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活儒学:黄玉顺说儒
定价:22.00元
作者:黄玉顺
出版社:孔学堂书局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8077000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生活儒学”倡导儒学“面向生活”,生活儒学的本源观念或首要关键词就是“生活”。这种“生活”观念既不同于西方生命哲学、意志主义的那种存在者化得“生命”(life)观念,也不同于中国现代新儒学的那种同样存在者化得“生命存在”或“生活”观念。生活儒学的思想系统分为三个层级:生活论的存在论;形而上学的重建;形而下学的重建。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本书的语言风格是一种独特的“克制下的激情”。通篇来看,作者的用词非常精准,很少有情绪化的夸张或华丽辞藻的堆砌,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学术的审慎。然而,正是这种克制,使得当他触及到儒家思想对于个体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时,那种内在的力量便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你会感觉到,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人类处境深切的同情和对生命价值不懈的追问。这种叙述的张力,不像某些哲学著作那样咄咄逼人,而是像一位老友的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却又充满力量。它让人明白,真正的深刻,往往不需要高声呐喊,而是通过精确的表达,达到心灵深处的共鸣。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智者在寂静的书房中进行的深度对话,需要全神贯注,才能捕捉到那些微妙的语气转折和深刻的隐喻。
评分最令我心生敬佩的,是作者在面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冲击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坚守与革新的平衡姿态。他没有将儒学简单地描绘成一套僵化的古代遗物,供人凭吊或膜拜。相反,他以一种极其现代的、问题导向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这些古老的智慧,探讨它们如何能有效地回应现代人在异化、疏离和意义缺失等困境中所面临的挑战。这种“活化”传统的努力,不是对经典的盲目复古,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它要求思考者必须对当下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对传统有着深刻的理解力。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既有历史厚度、又具备现实关怀的哲学体系,它给予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套强健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重新校准自己的价值航向。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低调而沉静的气息,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偏向米白色的纸张,触感温和,没有过多花哨的图文。最引人注目的是标题“生活儒学:黄玉顺说儒”这几个字,字体选择了宋体和黑体的混合运用,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内页的排版非常考究,行间距和字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长篇论述时不会感到拥挤或疲惫。纸张的厚度适中,拿在手中有一种实在感,仿佛捧着的是一部可以被时间沉淀下来的著作。这种精心打磨的物理形态,无疑为即将进入的阅读体验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基调,让人愿意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沉浸在这实体的书本之中,去细细品味文字的力量。它不追求浮华,而是着重于构建一个舒适、专注的阅读环境,这一点,对于探讨深刻思想的文本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传统儒家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抽丝剥茧的耐心。他似乎并不急于给出最终的定论,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匠人,耐心地将那些看似坚硬的旧有观念,一块块地拆解开来,让我们看到其内部的纹理和连接方式。比如,他对“仁”的阐释,不再仅仅停留在道德教条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个体在日常交往中如何通过具体行动来建构和实现这种“仁”。这种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让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深奥哲思,变得触手可及,仿佛这些智慧并非遥远的历史回响,而是当下生活中就能捕捉到的细微光芒。读完某个章节后,常常会停下来,不是因为不理解,而是因为理解后产生的那种豁然开朗的欣喜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沉淀,让新的认知在思维的结构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安放。
评分从结构布局上看,这本书的逻辑推进极为精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线或概念的抽象程度进行排列,而更像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探讨过程。每一个新的议题,似乎都在前一个议题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维度和更广阔的视野,同时又巧妙地呼应了开篇时提出的核心问题。这种结构安排,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整体感。它避免了传统论著中常见的段落之间生硬的割裂感,反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织。每一次翻页,都像是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研究领域,但作者总能适时地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指引,确保读者不会在复杂的思想迷宫中迷失方向。这种编排的艺术,本身就是对清晰思考的一种展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