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辛棄疾詞集
定價:22.00元
作者:辛棄疾
齣版社:上海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5325571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唐宋詞史上,辛棄疾曆來以豪放著稱。而“豪放”既體現為由題材、意境、情感等有機結閤所呈現的創作風格,又體現為一種放筆快意、擺脫束縛的創作個性。
辛棄疾在詞體寫作上如此全方位、大尺度的齣位與突破,無怪乎時人評曰:“東坡為詞詩,稼軒為詞論。”(徐魷《詞苑叢談》引)蘇軾“以詩為詞”,辛棄疾“以文為詞”,為通行既久、已成習套的詞體開齣新境,使詞的創作擺脫羈絆,進入自由的境界,從而帶來瞭宋詞繁榮發達、多姿多態的昌盛局麵。
目錄
導讀(崔銘)
捲一
漢宮春(春已歸來)
滿江紅(傢住江南)
水調歌頭(韆裏渥窪種)
浣溪沙(儂是嵌崎可笑人)
滿江紅(鵬翼垂空)
念奴嬌(我來吊古)
韆鞦歲(塞垣鞦草)
滿江紅(快上西樓)
又(美景良辰)
又(點火櫻桃)
念奴嬌(晚風吹雨)
好事近(日日過西湖)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韆樹)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又(七十古來稀)
聲聲慢(徵埃成陣)
又(開元盛日)
木蘭花慢(老來情味減)
西江月(秀骨青鬆不老)
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
一剪梅(獨立蒼茫醉不歸)
新荷葉(人已歸來)
又(春色如愁)
菩薩蠻(青山欲共高人語)
又(江搖病眼昏如霧)
太常引(一輪鞦影轉金波)
水龍吟(楚天韆裏清鞦)
八聲甘州(把江山好處付公來)
洞仙歌(江頭父老)
酒泉子(流水無情)
摸魚兒(望飛來半空鷗鷺)
滿江紅(落日蒼茫)
菩薩蠻(鬱孤颱下清江水)
水調歌頭(造物故豪縱)
滿江紅(漢水東流)
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
霜天曉角(吳頭楚尾)
鷓鴣天(聚散匆匆不偶然)
念奴嬌(野棠花落)
鷓鴣天(彆恨妝成白發新)
又(樽俎有幾人)
又(撲麵徵塵去路遙)
又(唱徹陽關淚未乾)
滿江紅(直節堂堂)
又(照影溪梅)
水調歌頭(落日塞塵起)
滿江紅(過眼溪山)
南鄉子(隔戶語春鶯)
又(欹枕櫓聲邊)
南歌子(萬萬韆韆恨)
西江月(乾丈懸崖削翠)
破陣子(擲地劉郎玉鬥)
臨江仙(住世都知菩薩行)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水調歌頭(摺盡武昌柳)
滿江紅(笳鼓歸來)
木蘭花慢(漢中開漢業)
阮郎歸(山前燈火欲黃昏)
霜天曉角(暮山層碧)
減字木蘭花(盈盈淚眼)
滿江紅(可恨東君)
又(敲碎離愁)
又(倦客新豐)
又(風捲庭梧)
賀新郎(柳暗淩波路)
水調歌頭(官事未易瞭)
滿庭芳(傾國無媒)
又(急管哀弦)
又(柳外尋春)
滿江紅(天與文章)
西河(西江水)
賀新郎(高閣臨江渚)
昭君怨(長記瀟湘鞦晚)
沁園春(三徑初成)
又(佇立瀟湘)
菩薩蠻(稼軒日嚮兒童說)
蝶戀花(老去怕尋年少伴)
祝英颱近(寶釵分)
又(綠楊堤)
惜分飛(翡翠樓前芳草路)
戀綉衾(夜長偏冷添被兒)
減字木蘭花(僧窗夜雨)
又(昨朝官告)
糖多令(淑景鬥清明)
南鄉子(好個主人傢)
鷓鴣天(一片歸心擬亂雲)
又(睏不成眠奈夜何)
菩薩蠻(西風都是行人恨)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補遺
總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重度“書本觸感”愛好者,對紙張的質地和油墨的味道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拿到這本選集時,首先聞到的是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混閤著紙張特有的乾燥氣息,這是電子閱讀無法替代的享受。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不是那種反光的銅版紙,而是帶有細微紋理的啞光紙張,在燈光下閱讀,眼睛非常舒適,即便是翻閱到深夜,也不會感到刺眼。裝幀上,它似乎采用瞭某種綫裝或仿綫裝的工藝,使得整本書的承重分布均勻,即便是平攤開來閱讀,也不會擔心書脊受損。更讓我驚喜的是,部分篇章後麵附帶的“作者生平小傳”,敘述簡潔有力,將那位曆史人物的復雜一生勾勒得十分立體。我發現,瞭解瞭作者的坎坷經曆後,再迴過頭去看那些激昂的文字,其背後的辛酸與無奈便會油然而生,使得作品的層次感瞬間豐富起來。
評分坦白說,我對詩詞鑒賞一嚮是抱著一種敬畏又疏離的態度,總覺得那些高妙的意境難以企及。但這次嘗試,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選集做得非常“親民”,它的翻譯和解析部分,沒有采用那種晦澀難懂的文言腔調,而是用現代白話文,將那些古老的意象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比如,那些關於月亮、美酒、故鄉的描繪,在現代的語境下重新被解讀後,依然能激起我內心深處的共鳴。這說明真正偉大的作品,其核心情感是永恒的。我尤其注意到瞭版本校對的嚴謹性,這對於一個嚴肅的文化産品來說至關重要。每一頁都顯得乾淨利落,幾乎找不到印刷上的瑕疵,這讓我對齣版方的專業水準深錶信賴。我甚至開始嘗試將其中一些意境優美的段落,作為自己日常寫作的靈感來源,那份穿越韆年的纔情,似乎也沾染到瞭我的筆尖,讓我對文字的運用更加謹慎和有力量。
評分最近生活節奏太快,總想找點能讓人慢下來的東西。這本選集,正好扮演瞭這樣一個“精神錨點”的角色。我習慣在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清茶,然後翻開其中隨意的一兩篇來品味。它不像小說那樣需要連續性,更像是一顆顆獨立閃耀的寶石,隨時拿起,都能獲得一份小小的震撼。我發現這本書的一個絕妙之處在於,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保持瞭一種平衡感——既有足以令人仰望的藝術高度,又不失人間至情的溫度。不同於市麵上很多為瞭追求“暢銷”而過度簡化的版本,這個選集在保留原作韻味的同時,也做到瞭對現代讀者的友好度。那些對曆史背景的考證,雖然藏得比較深,但如果你願意探究,總能找到深入瞭解的綫索。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愉悅的閱讀體驗,它讓我重新找迴瞭對古典文學的那份耐心和敬畏之心,同時也感受到瞭文字穿越時空的力量。
評分這本詩詞選集,初翻之時,便被那封麵設計所吸引,古樸典雅,字裏行間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我本就是個對古典文學情有獨鍾的人,尤其鍾愛那些能在字句中觸摸到曆史脈搏的作品。拿到手後,便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份精心編排的排版,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十分疲憊。更值得稱贊的是,選本的注釋部分做得極為細緻入微,對於那些生僻的典故和晦澀的詞匯,都有著清晰易懂的解釋,這對於像我這樣,雖有興趣卻缺乏深厚學養的普通讀者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它不僅僅是冰冷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位博學的長者,耐心地為你拂去曆史的塵埃,讓你能夠更直接、更深入地體會到古人的情懷與抱負。我特彆喜歡其中幾篇引言的選取,它們為整部作品定下瞭基調,讓我未讀正文,心中已然對那份慷慨激昂或低迴婉轉的情感有瞭初步的預感。全書的裝幀質量也令人滿意,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能感受到齣版方對文化傳承的敬意。
評分最近迷上瞭一套關於宋代士人精神世界的叢書,這本選集恰好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發現,閱讀這些作品時,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高懸於上,讓人望而卻步,反而更像是走進瞭一個充滿煙火氣和真性情的文人世界。尤其欣賞它在篇目選擇上的獨到眼光,沒有一味追求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而是穿插瞭許多視角獨特、情感濃烈的佳作。每次讀到那些描寫邊塞風光、壯誌難酬的篇章時,總會聯想到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背景,仿佛能透過文字的縫隙,看到金戈鐵馬的景象。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是閱讀體驗中最為迷人的部分。此外,書中對於一些作品的背景介紹,也做到瞭點到為止,既不喧賓奪主,又能有效幫助讀者理解作品産生的時代語境,避免瞭過度解讀的陷阱。翻閱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對著某幾句反復吟詠,感受那份磅礴的氣勢與深沉的憂思交織的復雜情緒,這對於舒緩現代生活的壓力,確實有著奇妙的療愈效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