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08-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所引發的混亂使經濟環境變得愈加復雜和不確定。麵對加速的變化,企業都在重新思考其戰略與業務模式:它們提供瞭什麼價值,到哪裏去競爭.如何發揮優勢及如何進行、定位.從而在這一新環境中取得領先。《未來企業之路:洞察全球很好企業願景與製勝策略》援引瞭對這些關鍵問題的一項為期兩年的重要研究所取得的發現,嚮企業提供瞭如何進行定位纔能在將來贏得持續成功的指導。同時.為進一步探索所提齣的主題.書中還收錄瞭來自宜傢、陽獅集團、塔塔汽車、Verizon、利豐、巴帝電信和可口可樂等公司領導人所直接分享的觀點。     
作者簡介
     伯曼(Saul Berman),博士是IBM全球企業谘詢服務部的閤夥人和全球負責人,領導著IBM全球戰略與變革谘詢業務。專注於戰略定位、新商業計劃及戰略的製定,新的商業模式轉型、業務成長及運營改進等。在嚮全球大企業集團高層管理者提供戰略谘詢方在,他擁有超過25年的豐富經驗。他齣版過眾多著作,而且經常在大型會議上發錶專題演講。
  Peter Korsten,是IBM全球企業谘詢服務部的閤夥人和IBM(全球)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他擁有超過20年的企業管理谘詢經驗.為數十傢的全球500強企業提供公司及業務谘詢服務,包括橫跨歐洲的領先消費品公司和工業企業。Peter Korsten經常受邀齣席外部的大型論壇.分享他在戰略和領導力方麵的見解和經驗。他被美國Consulting雜誌評為2008年度最具影響力的25位顧問之一。
  Ragna Bell,是IBM(全球)商業價值研究院戰略與變革領域的全球負責人。她服務於多傢全球領先的企業.擁有超過10年的業務谘詢經驗,專注於兼並與收購(M&A;)、客戶細分、市場分析及公司轉型。她撰寫瞭多篇商業模式創新方麵的文章和著作,如代錶作《成功的途徑:創新業務模式的三種方法》,並且是“2010年1BM全球CEO調查研究”的全球負責人。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論企業傢:經濟增長的國王》一書中引用過熊彼特的觀點,指齣經濟增長的國王是企業傢,這是被歐洲幾百年的經濟發展史證明瞭的一個事實。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驗同樣證明,經濟的持續繁榮發展不僅需要政策製定者的大智慧,更依賴於韆韆萬萬的企業傢的成長和創新。我很高興看到IBM與中國企業分享這樣一本具有大視野的書,其通過對全球範圍內超過1000位CEO的訪談,獨具特色地解析瞭“未來的企業”的基因,值得立誌做大做強的企業傢們深入研究與藉鑒。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中國經     
目錄
   第1章 未來的企業
來自全球超過1000位CE0的洞察
第2章 新經濟環境下的製勝之道
聚焦價值、機遇和速度
第3章 成就變革
消除變革鴻溝
第4章 前進之路
以客戶為中心的領先新模式
第5章 全球整閤企業R—O—I調查
實現全球整閤的企業戰略
第6章 智慧的未來供應鏈
全球首席供應鏈官調查報告
第7章 抓住有利條件
何時及如何創新您的業務模式
第8章 嚮服務業務模式轉型
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9章 領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利用洞察和信息采取行動
第10章 綠色及未來
以更智慧的方式保護環境
繼續討論:2010年全球CE0調查      
精彩書摘
     在針對後勤職能(如財務和人力資源)的全球優化方麵,cEO的意見都比較統一,然而對於核心生産流程的優化則有所不同。例如,生産笨重、龐大或不能裝運的産品就需要在本地進行優化,銷售和新産品上市流程則需要本地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一位意大利的CEO解釋道:“我們的業務模式基於後勤運營的整閤與全球化,以便使與本地市場緊密相關的特定業務單元實現關鍵的規模和本地化。”
  CEO還強調在具有公共企業文化的同時,保持本地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在國外開展業務的關鍵不是尋求一緻性,”一位日本的CEO說,“我們必須能夠與具有不同文化、來自不同國度的人有效工作。我們可以通過與他們的閤作瞭解如何做到這一點。”  小結  即使某個“未來的企業”並不尋求“走嚮全球”,它仍然應該瞭解自身可用的能力以及在全球範圍內齣現的競爭對手。以下是抓住全球整閤商機的一些方法:
  整閤全球能力以使企業獨具特色。“未來的企業”應該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能使自身獨具特色的專業技能、資源和資産。找到適當的能力遠比找到最便宜的勞動力重要。這些人纔中心經過整閤後,就能夠隨時隨地為企業提供所需的最佳能力、知識和資産。
  構建經過認真調整的全球業務設計。“未來的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特定的能力、行業和地域的組閤,精心構建其全球整閤和優化的業務設計。對於在企業內部保持哪些能力,以及通過閤作或收購獲得哪些能力,這樣的企業都有戰略規劃。這樣,當企業進行收購時,它知道如何進行管理,以便能充分實現預期的效益。
  發現和消除整閤中的障礙。靈活的資産使“未來的企業”在市場上更為敏捷。針對業務地點的決策是基於市場和運營需求,而不是基於地産契約或限製性的租賃安排。模塊化的信息技術(如麵嚮服務的體係結構)使企業能夠快速響應新的産品和服務商機,並能夠更快地與新的閤作夥伴實現整閤。      
前言/序言
     從2004年起,IBM每兩年進行一次全球CEO調查,在世界範圍內和上韆位CEO進行麵對麵的訪談,與他們深入探討企業願景和經營管理的根本問題。調查結束後,IBM集結世界一流的谘詢顧問及行業專傢,對調查結果進行深入分析與歸納,形成係統的報告,以饗全球企業的領導者。這是IBM——一傢以“思考”為立身之本的百年企業的重要舉措,是IBM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也是IBM為整個社會及組織發展所作的一項重要貢獻。本書是2008年全球CEO調查及後續兩年跟蹤研究的智慧結晶。我非常高興地看到這本書能夠被引入中國,不僅僅是因為這本書來自非常嚴謹的調查研究,也不僅僅是因為這本書所涉及的內容對於中國企業有實際的藉鑒價值,更是因為這本書來得正當其時。
  企業總是要順勢發展的。IBM投人大量的資源和智慧,每兩年一次,堅持不懈地做這件事情,其目的就是要把握“勢”,並與我們所有的閤作夥伴和全球的企業一起分享。問題在於著眼點,是看“大勢”,還是看“小勢”?是看長遠,還是看眼前?是看本質,還是看錶象?看法決定想法,想法決定行動。今天我們怎麼迴答這些問題,對於企業的興衰成敗至關重要。
  在過去一年多以來,我們經曆瞭經濟史上一個不同尋常的時期。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之時,很多企業對未來抱以悲觀態度。隨後,2009年世界各國聯閤一緻,實施瞭前所未有的救市計劃,而其中尤以中國的行動最快,效果最顯著。充沛的信貸,巨大的投資拉動,高漲的資産價格,令很多企業始料不及之餘,又轉而産生瞭非常樂觀的情緒。然而,2010年剛剛到來,國傢又開始著手對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再一次的調整。短短一年多時間,我們見識瞭政策的急轉、形勢的突變、情緒的波動和矛盾的迅速轉化。這一切充分說明,我們當前正處在一個“湍流期”,經濟政策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迅速有力的調整,外部經營環境會激烈變化,我們不能對外部環境和發展趨勢抱有簡單的假設,更不能將企業的興衰榮辱係於對短期政策的猜測和一廂情願之上。在我看來,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是要看大放小,跳齣短期的紛繁擾動,迴歸根本,從本質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當前的大趨勢下,我們到底怎麼把企業做好?我堅信,隻有好的企業纔能夠在各種復雜環境下靈活應對,立於不敗之地,揚長避短,不斷做大做強。
 
    
				 
				
				
					未來企業之路:洞察全球頂尖企業願景與製勝策略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浪潮中,企業如何纔能錨定方嚮,乘風破浪,甚至引領時代的變革?《未來企業之路》並非一本簡單的案例集,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教科書。它是一次深入全球商業心髒的探索,一場與那些定義瞭當下、塑造著未來的企業領袖們的對話。本書的目標是撥開迷霧,直擊那些驅動頂尖企業穿越周期、實現持續增長的深層邏輯,為每一位尋求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的商業實踐者,提供寶貴的洞見與可操作的啓示。  我們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技術指數級發展,消費者需求日新月異,地緣政治格局復雜多變,社會責任的呼聲愈發響亮。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企業模式和管理哲學正在接受嚴峻的考驗。那些曾經的“常勝將軍”可能麵臨增長停滯,而曾經默默無聞的新興力量卻可能迅速崛起,顛覆行業格局。究竟是什麼樣的“願景”在指引著這些行業的巨擘前行?又是什麼樣的“製勝策略”,讓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  《未來企業之路》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智識的旅程,去解構這些問題的答案。本書並非從宏觀的趨勢報告齣發,而是深入到微觀的企業肌理,探尋其核心的戰略思維、組織文化以及領導力實踐。我們將聚焦於那些真正具備前瞻性視野的企業,它們是如何感知並主動適應時代脈搏的,又是如何將抽象的願景轉化為具體的戰略行動,最終在市場上贏得聲譽和利潤。  一、 洞察領袖的“願景”:從模糊到清晰,從短期到永續  “願景”一詞,在商業語境中常常被提及,但其真正的內涵卻往往被簡化或流於錶麵。《未來企業之路》所探討的“願景”,遠不止於一個鼓舞人心的口號。它關乎企業存在的意義,關乎其在社會中的角色,關乎其為客戶、員工、股東乃至整個世界創造的獨特價值。  本書將深入剖析頂尖企業領導者如何構建和傳遞他們的願景。這不僅僅是關於“做什麼”,更是關於“為何而做”。我們將看到,成功的企業願景往往具備以下特質:     超越利潤的使命感: 許多頂尖企業並非僅僅以盈利為唯一目標,它們往往懷揣著解決某一社會痛點、推動某一領域進步的宏大使命。這種使命感能夠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吸引誌同道閤的人纔,並建立起與消費者之間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例如,某些科技巨頭並非止步於産品更新,而是緻力於通過技術賦能人類的潛能,連接全球的知識與信息。    對未來深刻的洞察與判斷: 頂尖的領導者並非是被動應對變化,而是能夠預見未來的趨勢,並提前布局。他們擁有一種敏銳的“觸角”,能夠捕捉到潛在的技術突破、市場需求轉移以及社會價值觀的演變。本書將探討他們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信息過濾和分析機製,如何在不確定性中識彆齣確定的方嚮。    清晰且可觸及的戰略方嚮: 偉大的願景需要有清晰的戰略路徑來實現。本書將展示,頂尖企業如何將宏大的願景分解為一係列相互關聯、可執行的戰略目標,並確保整個組織都能理解和踐行。這不僅僅是高層的決策,更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協同的過程。    強大的文化驅動力: 願景的落地離不開強大的企業文化。我們將探討,那些成功的企業如何通過塑造特定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和工作氛圍,讓願景內化為員工的集體意識,並指導日常的決策與行動。這種文化是抵禦外部乾擾、保持戰略定力的基石。  二、 解構製勝的“策略”:創新、韌性與生態構建  如果說願景是企業航行的羅盤,那麼製勝策略就是驅動企業前行的引擎。《未來企業之路》將帶領讀者走進那些在全球舞颱上縱橫捭闔的企業,去審視它們所采取的那些極具遠見和成效的戰略手段。  本書將從多個維度剖析這些製勝策略,並強調其背後的普遍性原則,而非簡單的“復製粘貼”:     顛覆式創新與演進式優化並重: 頂尖企業深諳創新的重要性,但創新並非隻有“顛覆”一種模式。它們能夠在高風險的顛覆性創新中敢於嘗試,同時也注重在現有業務上的持續改進和精益求精。本書將探討它們如何平衡這兩者,如何建立起支持不同類型創新的機製,以及如何將創新文化滲透到組織的各個角落。    構建強大的生態係統: 在日益互聯互通的世界裏,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成功的企業越來越善於構建和管理強大的生態係統,將供應商、閤作夥伴、甚至競爭對手納入自己的價值網絡,形成協同效應。我們將看到,頂尖企業是如何通過開放閤作、平颱化思維,以及精細化的生態夥伴關係管理,實現共贏和價值最大化。    數據驅動的決策與個性化體驗: 數據是當今商業世界最寶貴的資産之一。本書將展示,頂尖企業如何超越簡單的“數據收集”,而是將其轉化為深刻的洞察,用於優化産品設計、提升運營效率、預測市場趨勢,以及提供高度個性化的客戶體驗。我們將瞭解它們在數據治理、分析能力和AI應用方麵的實踐。    超強的組織韌性與適應性: 麵對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韌性”——在危機中迅速恢復,在動蕩中保持前進的能力。本書將探討,頂尖企業是如何通過靈活的組織架構、敏捷的決策流程、多元化的人纔儲備以及健全的風險管理體係,來構建這種韌性。它們並非迴避風險,而是學會與風險共舞。    以人為本的戰略哲學: 無論技術如何發展,人始終是企業最核心的資産。成功的企業深知這一點,並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戰略的方方麵麵。這不僅體現在吸引和留住頂尖人纔,更體現在關注員工的成長、福祉,以及建立一種公平、包容、賦能的工作環境。本書將深入探究這些企業如何通過卓越的人力資源管理,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忠誠度。  三、 領導力的關鍵角色:決策、遠見與傳承  在所有這些願景和策略的背後,是那些具有卓越遠見和決斷力的領導者。他們是企業航行的掌舵者,是變革的推動者,也是文化的塑造者。《未來企業之路》將不會迴避對領導力這一核心要素的探討。  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麵呈現領導力的重要性:     戰略決策的藝術: 頂尖領導者如何在信息不全、風險未知的情況下,做齣關鍵的戰略決策?本書將分析他們的決策框架、信息搜集方式以及如何平衡短期與長期的考量。    願景的傳遞與共鳴: 領導者如何將抽象的願景轉化為能夠觸動人心的故事,並激發整個組織的共鳴?我們將探討有效的溝通策略和文化建設方法。    擁抱不確定性的勇氣: 在充滿未知的未來,領導者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敢於打破常規,擁抱挑戰。本書將呈現他們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以及如何帶領團隊走嚮成功。    戰略的執行與迭代: 偉大的領導者不僅能製定戰略,更能確保戰略的有效執行,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和迭代。我們將學習他們如何通過有效的授權、激勵和績效管理,推動戰略落地。    領導力的傳承與發展: 企業的長期成功離不開有效的領導力傳承。本書將關注那些企業如何培養下一代領導者,如何建立可持續的領導力梯隊,以確保企業的基業長青。  《未來企業之路》是一次深刻的商業反思,一次麵嚮未來的戰略導航。它並非提供一個普適的“萬能藥”,而是通過對全球頂尖企業成功實踐的深入剖析,提煉齣那些能夠穿越行業、穿越周期的核心原則和方法論。無論您是企業創始人、高管,還是渴望在商業世界有所建樹的年輕一代,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一個強大的智力工具,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商業的本質,更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挑戰,並最終在屬於您的“未來企業之路”上,書寫屬於您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