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起源于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在哥尼斯堡的普莱格尔河上有七座桥将河中的岛及岛与河岸联结起来
评分问题是要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何一块开始,通过每一座桥正好一次,再回到起点。然而无数次的尝试都没有成功。欧拉在1736年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抽像分析法将这个问题化为第一个图论问题:即把每一块陆地用一个点来代替,将每一座桥用联接相应的两个点的一条线来代替,从而相当于得到一个“图”(如下图)。欧拉证明了这个问题没有解,并且推广了这个问题,给出了对于一个给定的图可以某种方式走遍的判定法则。这就是后来的欧拉路径和欧拉回路。这项工作使欧拉成为图论〔及拓扑学〕的创始人。
评分我读《什么是数学》,我告诉你,我读了一年,不断的读,加上读别的书,慢慢理解了,很多问题就解决了,看别的书,就容易了!其实我只是学习的顺序发生错误,要《代数》和《拓扑》先行,其他的就很快了理解是需要时间,不能着急,不能半途而废。记住一定要代数现行,读代数理解概念,慢慢读,慢慢思考,读数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速度要慢。。。
评分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四色猜想的证明基本上是按照肯普的想法在进行。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由于演算速度迅速提高,加之人机对话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对四色猜想证明的进程。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不过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就,他们认为应该有一种简捷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
评分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四色猜想的证明基本上是按照肯普的想法在进行。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由于演算速度迅速提高,加之人机对话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对四色猜想证明的进程。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不过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就,他们认为应该有一种简捷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
评分现代数学的入门的关键主要是群伦和拓扑。这些就要你花大量的时间学数学的基础概念,其实分析难就难在概念的理解,连续和一致连续等等,很多时候,你要花很多时间改变学习思路,我就是这样的,一直认为自己笨,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别人学一遍,你学两遍,还不行,多读几遍,要有许三多的精神,什么都不难,我从来没有对自己说不行!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做,我就能做好,
评分1736年,有人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欧拉经过一番思考,很快就用一种独特的方法给出了解答。欧拉把这个问题首先简化,他把两座小岛和河的两岸分别看作四个点,而把七座桥看作这四个点之间的连线。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化成,能不能用一笔就把这个图形画出来。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欧拉得出结论--不可能每座桥都走一遍,最后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且给出了所有能够一笔画出来的图形所应具有的条件。这是拓扑学的“先声”。
评分挺好
评分很不错,和评价一致,质量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