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造血干细胞移植问与答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出版时间:2014-01-01 |
| 作者:黄晓军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 2014-01-01 |
| 定价: 20 | 页数:181 | 印次:1 |
| ISBN号:9787117184908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1 |
黄晓军主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问与答》以问与答的形式对什么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来源有哪些、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如何选择供者、如何获得干细胞、移植并发症的治疗护理、患者的心理关怀以及移植后康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科普知识。本书主要内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知识,适应证、移植前的准备工作、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治疗、出院后注意事项,相关护理工作,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准备,以及患者的心理关怀、移植后康复等。特点:以问答形式简单明了的阐释临床常见问题,内容实用,易学易懂。
医疗部分
1.什么是骨髓?
2.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3.骨髓、外周血和哜血造血干细胞有哪些不同?
4.什么是骨髓库?
5.如何进行中华骨髓库非血缘供者查询?
6.什么是脐血库?
7.如何进行脐血移植查询?
8.冻存自体脐血造血干细胞有意义嘛?
9.一份脐血含有多少造血干细胞?能用于成人移植患者吗?
10.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11.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几种类型?
12.移植时应该选择骨髓造血干细胞还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13.什么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1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15.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如何?
16.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患者内分泌功能有影响吗?‘
17.什么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18.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
19.什么是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20.什么是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一
21.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和HLA相合无关供者移植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22.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几个HLA位点相合?
23.什么是HLA高分辨率配型?
24.单倍体移植能彻底解决所有患者的供者来源问题吗?
25.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和HLA相合同胞移植一样吗?
26.患者有多个单倍体相合供者时选择谁比较合适?
27.从骨髓库和(或)脐血库中找到合适供者的几率是多大?
28.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有年龄限制吗?
29.如果患者没有叫HLA相合的同胞供者,那么应该选择无关供者或脐血,还是应该选择单倍体相合供者?
30.健康供者一次能捐献多少造血干细胞?
31.供者和受者血型不合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吗?
32.如果供者和受者血型不合,那么移植后多长时间受者血型会转换为供者血型?
33.什么是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
34.如何进行患者和供者的HLA配型检查?
35.合格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护理部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展现了编者深厚的临床经验和对患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它不是按照疾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组织内容,而是模拟了患者在整个治疗旅程中会遇到的时间线和困惑点。比如,在“移植前评估”部分,它细致地解释了配型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捐献者来源(如无关供者、半相合)对预后的影响,这种分层级的解释,让不具备医学背景的人也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认知地图。更妙的是,它还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了专门的澄清,比如关于“移植是否意味着彻底治愈”这种期望值的管理,处理得非常微妙而审慎,既不给予虚假的希望,也不过度渲染风险,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专业克制。这种叙事节奏的把控,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读起来没有压迫感,反而有一种被尊重和理解的感觉。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接触过不少医学科普读物,大多是面面俱到,信息量爆炸,读完后脑子里一团浆糊。但《造血干细胞移植问与答》在信息筛选和重点突出上做得非常高明。它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和取舍的,每一问、每一答都直击核心痛点。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往往不是那些晦涩的基础研究,而是“我该怎么准备移植?”、“移植后生活质量如何恢复?”、“万一出现并发症该怎么办?”这本书正是紧紧围绕这些“刚需”展开。我尤其欣赏它对“心理调适”和“长期随访”部分的着墨。移植成功只是第一步,漫长的恢复期和随访周期对病友的毅力是极大的考验。书中针对如何重建社会关系、如何管理术后的疲劳感等问题给出的建议,体现出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这远超了一本纯粹的医学参考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份详尽的“生命重建指南”。
评分要说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点,是它在严肃的医学信息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造血干细胞移植本身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过程,任何关于预后的讨论都可能伴随着沉重的情绪。这本书在阐述高风险、高并发症的同时,从未放弃对生命潜能的肯定。它的语言风格在需要严谨时极其精确,但在鼓舞人心时又充满力量。例如,在讨论康复期的生活质量重建时,它会引用一些成功的案例或者给出非常具体的建议,告诉读者如何逐步恢复工作和家庭生活,这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指导,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它传达的核心信息是:这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但我们有工具、有知识、有战术,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并不孤单。这种结合了专业深度与人性温度的表达方式,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见到的。
评分这套书的编排实在是太贴心了,简直是为初涉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量身打造的。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问答”形式,把那些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医学术语和复杂的流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相关信息时,感觉就像是面对一座知识的迷宫,到处都是专业名词,让人无从下手。但这本书不同,它仿佛是你身边一位耐心、博学的导师,你有什么疑问,翻开就能找到对应的解答。比如,它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讲解,就不是那种枯燥的病理描述,而是结合临床实际,告诉你早期有哪些不易察觉的信号,以及在不同阶段,家属应该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护理。这种实践导向的叙述方式,极大地缓解了初读者的焦虑感,让他们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心理上的慰藉和行动上的指导。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人明白背后的原理,而不是仅仅记住结论。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种“问答体”能够承载的细节丰富度。在很多标准教科书中,对于像“如何处理移植后的口腔黏膜炎”这类护理细节,往往只有一两句话的概括。然而,在这本书里,针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提问角度,比如“为什么我的口腔溃疡总是好不了?”和“我可以用哪种漱口水缓解疼痛?”对应着不同的操作细则和注意事项。这种多角度的切入,确保了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操作指导的精确性。这对于需要立即上手操作的照护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感觉编者是真正站在患者和一线护理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哪些信息是当下最急需知道的,哪些是需要反复确认的”,而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这种“实用至上”的编辑理念,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远超出了其印刷成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