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團圓年菜100道
定價:25.00元
作者:尚錦文化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0644079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人講究吃,也吃得有講究,年夜菜總要有個吉祥的含義,預示來年的好運與平安。如吃魚叫“年年有餘”,年糕為“步步高升”,紅肉叫“鴻運當頭”,湯圓是“團團圓圓”,吃麵為“壽長百年”,吃雞為“百事大吉”,鱔魚為“百財”,豆芽菜、金針菇因形似而取名“如意”,豆腐包為“祖袋”,大棗象徵“甜甜蜜蜜”,花生代錶“生生”,百閤代錶“百年好閤”綠色蔬菜為“翡”,翡翠,南瓜、闆栗代錶“金”,芋頭,蘿蔔代錶“銀”,蘋果則預示來年的“平安”……一點點中國式的智慧給節日帶來瞭更多的樂趣。
本書的100道年夜菜任你挑選,幫你天天吃得不重樣,準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再也不用傷腦筋瞭!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團圓年菜100道》的排版設計簡直要吐槽一番。裝幀設計上,它選擇瞭那種厚重的銅版紙印刷,本意可能是想營造一種“大菜譜”的儀式感,但色彩搭配卻顯得異常老氣,濃鬱的紅黃配色,讓食物的質感大打摺扣,很多菜品的圖片看起來油膩膩的,完全沒有食欲,這對於一本以“團圓”為主題的菜譜來說,簡直是緻命傷。更讓我抓狂的是,菜譜的分類邏輯混亂得可以。它似乎沒有遵循“前菜、主菜、湯羹、點心”這樣的傳統結構,而是把一些小涼菜和硬菜隨意地堆砌在一起,查找起來非常不方便。比如,我找一道適閤在除夕夜壓軸的硬菜,結果翻瞭十幾頁纔找到幾道,中間夾雜著好幾頁看著就讓人提不起勁的素炒時蔬。一個優秀的菜譜,不光要教你怎麼做菜,還要提供一個清晰的“閱讀路徑”,讓讀者能方便地根據宴請的場閤和時間點來組織菜單。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完全沒有用心,給人的體驗更像是在逛一個內容堆砌的倉庫,而不是一本精心策劃的烹飪指南。
評分從地域性和文化內涵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顯得非常單薄。團圓年夜飯,自古以來就承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北方對餃子和麵食的偏愛,南方對海鮮和甜品的講究,都應該在“年菜”中有所體現。然而,這本書裏的菜品,給我的感覺是某種“中性化”的、仿佛在任何一個城市都能吃到、也好像在哪兒都吃不到的流水綫産品。它既沒有深入挖掘某個菜係的獨特年節風俗,也沒有提供任何關於“年菜”背後的寓意解釋。比如,為什麼這道菜象徵著“年年有餘”,或者那道菜代錶著“闔傢團圓”。這些文化符號的缺失,讓整個菜譜失去瞭靈魂,它變成瞭一本單純的“烹飪指南”,而不是一本關於“年”的文化傳承物。對於希望通過做年夜飯來加強傢庭傳統和儀式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幫助微乎其微。
評分這本書的敘述風格極其平鋪直敘,缺乏引導性和啓發性,讀起來枯燥乏味,讓人很難産生動手的欲望。作者似乎預設瞭讀者已經具備非常紮實的烹飪基礎,對很多關鍵的技巧點一帶而過,沒有給齣詳細的“為什麼”和“如何避免失敗”的提示。比如,在處理一些需要復雜醃製或發酵的菜品時,它隻給齣瞭配料錶和簡單的操作步驟,但對於溫度的控製、食材狀態的判斷,這些經驗性的知識點卻完全缺失。一本好的菜譜,應該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在你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地提供“小貼士”和“陷阱預警”。這本書更像是冷冰冰的說明書,讀完之後,我對自己能否成功復刻這些菜肴感到非常沒有信心,總覺得少瞭那麼一層關鍵的、能將菜品從“能吃”提升到“好吃”的秘訣指導。閱讀體驗上,它幾乎沒有提供任何的情感鏈接或烹飪樂趣的激發。
評分這本書的“100道”份量感讓我感到非常虛浮。翻閱內容後,我發現其中很多菜品其實是同一種食材的變體,或者隻是調味比例上的微小調整就被算作一道新菜。例如,關於魚類的做法,無非是清蒸、紅燒、或者醬油水煮,這三樣被拆分成瞭三道“新菜”,占據瞭相當大的篇幅。這種注水行為在素菜部分尤為明顯,幾種常見的時令蔬菜,換著用蒜蓉、蠔油、或者簡單的焯水,就被機械地列舉齣來,缺乏深度和技術含量。我原本的期望是能看到一些復雜而富有技巧的年節菜,比如需要精細刀工的雕花造型,或者需要長時間慢燉纔能達到的酥爛口感的功夫菜。但這本書裏的菜品,大多是半小時內就能搞定的快手菜,雖然適閤日常,卻完全撐不起“團圓年菜”這個隆重的名號。如果要湊夠一百道,這種重復和注水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這嚴重稀釋瞭整體的價值。
評分這本號稱“團圓年菜100道”的菜譜,我翻瞭半天,說實話,感覺內容有些名不副實。首先,它在食材的選擇上顯得過於保守,幾乎都是我們春節餐桌上年年都能見到的那些老麵孔。什麼紅燒肉、四喜丸子、清蒸魚,這些菜肴雖然經典,但對於一個期待能在過年時端齣點新意、給親戚朋友帶來驚喜的傢庭廚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參考價值實在有限。我期待的是一些能融閤地域特色、或者在傳統做法上有所創新的菜式,比如用一些新奇的香料組閤來提升經典菜肴的風味,或者是一些融閤瞭現代健康理念的低油低鹽新派年菜。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更像是一本五十年前的傢常菜譜的重新排版,缺少瞭對當代審美的捕捉和對食材多樣性的探索。即便是最基礎的步驟分解,也寫得比較簡略,對於廚房新手來說,可能光看圖示很難完全掌握火候和調味的精髓。總的來說,如果隻是想找一些最安全、最不齣錯的傳統菜譜,也許勉強可以,但想通過它做齣讓人眼前一亮的“團圓年菜”,恐怕需要讀者自己進行大量的二次開發和靈感補充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