物的形态与口感,绝无涉及任何关于饮料调制或酒吧经营的内容。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号称“零基础入门”的调酒书,但大多不是配方重复就是步骤含糊不清,让人拿着书却无从下手。然而,这本港台原版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得令人佩服。它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心理发展脉络,首先从最容易获得的材料和最基础的调酒工具入手,确保你不会因为缺少一两件昂贵的器材而却步。接着,它不是简单地堆砌配方,而是将那些经典的、常驻酒吧菜单的饮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拆解。我尤其欣赏它对“平衡”的讲解,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放多少糖”,而是会解释为什么这个配方需要酸甜比达到多少,这对于理解鸡尾酒的灵魂至关重要。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它对“经典复兴”这一块的介绍,很多我们听过但叫不出名字的古老配方,在这里都被赋予了现代的演绎和易懂的制作流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堂高阶的饮品哲学课,而不仅仅是学会了几个小窍门。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兼顾得非常好,即便是对调酒略有了解的人,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灵感和技术细节。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对“港台原版”这个标签原本是抱有疑虑的,担心内容会过于地域化,很多材料在国内不好找。但实际阅读下来,这个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作者在选取基础材料时,非常注重全球通用性和可替代性。比如,当提到某些特定的利口酒时,书中会非常贴心地给出几种常见的、在国内更容易买到的替代品建议,或者解释使用不同品牌带来的细微风味差异。这种细致入微的考虑,体现了作者对不同地区读者的尊重和理解。而且,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有温度”,不像教科书那样冷冰冰地陈述事实,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与你耳边低语,分享他多年来的心血和体会。比如,在描述如何处理新鲜水果的汁液时,那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原料的尊重,让人在制作过程中也变得更加专注和享受。它教我的不只是配方,更是一种对待饮品制作的匠人精神。

评分

这本酒谱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小白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一直对调酒充满好奇,总觉得那些五颜六色的液体需要什么专业设备和高深莫测的手法,结果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在家也能玩出花样。它没有那种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极其生活化的语言,一步步教你如何将家里的基本酒水和常见材料变成令人惊艳的饮品。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基础知识的讲解非常到位,比如如何挑选合适的杯子、冰块对口感的影响,甚至连摇晃和搅拌的手法都有图示说明,这比那些只罗列配方的书实用多了。我试着做了其中一个“入门级”的配方,仅仅用了金酒、柠檬汁和一点点糖浆,但那种清爽平衡的口感,完全不输给外面酒吧的水平。看着自己亲手调制出的成品,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言喻。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色彩明快,让人光是看着书本本身,心情都会跟着愉悦起来,完全不像一本枯燥的教材,更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朋友在分享他的私藏秘籍。对于想要在家举办小型聚会,想给朋友一个惊喜的新手来说,这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宝典,它让“自制鸡尾酒”这件事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乐趣和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简直是让人爱不释手。作为一本工具书,它却拥有了艺术品的质感。那种特有的纸张触感,以及印刷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都体现了原版图书的精良制作水准。虽然内容是关于酒精饮品的,但整体的视觉风格却非常清新、自然,没有那种传统上酒吧书籍的阴暗或过于花哨的风格。我常常在周末的下午,泡上一杯浓郁的茶或者自己煮一杯手冲咖啡,然后摊开这本书,去想象那些配方在我的客厅里被调制出来的场景。它更像是一本生活美学杂志,而非严肃的教学手册。特别是那些关于如何用简单的装饰物(比如一片新鲜的迷迭香或者一颗漂亮的樱桃)来提升成品观感的指导,简直是点睛之笔。这让调酒这件事从单纯的“混合”升级成了“创作”。我现在会特别期待朋友来访,不是为了炫耀我的酒量,而是想展示我如何用这本书里的知识,把普通的夜晚变成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享受时刻。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因为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提供一个固定的“酒吧菜单”上,而是通过对基础烈酒特性、酸甜苦平衡原理的深入剖析,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创新。例如,当我学会了如何调整马提尼的干湿比例后,我不再需要翻书去查下一个配方,而是可以根据自己对伏特加或杜松子酒的偏好,临时调整比例,创造出完全符合我个人口味的版本。这种由内而外的理解,才是真正的高级学习。更何况,书中对如何提升“饮酒体验”的周边讨论也非常精彩,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来搭配特定的鸡尾酒风格,或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心情下最适合饮用某类饮品。这些软性的建议,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居家休闲体验,让“在家小酌”不再是随便灌一杯,而变成了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的体现。这绝对是一本能够伴随我很多年,并在我的调酒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持续提供价值的实用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