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精粹 [EEG Pearls]

脑电图精粹 [EEG Pearl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吉格(Quigg M.) 著,元小冬,许亚茹 译
图书标签:
  • 脑电图
  • EEG
  • 神经生理学
  • 临床神经生理学
  • 癫痫
  • 睡眠医学
  • 神经科
  • 诊断
  • 医学教育
  • 神经电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8111614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2507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临床医学病例精粹译丛
外文名称:EEG Pearl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3
字数:3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译丛以独特的互动性、富于趣味性的有效方式评估和提升您的临床技能!

内容简介

  本书应用最畅销的精粹系列丛书所特有的图谱方式,分析脑电图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脑电图的检查方法和判读。帮助您了解如何识别和阅读正常清醒和睡眠状态的脑电图,以及癫痫和癫痫发作综合征全部的相应表现。
  真实的病例分析,包括体征、脑电图阅读及其临床图片,鼓励您提出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病例描述的下一页给出正确诊断,同时还对病例的临床病程和预后进行讨论。
  对每个病例提出3~4个临床要点,帮助您避免失误和并发症。
  本译丛以独特的互动性、富于趣味性的有效方式评估和提升您的临床技能!

目录

1 电学的基本原理
电学基石出
基本电路
电学的安全性
滤波器
滤波器截断频率
敏感性和走纸速度
信号处理
微分放大器
2 脑电图的采集
脑电图电极
10-20系统
通道和联结方式
定位1
定位2
定位3
校准和技术需求
眼动电图(EOG)
3 脑电图结果表述词
脑电图描述1
脑电图描述2
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
病例1 女性,55岁,反复出现一过性尖波
4 正常清醒状态脑电图
病例2 男性,20岁,头痛
病例3 男孩,12个月龄,神志恍惚
病例4 女孩,6岁,泌尿道感染后出现癫痫发作
病例5 男性,40岁,抑郁症
病例6 男性,25岁,发作性意识丧失
病例7 男性,21岁,新发癫痫发作
病例8 女性,36岁,抑郁伴有小发作
病例9 男孩,16岁,可能为癫痫小发作
病例10 男孩,17岁,具有孤独和发作性情绪激动
病例11 男孩,14岁,头部外伤伴阵发性情绪激动发作
病例12 女性,51岁,发作性出汗伴反应性丧失
病例13 女孩,4岁,头痛伴注意力不集中
病例14 女孩,14岁,发作性头痛伴意识混乱
5 正常睡眠脑电图
病例15 女性,23岁,进行整夜视频脑电监测记录(第一部分)
病例16 女性,23岁,进行整夜视频脑电监测记录(第二部分)
病例17 女性,23岁,进行整夜视频脑电监测记录(第三部分)
病例18 女性,23岁,进行整夜视频脑电监测记录(第四部分)
病例19 女性,30岁,精神病性抑郁
病例20 男性,22岁,间歇性意识混乱
病例21 7个月婴儿,考虑为癫痫发作
病例22 男孩,7岁,发作性注意力不集中
6 基本原理:新生儿多导描记法
病例23 早产儿脑室出血
病例24 早产儿肌张力低下
病例25 足月婴儿,神经过敏(第1部分)
病例26 足月婴儿,神经过敏(第2部分)
病例27 足月婴儿,神经过敏(第3部分)
病例28 足月婴儿,6周,具有小发作
病例29 足月婴儿,呼吸暂停
病例30 足月婴儿,具有脑炎和癫痫发作
7 局灶性尖波和定位相关性癫痫
病例31 男孩,7岁,夜间癫痫发作
病例32 男孩,11岁,夜间偏侧惊厥伴视觉性发作
病例33 女性,21岁,睡眠性枕部尖波
病例34 女性,54岁,药物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病例35 男性,56岁,思睡伴有视幻觉
病例36 男性,40岁,癫痫患者出现癫痫复发
病例37 女性,32岁,发作性感觉异常
病例38 女性,35岁,发作性耳呜伴意识丧失
病例39 男孩,32个月,癫痫大发作
病例40 女孩,4岁,脑瘫伴小发作
病例41 女性,30岁,严重抑郁伴神经质
8 弥漫性放电和癫痫大发作
病例42 女孩,5岁,阵发凝视
病例43 女孩,7岁,阵发凝视
病例44 女性,41岁,交通事故后出现强直-阵挛发作
病例45 男性,29岁,药物难治性癫痫大发作
病例46 女孩,12岁,光诱发性癫痫和清晨肌阵挛性癫痫发作
病例47 女孩,14岁,闪光性不适
病例48 女婴,12周,发作性两侧肢体伸直和躯干屈曲
病例49 男婴,8个月,先天性异常伴发作性两侧肢体屈曲
病例50 女孩,3岁,发育迟滞伴“跌倒发作”
病例51 男孩,4岁,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伴肌阵挛性癫痫
病例52 女孩,7个月,缺氧性脑病后癫痫大发作
9 其他的癫痫发作综合征
病例53 女性,28岁,单纯性癫痫发作后
病例54 男孩,6岁,单纯性癫痫大发作后
病例55 男孩,3岁,热性惊厥发作后
病例56 女孩,8岁,获得性失语伴癫痫大发作
10 发作期放电和癫痫发作
病例57 男性,24岁,右枕叶囊性病变伴右中央颞叶性癫痫
病例58 男性,39岁,频繁发作右侧面部颤搐和抖动
病例59 男性,53岁,难治性癫痫进行强化视频脑电图监测
病例60 女性,30岁,癫痫小发作
病例61 足月新生儿,2天龄,右侧偏身阵挛
病例62 男婴,1周,呼吸暂停
病例63 女婴,1周,呼吸暂停
病例64 男性,37岁,明显的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病例65 男性,25岁,Lennox-Gastaut综合征伴倾倒发作
病例66 女孩,17个月,倾倒发作
11 脑电图对于局灶性损害的评价作用
病例67 女性,73岁,意识混乱伴左侧轻偏瘫
病例68 男性,33岁,可疑中央颞叶性癫痫
病例69 男性,30岁,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病例70 女性,28岁,精神性先兆
病例71 男孩,6岁,行为异常
病例72 女性,28岁,左侧颅内出血
病例73 女性,55岁,皮质切除后出现难治性癫痫
12 脑电图对于弥漫性脑病的评价作用
病例74 男性,70岁,精神状态改变
病例75 女性,51岁,电惊厥治疗后出现意识混乱
病例76 女性,77岁,抑郁伴帕金森病
病例77 女性,59岁,糖尿病伴嗜睡
病例78 女性,79岁,癫痫小发作
病例79 男性,55岁,精神疾病
病例80 女性,49岁,假性脑瘤伴周期性昏睡
病例81 女孩,5岁,嗜睡
病例82 女性,85岁,昏睡伴黄疸
病例83 男性,61岁,手术后意识混乱
病例84 女性,71岁,昏睡
病例85 女孩,16岁,交通事故头部外伤后
病例86 女性,34岁,心脏骤停后昏迷
病例87 男性,75岁,主动脉瘤切除术后
病例88 男性,68岁,心脏骤停后昏迷
病例89 男性,23岁,暴发性脑炎伴脑干反射消失
13 周期性癲痫样放电
病例90 女性,61岁,转移性黑色素瘤伴反应迟钝
病例91 男性,70岁,发热、意识混乱伴失语
病例92 男性,71岁,急进性记忆力丧失伴嗜睡
病例93 女性,83岁,反复出现意识混乱和癫痫发作
14 癫痫持续状态
病例94 患者,男性,52岁,癫痫伴注意力差和定向力障碍
病例95 女性,60岁,精神状态减弱
病例96 男性,74岁,心脏骤停后昏迷
病例97 男性,71岁,昏睡伴扑翼样震颤
病例98 男孩,8岁,抑制性脑病伴反复发作性肌阵挛
病例99 男性,45岁,昏迷伴有肌阵挛
病例100 男性,74岁,心脏骤停后出现昏迷伴肌阵挛

精彩书摘

  1 电学的基本原理
  电学的安全性
  在任何时间两个电极放置在受检者身上,并将两个电极与检测仪器相连时,受检者都将成为电流通路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忽视这种生物电路原件的安全性。牢记这个简单的规则将会保证每一个人都不出问题。
  第一,电子医疗设备必须要保证达到电学安全性的要求,而且在临床应用以前必须要经过临床技术部门的检验和批准。
  第二,医疗设备必须要接地。电线的故障,例如磨损的电线与金属设备外壳接触时可以使电流外漏。因为电流向阻力最低的通路流动,一个合格的接地可以使电流从此处流出,而不是通过受检者,因为它与地线正好相反,对于电流的流动来说具有较高的阻力。
  第三,受检者不应该与地面接触。从心电监护仪到脑电图机以及电烙器设备等所有与患者接触的电子设备均要要求接地。这些与患者相连的仪器要单独接地。换言之,虽然受检者和设备达到了完全相同的接地电位,但受检者并没有接地,而是依次进入了总的接地电极。

前言/序言

  1920年Hans Berger工程师第一次记录到人类的脑电图。193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Adrian和Sherrington两位教授作为有神经科医生经历的神经科学家,从神经电生理学角度揭示了神经元功能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后,到目前已经至少有6届神经科学家因神经电生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获这一殊荣。然而,脑电图的临床应用却没有如此耀眼和辉煌,它作为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并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性临床检查工具,曾被视为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神经科诊断武器。但由于大脑研究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脑电图的发展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异常艰难。特别是在神经影像学迅猛发展,并在我国临床神经病学领域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除癫痫等少数疾病以外,脑电图像神经系统检查法一样有明显被忽视的趋势。脑电图作为神经系统检查法向中枢神经系统微观世界的延伸,与神经影像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能够发现许多神经影像学不能反映出来的微观改变,并能与之互补。
《脑科学之旅:探索意识的奥秘》 这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脑科学探险。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我们最复杂的器官——大脑,揭示其令人着迷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内容梗概: 大脑的建筑师: 从宏观的脑区划分到微观的神经元网络,本书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介绍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将探索皮层、小脑、脑干等重要区域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如同一个精密的交响乐团,奏响生命的乐章。你将了解到神经元之间是如何通过复杂的电化学信号进行沟通的,以及突触可塑性这个神奇的机制如何让我们的学习和记忆成为可能。 意识的黎明: 意识,这个困扰哲学家和科学家几个世纪的终极谜团,在本书中将得到深入浅出的探讨。我们将从不同的科学视角审视意识的产生机制,从整合信息理论到全局工作空间理论,每一种解释都将引导读者思考“我”是谁,以及我们如何体验这个世界。本书将触及主观感受、自我认知、以及梦境的奥秘,让读者对自身的存在产生全新的认知。 情绪的温度计: 情绪是大脑赋予我们色彩的颜料。本书将深入剖析情绪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解释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在情绪产生和调节中的作用。我们将了解快乐、悲伤、恐惧、愤怒等基本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编码的,以及这些情绪如何驱动我们的决策和社交互动。同时,本书也会探讨情绪失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读者提供理解自身和他人的视角。 记忆的编织者: 记忆是我们存在的基石,它塑造了我们的过去,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也预示着我们的未来。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记忆,如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以及它们在大脑中是如何形成、存储和提取的。我们将探索海马体在记忆巩固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遗忘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大脑过程,其背后隐藏的意义。 学习的奥秘: 学习是生命中最强大的能力之一,它让我们适应环境,不断进步。本书将揭示大脑的学习机制,从神经可塑性到强化学习,深入浅出地解释我们如何获取新知识和技能。我们将了解大脑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分子和细胞层面的变化,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何与大脑的运作方式相契合。 感知世界的窗口: 我们的感官系统是大脑接收外部信息的通道。本书将带领读者探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神经学原理,揭示大脑如何将原始的感官信号转化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体验。你将了解到视觉皮层如何处理图像,听觉皮层如何解读声音,以及这些感官信息如何相互融合,构建出我们对现实的感知。 行为的驱动力: 大脑不仅思考,也指导行动。本书将探讨大脑如何产生和控制我们的行为,从简单的反射到复杂的自主决策。我们将深入了解运动皮层、基底神经节等结构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动机和奖励系统如何驱动我们的目标导向行为。 大脑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大脑的理解也日益加深。本书将展望脑科学研究的未来方向,包括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与大脑的融合,以及神经科学如何应用于疾病治疗和人类潜能的开发。我们将思考,当我们的理解能力不断提升时,人类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阅读体验: 《脑科学之旅:探索意识的奥秘》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丰富的案例,将抽象的脑科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本书避免使用艰涩的专业术语,力求让每一个对大脑充满好奇心的读者都能有所收获。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播,更是一次自我探索的邀请,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我们的大脑。无论你是学生、研究者,还是仅仅对人类自身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大脑神秘世界的大门,激发你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人工智能领域工作的工程师,对生物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脑电图精粹 [EEG Pearls]》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书中关于EEG信号的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模式识别的章节,为我深入理解这些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信号处理算法时,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各种算法在EEG数据上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例如,在介绍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用于EEG分析时,书中不仅解释了其数学原理,还提供了代码示例,让我能够快速地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更令我兴奋的是,本书还探讨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来解析EEG信号,比如用于疾病诊断、脑机接口(BCI)的开发等。这些内容直接呼应了我工作中的痛点和研究方向,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座连接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桥梁。

评分

我是一位对人类大脑和意识的运作方式充满好奇的科普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让我理解EEG背后的科学原理,又能让我对这项技术在探索大脑奥秘中的作用有所了解的书。《脑电图精粹 [EEG Pearls]》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也没有像一些科普读物那样过于简化而失去科学性。这本书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EEG产生的基本原理,比如为什么大脑活动会产生电信号,以及这些信号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书中还用大量的图表和生动的比喻,来帮助我理解各种复杂的脑电波模式,比如Alpha波与放松状态、Gamma波与高级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EEG在研究梦境、注意力、甚至音乐感知等方面的应用讨论,这些内容让我对EEG的潜力和它所能揭示的关于人类意识的奥秘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科学的探索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充满趣味和智慧。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作为一名在神经科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EEG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信号处理技术、并兼顾临床应用前景的读物。《脑电图精粹 [EEG Pearls]》绝对超出了我的期待。从第一页开始,作者就以一种近乎艺术的笔触,将晦涩难懂的电生理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关于皮层电流产生的物理机制,书中并没有仅仅罗列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和图示,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神经元群体的同步放电如何转化为可观测的脑电波。更让我惊喜的是,本书在讲解数据分析方法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算法背后的逻辑和假设,让我在理解“为什么”的同时,更能灵活地运用“怎么做”。例如,在处理伪迹(artifacts)的部分,作者不仅列举了常见的伪迹类型,还详细阐述了不同去除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的实践建议,这对于我日常的数据预处理工作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引领我深入理解EEG世界的智慧宝典。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神经影像学的临床医生,我一直对EEG的实时性和非侵入性优势深感着迷,但苦于没有一本能够迅速掌握其精髓的指导书籍。《脑电图精粹 [EEG Pearls]》的出现,可以说是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实用性和精炼性。作者并没有花费大量篇幅去冗述理论的演变过程,而是直击核心,将最关键的知识点、最实用的技术方法、以及最前沿的应用案例浓缩其中。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各种EEG伪迹的处理策略,这对于实际临床操作中避免误诊至关重要。例如,在处理眼电伪迹(EOG artifacts)时,本书不仅给出了标准化的去除方法,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方法对其他脑电信号的影响,让我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此外,书中关于EEG在癫痫、睡眠障碍、甚至早期认知衰退诊断方面的应用,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引和具体的案例分析,这对我日常的临床决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可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套高效的学习和应用EEG的“捷径”。

评分

我是一名初入EEG研究领域的博士生,当初选择《脑电图精粹 [EEG Pearls]》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很有分量。结果,它真的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以前我总觉得EEG是个神秘的学科,各种波形、各种分析方法都让我望而却步,总感觉像在雾里看花。但是这本书,就像一束强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迷雾。它从最基础的生理学背景讲起,一点点地引导我认识EEG的产生机制,然后循序渐进地介绍各种信号采集和处理的技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EEG频段(如Alpha、Beta、Theta、Delta)的讲解,作者不仅列举了它们在不同认知状态下的典型表现,还结合了大量的案例研究,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些脑电波是如何与我们的思想、情绪、甚至是睡眠状态息息相关的。最关键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因为是“精粹”而显得高高在上,它的语言非常平实易懂,即使是我这样的新手,也能轻松理解。我常常捧着这本书,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构建EEG信号流动的图景,感觉自己离揭开大脑的奥秘又近了一步。

评分

很好的书。。。。。。。。

评分

这本书包装很好,纸质也很不错,当然书本身很好。

评分

很好实用纸质很一般够十个字了没有啊?

评分

内容挺不错 的,看了一半了

评分

不错。。。。。。。。。

评分

双十一还是有活动的

评分

真的好喜欢,比想象中的还好,下次就在京东买书了。

评分

不错,符合预期~~~~~~~~~~~~~~~~~

评分

老师推荐,很好用的书啊,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