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理想讀者是那些瞭解和喜歡任意類型的電子音樂並具有豐富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的人,還有那些想學習如何從頭開始製作電子音樂的人,他們想從底層的振蕩器齣發,沿著采樣、調頻、濾波、波形整形、延時等一路前行。這是要耗費大量時間的。
本書是一本講述使用計算機進行音樂聲音閤成時涉及的理論與實踐的圖書。書中的每一章都以一種技術或一個領域的理論描述開始,然後以一係列實際例子(總共超過100個)結束,內容涵蓋瞭範圍很廣的各種應用。《電子音樂技術》在寫作時通篇采用瞭統一化的方法,例如,在第2章對待采樣和波錶閤成問題時,作者就把它們作為同一種底層技術的不同特殊情形來處理。《電子音樂技術》雖然以數學的方式進行理論闡釋,但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僅限於三角函數和復數。
本書既是一本很好的電子音樂教科書,又是一本對電子音樂傢和計算機音樂研究者很有實用價值的專業讀物。
第1章 正弦、幅度與頻率 1
1.1 幅度的度量 2
1.2 幅度的單位 3
1.3 對幅度的控製 5
1.4 頻率 5
1.5 閤成一個正弦 6
1.6 信號的疊加 9
1.7 周期信號 9
1.8 關於軟件示例 12
1.8.1 Pd的簡介 12
1.8.2 如何找到並運行這些示例 14
1.9 示例 14
1.9.1 幅度恒定的定標器 14
1.9.2 以分貝為單位進行幅度控製 16
1.9.3 使用包絡發生器進行平滑的幅度控製 17
1.9.4 大三和弦 18
1.9.5 在頻率和音高之間進行轉換 18
1.9.6 更多的加性閤成 19
練習 21
第2章 波錶與采樣器 23
2.1 波錶振蕩器 26
2.2 采樣 28
2.3 經過包絡處理的采樣器 31
2.4 音色拉伸 33
2.5 內插 36
2.6 示例 40
2.6.1 波錶振蕩器 40
2.6.2 一般情況下的波錶查找 41
2.6.3 把波錶當作采樣器 43
2.6.4 循環采樣器 44
2.6.5 交疊的樣本循環器 46
2.6.6 自動的讀取點進動 46
練習 48
第3章 音頻與控製計算 51
3.1 采樣定理 51
3.2 控製 53
3.3 控製流 54
3.4 把音頻信號轉換為數值控製流 58
3.5 框圖中的控製流 59
3.6 事件檢測 59
3.7 將音頻信號作為控製 60
3.8 對控製流的操作 62
3.9 Pd中的控製操作 64
3.10 示例 65
3.10.1 采樣和摺疊 65
3.10.2 將控製轉換為信號 67
3.10.3 非循環波錶播放器 68
3.10.4 從信號到控製 69
3.10.5 模擬風格的音序器 70
3.10.6 MIDI風格的閤成器 71
練習 72
第4章 自動化與單音管理 75
4.1 包絡發生器 75
4.2 直綫和麯綫的幅度形狀 77
4.3 連續及非連續的控製變化 79
4.3.1 靜音 79
4.3.2 切換-斜變 80
4.4 多復音 81
4.5 單音分配 82
4.6 單音標簽 83
4.7 Pd中的封裝 85
4.8 示例 86
4.8.1 ADSR包絡發生器 86
4.8.2 用於幅度控製的轉移函數 88
4.8.3 加性閤成:裏塞特的鍾聲 89
4.8.4 加性閤成:頻譜包絡控製 91
4.8.5 多復音閤成:采樣器 92
練習 96
第5章 調製 97
5.1 頻譜的分類 97
5.2 音頻信號的相乘 99
5.3 波形整形 103
5.4 頻率和相位調製 108
5.5 示例 110
5.5.1 環形調製及頻譜 110
5.5.2 八度分頻器和共振峰相加器 111
5.5.3 波形整形與差音 112
5.5.4 使用切比雪夫多項式進行波形整形 113
5.5.5 使用指數函數進行波形整形 115
5.5.6 正弦波形整形:奇偶性 116
5.5.7 相位調製與FM 117
練習 119
第6章 設計頻譜 121
6.1 載波/調製波模型 122
6.2 脈衝串 123
6.2.1 通過波形整形得到脈衝串 124
6.2.2 通過波錶拉伸得到脈衝串 125
6.2.3 所得頻譜 126
6.3 可移動的環形調製 128
6.4 相位對齊的共振峰發生器 130
6.5 示例 133
6.5.1 波錶脈衝串 133
6.5.2 簡單的共振峰發生器 135
6.5.3 雙餘弦載波信號 136
6.5.4 PAF生成器 138
6.5.5 經過拉伸的波錶 140
練習 140
第7章 時間平移與延時 141
7.1 復數 142
復正弦 143
7.2 時間平移和相位變化 144
7.3 延時網絡 145
7.4 循環延時網絡 149
7.5 功率守恒與復延時網絡 152
7.6 人工混響 155
對混響器進行控製 157
7.7 可變平移與分數平移 158
7.8 對延時綫進行內插的保真度 161
7.9 音高平移 162
7.10 示例 166
7.10.1 固定的非內插延時綫 166
7.10.2 循環的梳狀濾波器 167
7.10.3 可變延時綫 167
7.10.4 執行順序與延時時間的下限 169
7.10.5 非循環延時綫中的執行順序 171
7.10.6 用非循環梳狀濾波器作為八度倍頻器 172
7.10.7 時變的復雜梳狀濾波器:沙鈴 173
7.10.8 混響器 174
7.10.9 音高平移器 176
練習 177
第8章 濾波器 179
8.1 濾波器的分類 180
8.1.1 低通和高通濾波器 180
8.1.2 帶通和阻帶濾波器 181
8.1.3 均衡濾波器 182
8.2 基本濾波器 183
8.2.1 基本非循環濾波器 183
8.2.2 第二種形式的非循環濾波器 185
8.2.3 基本循環濾波器 185
8.2.4 復閤濾波器 186
8.2.5 復濾波器的實值輸齣 187
8.2.6 用一個循環濾波器的代價構建兩個循環濾波器 187
8.3 設計濾波器 188
8.3.1 單極點低通濾波器 189
8.3.2 單極點單零點高通濾波器 190
8.3.3 斜坡濾波器 191
8.3.4 帶通濾波器 192
8.3.5 尖峰和阻帶濾波器 192
8.3.6 巴特沃思濾波器 193
8.3.7 使用有理函數拉伸單位圓 195
8.3.8 巴特沃思帶通濾波器 197
8.3.9 時變係數 198
8.3.10 循環濾波器的衝激響應 199
8.3.11 全通濾波器 200
8.4 應用 201
8.4.1 減性閤成 202
8.4.2 包絡跟蹤 203
8.4.3 單邊帶調製 205
8.5 示例 206
8.5.1 預製的低通、高通和帶通濾波器 206
8.5.2 預製的時變帶通濾波器 207
8.5.3 包絡跟蹤器 207
8.5.4 單邊帶調製 208
8.5.5 直接使用基本濾波器:斜坡和尖峰 209
8.5.6 製作和使用全通濾波器 210
練習 211
第9章 傅裏葉分析與重閤成 213
9.1 周期信號的傅裏葉分析 213
9.1.1 傅裏葉變換的周期性 214
9.1.2 把傅裏葉變換作為加性閤成使用 215
9.2 傅裏葉變換的性質 215
9.2.1 直流信號的傅裏葉變換 215
9.2.2 平移和相位改變 217
9.2.3 一個正弦的傅裏葉變換 218
9.3 非周期信號的傅裏葉分析 219
9.4 音頻信號的傅裏葉分析和重建 222
9.4.1 窄帶壓擴 224
9.4.2 音色衝壓(經典聲碼器) 225
9.5 相位 226
頻道之間的相位關係 229
9.6 相位搗碎(Phase Bashing) 230
9.7 示例 232
9.7.1 Pd中的傅裏葉分析與重閤成 232
9.7.2 窄帶壓擴:噪聲抑製 234
9.7.3 音色衝壓(“聲碼器”) 235
9.7.4 相位聲碼器時間彎麯器 237
練習 239
第10章 經典波形 241
10.1 對稱性與傅裏葉級數 242
鋸齒波與對稱性 244
10.2 剖析經典波形 245
10.3 基本波形的傅裏葉級數 247
10.3.1 鋸齒波 248
10.3.2 拋物綫波 249
10.3.3 方波和對稱三角波 249
10.3.4 普通(非對稱)三角波 250
10.4 對摺疊預測和控製 252
10.4.1 過采樣 252
10.4.2 三角波 253
10.4.3 躍遷的粘接 253
10.5 示例 256
10.5.1 把多個鋸齒波組閤起來 256
10.5.2 用於頻帶受限鋸齒波的策略 257
練習 258
參考文獻 261
中英文詞匯對照錶 265第1章 正弦、幅度與頻率
1.1 幅度的度量
1.2 幅度的單位
1.3 對幅度的控製
1.4 頻率
1.5 閤成一個正弦
1.6 信號的疊加
1.7 周期信號
1.8 關於軟件示例
1.8.1 Pd的簡介
1.8.2 如何找到並運行這些示例
1.9 示例
1.9.1 幅度恒定的定標器
1.9.2 以分貝為單位進行幅度控製
1.9.3 使用包絡發生器進行平滑的幅度控製
1.9.4 大三和弦
1.9.5 在頻率和音高之間進行轉換
1.9.6 更多的加性閤成
練習
第2章 波錶與采樣器
2.1 波錶振蕩器
2.2 采樣
2.3 經過包絡處理的采樣器
2.4 音色拉伸
2.5 內插
2.6 示例
2.6.1 波錶振蕩器
2.6.2 一般情況下的波錶查找
2.6.3 把波錶當作采樣器
2.6.4 循環采樣器
2.6.5 交疊的樣本循環器
2.6.6 自動的讀取點進動
練習
第3章 音頻與控製計算
3.1 采樣定理
3.2 控製
3.3 控製流
3.4 把音頻信號轉換為數值控製流
3.5 框圖中的控製流
3.6 事件檢測
3.7 將音頻信號作為控製
3.8 對控製流的操作
3.9 Pd中的控製操作
3.10 示例
3.10.1 采樣和摺疊
3.10.2 將控製轉換為信號
3.10.3 非循環波錶播放器
3.10.4 從信號到控製
3.10.5 模擬風格的音序器
3.10.6 MIDI風格的閤成器
練習
第4章 自動化與單音管理
4.1 包絡發生器
4.2 直綫和麯綫的幅度形狀
4.3 連續及非連續的控製變化
4.3.1 靜音
4.3.2 切換-斜變
4.4 多復音
4.5 單音分配
4.6 單音標簽
4.7 Pd中的封裝
4.8 示例
4.8.1 ADSR包絡發生器
4.8.2 用於幅度控製的轉移函數
4.8.3 加性閤成:裏塞特的鍾聲
4.8.4 加性閤成:頻譜包絡控製
4.8.5 多復音閤成:采樣器
練習
第5章 調製
5.1 頻譜的分類
5.2 音頻信號的相乘
5.3 波形整形
5.4 頻率和相位調製
5.5 示例
5.5.1 環形調製及頻譜
5.5.2 八度分頻器和共振峰相加器
5.5.3 波形整形與差音
5.5.4 使用切比雪夫多項式進行波形整形
5.5.5 使用指數函數進行波形整形
5.5.6 正弦波形整形:奇偶性
5.5.7 相位調製與FM
練習
第6章 設計頻譜
6.1 載波/調製波模型
6.2 脈衝串
6.2.1 通過波形整形得到脈衝串
6.2.2 通過波錶拉伸得到脈衝串
6.2.3 所得頻譜
6.3 可移動的環形調製
6.4 相位對齊的共振峰發生器
6.5 示例
6.5.1 波錶脈衝串
6.5.2 簡單的共振峰發生器
6.5.3 雙餘弦載波信號
6.5.4 PAF生成器
6.5.5 經過拉伸的波錶
練習
第7章 時間平移與延時
7.1 復數
復正弦
7.2 時間平移和相位變化
7.3 延時網絡
7.4 循環延時網絡
7.5 功率守恒與復延時網絡
7.6 人工混響
對混響器進行控製
7.7 可變平移與分數平移
7.8 對延時綫進行內插的保真度
7.9 音高平移
7.10 示例
7.10.1 固定的非內插延時綫
7.10.2 循環的梳狀濾波器
7.10.3 可變延時綫
7.10.4 執行順序與延時時間的下限
7.10.5 非循環延時綫中的執行順序
7.10.6 用非循環梳狀濾波器作為八度倍頻器
7.10.7 時變的復雜梳狀濾波器:沙鈴
7.10.8 混響器
7.10.9 音高平移器
練習
第8章 濾波器
8.1 濾波器的分類
8.1.1 低通和高通濾波器
8.1.2 帶通和阻帶濾波器
8.1.3 均衡濾波器
8.2 基本濾波器
8.2.1 基本非循環濾波器
8.2.2 第二種形式的非循環濾波器
8.2.3 基本循環濾波器
8.2.4 復閤濾波器
8.2.5 復濾波器的實值輸齣
8.2.6 用一個循環濾波器的代價構建兩個循環濾波器
8.3 設計濾波器
8.3.1 單極點低通濾波器
8.3.2 單極點單零點高通濾波器
8.3.3 斜坡濾波器
8.3.4 帶通濾波器
8.3.5 尖峰和阻帶濾波器
8.3.6 巴特沃思濾波器
8.3.7 使用有理函數拉伸單位圓
8.3.8 巴特沃思帶通濾波器
8.3.9 時變係數
8.3.10 循環濾波器的衝激響應
8.3.11 全通濾波器
8.4 應用
8.4.1 減性閤成
8.4.2 包絡跟蹤
8.4.3 單邊帶調製
8.5 示例
8.5.1 預製的低通、高通和帶通濾波器
8.5.2 預製的時變帶通濾波器
8.5.3 包絡跟蹤器
8.5.4 單邊帶調製
8.5.5 直接使用基本濾波器:斜坡和尖峰
8.5.6 製作和使用全通濾波器
練習
第9章 傅裏葉分析與重閤成
9.1 周期信號的傅裏葉分析
9.1.1 傅裏葉變換的周期性
9.1.2 把傅裏葉變換作為加性閤成使用
9.2 傅裏葉變換的性質
9.2.1 直流信號的傅裏葉變換
9.2.2 平移和相位改變
9.2.3 一個正弦的傅裏葉變換
9.3 非周期信號的傅裏葉分析
9.4 音頻信號的傅裏葉分析和重建
9.4.1 窄帶壓擴
9.4.2 音色衝壓(經典聲碼器)
9.5 相位
頻道之間的相位關係
9.6 相位搗碎(Phase Bashing)
9.7 示例
9.7.1 Pd中的傅裏葉分析與重閤成
9.7.2 窄帶壓擴:噪聲抑製
9.7.3 音色衝壓(“聲碼器”)
9.7.4 相位聲碼器時間彎麯器
練習
第10章 經典波形
10.1 對稱性與傅裏葉級數
鋸齒波與對稱性
10.2 剖析經典波形
10.3 基本波形的傅裏葉級數
10.3.1 鋸齒波
10.3.2 拋物綫波
10.3.3 方波和對稱三角波
10.3.4 普通(非對稱)三角波
10.4 對摺疊預測和控製
10.4.1 過采樣
10.4.2 三角波
10.4.3 躍遷的粘接
10.5 示例
10.5.1 把多個鋸齒波組閤起來
10.5.2 用於頻帶受限鋸齒波的策略
練習
參考文獻
中英文詞匯對照錶
最近手頭上的這本書是關於《專業音頻接口與數字傳輸協議詳解》的。說實話,一開始我擔心這類主題會過於枯燥,充滿瞭各種協議編號和數據速率的錶格,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以一種“解密”的方式展開,從最基礎的模擬信號轉換(ADC/DAC)開始,逐步深入到AES3、ADAT、以及現在流行的基於網絡的Dante協議。作者對不同協議的優缺點、時鍾同步的復雜性進行瞭非常深入的對比分析。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網絡音頻延遲的章節,他不僅解釋瞭為什麼會有延遲,還詳細對比瞭不同硬件實現下的抖動(Jitter)錶現,甚至還穿插瞭一些實際故障排除的案例。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構建大型、穩定、低延遲係統的用戶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讓你明白,為什麼有時候選擇一個更貴的接口不隻是為瞭品牌溢價,而是底層傳輸機製的穩定性帶來的保障。這本書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作者的寫作功力在於,他能把這些極其底層的技術細節,串聯成一個完整、可理解的係統架構圖,讓人看完後對整個數字音頻基礎設施的構成有瞭清晰的脈絡。
評分我最近讀瞭《音樂製作的藝術與科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充滿瞭“匠人精神”。它不像那種純粹的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在和年輕一代分享他幾十年來的心得體會。作者在講解麥剋風擺位和房間聲學處理的部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細緻入微。他不僅僅告訴你“哪個位置好”,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個位置好,聲音的相位關係、反射波的乾涉模式……這些都用非常直觀的語言描述瞭齣來,甚至還配瞭一些很有啓發性的手繪草圖。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情感錶達”和“聲音敘事”的探討。在那個部分,作者跳齣瞭純粹的技術層麵,談論如何通過聲音的動態範圍、頻率平衡來引導聽眾的情緒,這對於很多隻關注技術參數的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及時的提醒——技術是為人服務的,最終的目的是打動人。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文字富有感染力,讀完後感覺自己對錄音棚裏那些微妙的決定,有瞭更人性化的理解,不再覺得那些資深工程師的決策是玄學,而是積纍和洞察力的體現。
評分說實話,我很少讀到像《錄音棚混響與空間模擬技術》這樣專注於單一效果處理的專業書籍。通常的技術書籍會把混響、延遲、壓縮等效果器一筆帶過,但這本書完全反其道而行之,用近半本書的篇幅,專門來探討“空間感”這件事。它從物理聲學的角度齣發,講解瞭早期反射聲、擴散聲和直達聲的特性,然後過渡到算法模擬,清晰地區分瞭闆式混響、彈簧混響和捲積混響的音色差異。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染色”的描述,他不僅僅是告訴你某個混響器聽起來“溫暖”或“明亮”,而是用圖錶和頻譜分析展示瞭這些聽感是如何由早期的諧波衰減和低頻能量的分布決定的。通過閱讀,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歌麯的鼓聽起來像是錄在巨大教堂裏,而另一些人聲卻像是錄在小房間裏——這完全是混響尾跡的長度和密度在起作用。這本書真正培養的是一種“空間聽力”,讓你在混音時,不再是單純地加效果,而是真正地在“設計一個房間”給你的樂器。這是對聽覺感知的巨大提升。
評分我最近正在研讀一本關於《閤成器設計與電子音色構建》的書,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電子樂器聲音的認知。過去我總覺得閤成器就是一堆預設聲音,按一下就有效果,但這本書硬是把我拉迴瞭基礎的振蕩器(Oscillator)層麵。它詳細剖析瞭各種波形(正弦波、方波、鋸齒波)的頻譜構成,然後循序漸進地講解瞭包絡(ADSR)、LFO 和濾波器的作用機製。最精彩的部分是關於“模進閤成”和“減法閤成”的詳細對比,作者甚至還加入瞭一些關於FM閤成和波錶閤成的入門介紹,雖然沒有深入到數學層麵,但足以讓你明白每一個電子音色是如何像搭積木一樣被構建齣來的。我跟著書中的指導,在我的DAW裏嘗試搭建一個基礎的貝斯音色,體會到如何通過輕微改變一個參數來讓聲音“活”起來,那種成就感是使用預設音色完全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將抽象的“音色設計”具象化為可操作的流程,讓學習者真正掌握創造聲音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成為預設的“播放者”。
評分哇,最近剛啃完《數字信號處理:理論與實踐》,簡直是打開瞭我對音頻世界的新大門!這本書對於那種想深入瞭解聲音是如何被量化、編碼和處理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份寶藏。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用非常清晰的實例和圖示,把傅裏葉變換、濾波器設計這些聽起來玄乎的概念講得明明白白。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實時音頻處理的延遲問題,作者居然能把復雜的算法和實際應用場景結閤得如此巧妙,讓我這個剛入門的小白也能大緻理解為什麼專業設備會有那樣的工作流程。特彆是書裏提到的一些開源庫的使用方法,簡直是手把手教你從理論走嚮實踐,這點對於我們這些動手能力比死記硬背要強很多的學習者來說,太重要瞭。讀完後,我對混音颱後麵那些鏇鈕和推子的作用,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盲目地調整參數,而是帶著目的性去塑造聲音的質感瞭。如果說有什麼遺憾,可能就是書中的軟件環境介紹略顯老舊,但核心的理論知識是永恒的,自己動手更新一下工具鏈完全不成問題。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兼具,強推給所有對音頻技術有好奇心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