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實用傢禽營養(第3版)》為傢禽營養領域裏的一本經典的實用著作,原著作者Leeson為世界知名傢禽營養專傢。全書共分9章,內容包括:世界傢禽生産,原料評價和日糧配製,産蛋品係後備母雞育成飼喂方案,産蛋母雞的飼喂方案,肉用仔雞的飼喂計劃,肉用種雞的飼喂方案,火雞的飼養方案,鴨和鵝的飼養方案,玩賞鳥、平胸鳥和寵物鳥的飼養方案等。
作者簡介
李森博士(Dr.Leeson),齣身於英國,獲英國諾丁漢大學傢禽營養博士。1974年遷入加拿大奎爾富大學,現為傢禽營養學教授。迄今在科學雜誌上發錶文章300餘篇,與薩莫斯博士共著有關傢禽營養和傢禽管理等各方麵的書四本。目前的科研領域為肉用仔雞的生長與發育,以及禽蛋和禽肉營養含量增加的機製。
薩莫斯博士(Dr.Summers),齣生於加拿大。早年在奎爾富大學從事各項工作,自獲得美國Rutgers大學傢禽營養學博士後擔任加拿大奎爾富大學傢禽係係主任。他在科學雜誌上發錶文章400餘篇,內容幾科涉及傢禽營養的各個領域。經常齣國,為世界各地傢禽組織傳授知識並積極參加各種國際會議。1995年退休於奎爾富大學,但仍繼續活躍在傢禽科研與諸多的國際活動中。
瀋慧樂,1934年齣生於上海。1959年畢業於前蘇聯哈爾科夫畜牧學院。畢業後在中國農業大學畜牧係飼養教研組工作。1979-1982曾赴加拿大Guelph大學畜牧傢禽係做訪問學者。迴國後開設傢禽營養課並編寫教材,同時帶領三位研究生開展無魚粉日糧的研究;1991年退休。1992年為美國大豆協會聘請,任傢禽技術主任至2008年再退休。在此期間,與中國畜牧業協會的傢禽業分會閤作,由美國大豆協會聘國際知名專傢在全國各地進行技術講座與資詢工作,促進瞭中國傢禽業與飼料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周鼎年,1935年齣生於杭州。1960年畢業於前蘇聯敖德薩農學院畜牧係。畢業後到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工作至1996年退休,1983-1984曾赴英國做訪問學者。從事奶牛科學研究和畜牧科技信息傳播工作。曾在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情報研究所和飼料所工作。研究員,享受政府津貼。曾任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畜牧所所長、飼料所副所長、中國奶牛協會秘書長和《中國畜牧雜誌》副主編等職。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世界傢禽生産
第二章 原料評價和日糧配製
第三章 産蛋品係後備母雞育成期飼喂方案
第四章 産蛋母雞的飼喂方案
第五章 肉用仔雞的飼喂計劃
第六章 肉用種雞的飼喂方案
第七章 火雞的飼養方案
第八章 鴨和鵝的飼養方案
第九章 玩賞鳥、平胸鳥和寵物鳥的飼養方案
附錄 營養成分資料
精彩書摘
營養特性:
在小麥的清理和隨後的加入至麵粉的過程中,高達409/6的重量被分類為副産品。對這些副産品的分類和描述存在相當大的差異,因此在不同國傢用小麥副産品配製日糧時必須高度注意。傳統上,有三種主要的小麥副産品,即小麥麩、次麥粉和小麥粗粉。麥麩是小麥的外皮,縴維含量很高,很少用來配製傢禽飼料。但是,不少國傢用小麥麩這個術語來描述小麥粗粉。必須檢查小麥副産品的粗縴維水平以便確信是否使用瞭正確的術語。在提取小麥麩時分離齣來的較細的物料傳統上叫做次麥粉。由於小麥要通過一係列碾磨機進行碾磨,篩孔越來越細,得到的是粗粉,其中的大部分被分離齣來就是麵粉。小麥粗粉是麵粉精細分離過程中得到的主要副産品。
在美國,用“紅狗”(reddog)這個術語來描述紅皮小麥中分離齣來的很細的物料,相似於次麥粉。如今,麵粉廠把多數副産品混閤到一起,一般稱為次麥粉。唯一一個數量較大的副産品是小麥粗粉,它是在最初對小麥進行清理和分離時得到的物料。小麥粗粉主要由破碎的麥粒組成,但是其營養價值略為不同於小麥。
像次麥粉這樣的副産品可以含有很高水平的“天然”植酸酶。當日糧中次麥粉的用量超過15%時,內源性酶的含量可以大於日糧中所加入的商業酶,因此會影響分析結果。當內原酶含量高的時候,這個酶在前胃和小腸的pH條件下對於傢禽是否有益是值得懷疑的。
次麥粉:次麥粉是麵粉生産的主要副産品,由於它一般是各種部分的混閤物,所以其營養成分可能是有變化的。主要差彆在於物料中的麥麩加人量,這會直接影響其能值。如果次麥粉的粗縴維含量超過5%,這說明其中麥麩類廢料的比例較高。Dale(1996)指齣,小麥副産品的代謝能值與其縴維含量成正比,因此,其ME可以按下式計算:
3182-161×粗縴維%(kcal/kg)
當平均縴維值為5%時,ME在2370kcal/kg左右。但是,粗縴維含量經常在3%~10%的範圍,取決於麵粉生産的程序,這相當於ME的範圍為1570~2700kcal/kg。在質量認定計劃中,測定小麥副産品的粗縴維水平顯然是重要的。正如前麵在小麥部分談到的,多數小麥副産品含有木聚糖,因此,如果小麥副産品用量>159/6(青年傢禽)或>30%(4周齡以上者),建議添加木聚糖酶。
小麥麩:主要特徵是高縴維、低容重和低代謝能。但是,麥麩的蛋白質含量相當高,氨基酸組成可與整粒小麥的相比。據認為,麥麩具有促進傢禽生長的作用。
前言/序言
第一版《實用傢禽營養》齣版於1991年,跟蹤傢禽業的發展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這些發展影響瞭傢禽的營養和飼養。近20年來肉雞、蛋雞和火雞的遺傳潛力得到巨大的改進,隨著這些進展而對我們的飼養計劃作齣相應的改變是十分重要的。在傢禽生産成本中飼料仍然是主要的組分,感謝世人接受瞭我們的觀念並付諸實施。傢禽生産真正是一個全球性的行業,但有趣的是在公司和公司之間生産和飼養體係仍略有差彆。主要的變數在於飼料原料的供應,但是考慮到全球的需求,在多數農畜的飼養中飼料采購的選擇餘地是比較小的。當今至關重要的是對當地飼料原料的營養成分加以瞭解並願意在製作配方時利用這些資料。
本書的中文版對於傳播我們的思想和概念是一個重要的進展。中國無疑將繼續對世界傢禽生産作齣貢獻,能夠親自看到當今錯綜復雜的中國傢禽生産體係各個環節得到發展就是對我們個人的一種奬勵。
我們感謝我們的朋友瀋慧樂教授,是她促成瞭翻譯這本書的想法並親自擔任瞭技術翻譯工作。我們感謝中國農業齣版社願意齣版並銷售第三版《實用傢禽營養》。最後,我們還要再次感謝對本次齣版給予經濟支持的資助單位,由於這些資助,本書得以正式齣版。
《現代畜牧業前沿技術與管理實踐》 本書概述: 《現代畜牧業前沿技術與管理實踐》是一部麵嚮畜牧業從業者、管理者、技術人員及相關領域研究者的高質量參考書籍。本書旨在全麵、深入地剖析當前畜牧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核心技術以及科學的管理理念,為讀者提供一個係統性的知識框架和前瞻性的解決方案。本書內容涵蓋瞭從生物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到智能化養殖設施的構建,再到精細化飼養管理策略的製定,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力求全麵提升畜牧業的生産效率、産品質量和經濟效益,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 第一篇:畜牧業現代化發展的驅動力與挑戰 本篇將首先梳理當前全球畜牧業麵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日益增長的食品需求、資源環境約束、動物福利要求提升、疫病風險以及市場波動性等。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驅動畜牧業現代化的關鍵因素,例如科技創新、市場需求變化、政策導嚮以及消費者意識的覺醒。我們將分析技術進步如何幫助應對這些挑戰,並探討可持續發展模式的重要性,為後續章節的技術和管理實踐奠定宏觀背景。 第二篇:生物技術在畜禽育種中的突破與應用 育種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石。本篇將聚焦生物技術在現代畜禽育種中的革命性應用。我們將詳細介紹基因組選擇、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Cas9)在選育高産、高抗、優質畜禽品種方麵的潛力與實際案例。內容將涵蓋如何利用這些技術加速新品種培育、提高遺傳改良效率,以及在抗病性、繁殖性能、肉質/蛋質改良等方麵取得的顯著進展。同時,本書也將討論生物技術在性彆控製、胚胎工程等方麵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實踐中的可行性,並探討生物技術應用帶來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影響。 第三篇:智能化與自動化養殖設施的構建與運營 現代畜牧業離不開先進的設施裝備。本篇將深入探討智能化與自動化養殖設施的設計、建造與運營。內容將包括環境控製係統(如溫濕度、光照、通風控製)、自動飼喂係統、精準給藥係統、糞汙處理與資源化利用係統,以及自動化監測與預警係統。我們將重點介紹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AI)等技術如何集成到養殖設備中,實現對牲畜健康狀況、生長發育、生産性能的實時監控和精準調控。本書還將闡述如何通過智能化管理平颱實現遠程監控、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從而提高養殖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並減少人為誤差。此外,還將討論不同畜種(如豬、牛、傢禽、水産)對智能化設施的特殊需求和應用模式。 第四篇:精細化飼養管理策略與技術 飼養管理是直接影響畜牧業生産效益的核心環節。本篇將從精細化管理的角度,係統闡述各類畜禽的營養需求、飼養標準、飼料配方設計以及飼喂策略。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生長階段、生産性能水平的畜禽在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方麵的精準需求,並探討如何根據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和可消化性,進行科學的飼料配方設計,以優化成本和效益。本書還將重點關注飼喂方式的優化,如乾濕料飼喂、定時定量飼喂、程序化飼喂等,以及其對動物采食行為、消化吸收和生産性能的影響。此外,我們還將探討飼養管理中對環境因子的精細調控,例如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的最佳需求,以及如何通過精細的管理措施減少應激,提高動物福利。 第五篇:動物健康管理與疾病防控的創新模式 動物健康是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綫。本篇將聚焦動物健康管理與疾病防控的創新模式。我們將詳細介紹疾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和診斷技術,並重點闡述基於風險評估的疾病預防策略。內容將涵蓋疫苗免疫策略的科學製定、新型疫苗的應用、生物安全體係的建立與強化,以及動物疫病監測預警技術。本書還將探討獸藥的閤理使用、耐藥性問題的應對,以及非抗生素促生長方法的探索,例如益生菌、益生元、有機酸等。此外,本書還將介紹動物行為學在健康監測中的應用,通過觀察動物的異常行為來早期發現疾病跡象。對於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將提供最新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經驗。 第六篇:綠色可持續發展與資源化利用 當前,畜牧業麵臨著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本篇將深入探討畜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我們將關注減少畜禽養殖廢棄物(如糞汙、廢水)的産生,並重點介紹糞汙的科學處理技術,如好氧發酵、厭氧發酵、沼氣工程、堆肥技術等,以及糞汙的資源化利用途徑,如生産有機肥、沼氣能源、飼料蛋白等。本書還將討論如何通過優化飼養管理、選擇低氮飼料等方式,減少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排放。此外,還將探討節水養殖技術、節能型養殖設施的應用,以及畜牧業在碳減排方麵的潛力與實踐。本書將強調生態平衡,倡導循環農業模式,旨在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畜牧業。 第七篇:畜産品質量安全與追溯體係建設 保障畜産品質量安全是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産業競爭力的關鍵。本篇將係統闡述畜産品質量安全保障的關鍵環節和技術手段。內容將涵蓋飼料安全、獸藥殘留控製、獸醫衛生監管、生産過程質量控製等。本書還將詳細介紹建立健全畜産品追溯體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二維碼、RFID、區塊鏈)構建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係統。我們將分析追溯體係在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提升企業信譽、應對産品召迴事件等方麵的作用。此外,本篇還將討論綠色認證、有機認證等市場準入標準,以及如何通過這些認證提升畜産品的市場價值。 第八篇:畜牧業經濟效益分析與市場營銷策略 畜牧業作為經濟産業,其經濟效益的提升至關重要。本篇將從經濟學的角度,對畜牧業的生産成本、收益分析、風險管理進行深入探討。我們將分析不同養殖模式、不同規模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構成,並提供成本控製的有效方法。本書還將聚焦市場營銷策略,包括品牌建設、渠道拓展、産品差異化、消費者需求洞察等。我們將分析如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産結構,如何進行有效的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以及如何利用電商平颱拓展銷售渠道。此外,還將探討如何通過提升産品附加值、發展深加工産業等方式,實現畜牧業價值鏈的延伸和效益的提升。 第九篇:未來畜牧業發展趨勢與前瞻性思考 本篇將展望未來畜牧業的發展趨勢,並提齣前瞻性的思考。我們將探討精準營養、功能性飼料、閤成生物學在畜牧業中的潛在應用。本書還將關注循環農業、生物經濟在畜牧業中的進一步融閤,以及智慧農業、未來農場等概念的實踐路徑。此外,我們將討論人工智能、大數據在畜牧業決策支持、疾病預測、市場分析等方麵的深度應用。本書還將探討畜牧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保障全球糧食安全中的作用,並提齣關於政策支持、人纔培養、國際閤作等方麵的發展建議,以期為畜牧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嚮,激發創新活力。 本書特色: 全麵性與係統性: 覆蓋畜牧業發展的各個重要維度,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 前沿性與創新性: 重點介紹最新的技術和理念,引領行業發展方嚮。 實踐性與可操作性: 理論聯係實際,提供可落地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指導。 前瞻性與戰略性: 展望未來發展趨勢,幫助讀者把握行業脈搏。 條理清晰,語言生動: 結構嚴謹,邏輯清晰,語言通俗易懂,便於不同層次的讀者閱讀和理解。 《現代畜牧業前沿技術與管理實踐》將是畜牧業從業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和思想庫,為推動我國乃至全球畜牧業的現代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豐富的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